北約繼續「東擴」?英法兩國的航空母艦將常態巡弋印太地區

聯合新聞網 王臻明
今(2023)年3月初,英國與法國所舉行的元首高峰會中,雙方達成許多共識,包括在...

今(2023)年3月初,英國與法國所舉行的元首高峰會中,雙方達成許多共識,包括在經濟、外交、能源安全、非法移民等諸多議題上,進行更密切的合作。

其中最令外界注意的,是雙方同時決定一起訓練烏克蘭的海軍陸戰隊,並輪流派遣航空母艦到印太地區巡弋。由於印太地區有許多大英國協的成員國,與英國有軍事合作關係,法國則在南太平洋擁有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這個海外領土,兩國在印太地區都有其國家利益。再加上之前英國與法國也發表了各自的印太政策,可以想見,未來這兩國將進一步涉入印太事務。

英法兩國的航空母艦簡史

英國與法國是北約成員國中,少數擁有航空母艦與遠洋作戰能力的國家,的確有辦法派遣艦隊到印太地區巡弋,展現影響力。法國還是美國以外,唯一擁有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國家,戴高樂級航空母艦(Charles de Gaulle class)配備由法國達梭公司(Dassault)生產的海軍型飆風M戰機(Rafale M)。

至於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Queen Elizabeth class),則是採用美製的F-35B匿蹤戰機,具備垂直起降能力。兩國海軍也擁有足夠的護衛艦隊與支援艦艇,能組成航空母艦打擊群,在全球各地維護其海外利益。

法國在二戰結束以後,記取差一點亡國的慘痛教訓,積極重建海軍艦隊,並體認到航空母艦在現代海戰中的重要性,因此投入大量資源,自行研發興建了克里蒙梭級航空母艦(Clemenceau class)。該級航空母艦共有二艘,配備法製超級軍旗攻擊機(Super Etendard)與美製的F-8FN十字軍戰機(Crusader),是冷戰時期法國海軍的主力。

在克里蒙梭級服役多年後,法國開始規劃下一代航空母艦,除了一樣採取蒸氣彈射起飛、攔截索降落與傾斜飛行甲板設計,還進一步採用核動力系統,標準排水量也放大到35,500噸。

新型航空母艦在1989年開始建造,原本計畫採購二艘,以接替原有的二艘舊型航空母艦,首艦命名為戴高樂號(FNS Charles de Gaulle, R91)。但沒多久冷戰結束,法國的國防壓力驟減,同時法國還面臨嚴重的經濟不景氣,導致二號艦的計畫被取消。

圖為戴高樂號航空母艦。 圖/維基共享

在二艘克里蒙梭級航空母艦相繼退役後,戴高樂號成為法國海軍唯一的一艘航空母艦,雖然可以搭載30架飆風-M的戴高樂號,整體的戰力極強,核動力系統還有航程不受限制的優點。不過因為只有一艘,只要戴高樂號入塢進行維修保養,法國就沒有航空母艦可用,是最大的弱點。

與法國不同,英國在二戰後國力大幅衰退,已無力維持龐大的海軍艦隊。在二戰後期生產的半人馬級航空母艦(Centaur class)陸續退役後,原本打算放棄興建可以起降定翼型艦載機的大型航空母艦。但後來幾經折衝,決定選擇以滑跳起飛、垂直降落的方式,發展出無敵級航空母艦(Invincible class),配備能垂直起降的海獵鷹戰機(Sea Harrier),做為較便宜的方案。海獵鷹戰機雖然有不錯的對地攻擊能力,卻無法超音速飛行,空中作戰能力比不上擁有超音速艦載機的大型航空母艦。無敵級總共興建三艘,目前也已經全部退役。

接替無敵級的伊莉莎白女王級,一樣採用滑跳起飛,垂直降落的方式,雖然使用常規動力系統,但標準排水量達65,000噸,顯見其企圖心。首艦伊莉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 R08),在服役後不久,就在2021年率領第21航空母艦打擊群(CSG21),抵達印太地區進行巡弋。

這趟遠洋任務經地中海,借道蘇黎士運河,抵達印度洋,先與印度進行聯合演習,再穿越麻六甲海峽,停靠在新加坡整補。隨後進入南海,與馬來西亞、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進行聯合海上操演,慶祝這四個大英國協國家,與英國簽署五國協防條約(FPDA)五十周年。最後伊莉莎白女王號再北上訪問日本與南韓,並與美國、日本共同進行訓練,才返航結束長達半年的海外部署。

圖為伊莉莎白女王號。 圖/維基共享

英美航空母艦巡弋印太常態化的暗示

伊莉莎白女王號的這趟遠洋航行,很可能成為未來英、法兩國常態巡弋印太地區的範例,不過兩國都有隱憂。英國皇家海軍一直苦於經費不足的問題,二號艦威爾斯親王號(HMS Prince of Wales, R09),還差點中途停建,甚至曾考慮出售給法國,雖然最後成功下水服役,但目前二艘伊莉莎白級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數量仍不足,必需先由美國海軍陸戰隊支援F-35B。

經費不足的問題也導致海軍艦艇的妥善率不佳,第21航空母艦打擊群在這次的印太巡弋任務中,就先後傳出有護衛艦因故障問題,必需提前返航或暫時脫隊維修,嚴重影響整個艦隊的防衛能力。

因此,英國與法國加起來雖然有三艘現役的航空母艦,但想要維持每年派遣一艘航空母艦前往印太地區巡弋,其實非常勉強。英、法兩國若遇到任何的突發情況,需要動用航空母艦來維持自己的海外利益,將會分兵乏術。甚至入塢保養維修的時間有所拖延,都可能會影響到已排定的輪值期程。

圖為伊莉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和威爾斯親王號航空母艦。 圖/維基共享

曾是日不落國的英國,仍是大英國協的領袖,在印太地區擁有許多能停靠的港口,如在印度洋邊上的阿曼,就有一個英國聯合後勤保障基地(UKJLSB)。第21航空母艦打擊群也曾在這裡停留整補。相對來講,法國較缺乏這樣的資源,可能會以英法聯合遠征軍(CJEF)的方式,來減少負擔。

英國先前已經與日本簽署互惠准入協定(RAA),代表英國的航空母艦打擊群未來在東北亞活動時,能進入日本的港口補給,法國很可能也會跟進,以取得相同的待遇。而第一個與日本簽署RAA的澳洲,雖然沒有航空母艦,但擁有兩艘坎培拉級兩棲突擊艦(Canberra class),在一開始設計時,就已納入滑跳甲板與相關設施,具備操作F-35B的能力。

雖然澳洲最後因預算不足等問題,暫時沒有採購F-35B,但已表明在戰時或有必要時,可讓盟邦的F-35B利用坎培拉級兩棲突擊艦執行作戰任務。由於美國、英國都擁有F-35B,日本也已採購,等於以美國為首的盟邦,又多出了兩艘小型航空母艦可運用。

圖為屬坎培拉級兩棲突擊艦(Canberra class)的阿德萊德號兩棲突擊艦。...

另一個大英國協國家印度,目前擁有兩艘航空母艦,包括從俄羅斯買來的基輔級航空母艦(Kiev class)、超日王號(INS Vikramaditya),與印度自己興建的維克蘭特號(INS Vikrant)。

印度海軍過去雄據印度洋,但較少進入西太平洋,不過隨著國際情勢的改變,印度海軍近年頻繁與美國、日本進行聯合演習,已多次在南海與東海一帶現蹤。再加上日本自衛隊正在改裝現役的兩艘出雲級直升機護衛艦(Izumo class),使其可以起降F-35B。未來除了歐美國家以外,位於印太地區的澳洲、印度與日本,也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所以綜合來看,英、法兩國決定輪流派遣航空母艦到印太地區巡弋,說明美國正在遊說盟邦,動員各國海軍的力量,來解決目前美國海軍艦艇不足,難以制衡中國的問題。在印太地區擁有國家利益的歐洲國家,也樂於趁此機會,重返印太地區發展,連德國都特地派遣颱風戰機,飛越大半個地球,到澳洲參與聯合演習,並北上訪問日本。

接下來這種情況會變成常態,讓西太平洋的局勢變的更加複雜。美軍盟邦所擁有的航空母艦,或已算是小型航空母艦的兩棲突擊艦與直升機護衛艦,總計高達九艘,預計將在美國的協調下,輪流在印太地區巡弋或參與演習活動,展現更強的嚇阻力。

圖為超日王號航空母艦(INS Vikramaditya)。 圖/維基共享

圖為出雲級直升機護衛艦(Izumo class)。 圖/維基共享

王臻明

喜歡閱讀歷史書籍,特別是戰史,也因此略為涉獵軍事領域,希望可以從地緣戰...

航空母艦 美國 美軍 馬來西亞 中國 烏克蘭 日本 軍事評論 王臻明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