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引發「離婚潮」?疫情只是婚姻關係的照妖鏡
在眾多疫情相關的新聞中,與婚姻相關的新聞報導往往會引起我的注意,尤其各大電子媒體如此下標:
中國因疫情湧現離婚潮!婚姻登記處:已預約到3月底,想離婚請先排隊等1個月
中國疫情趨緩後的第一個報復性反彈,滿滿中國妻哭訴:居家隔離影響婚姻
相看兩厭成另類疫情,上海離婚預約排到4月中旬
杜拜因應疫情封城,宣布暫停辦理結婚離婚手續
紐約日前宣布因應疫情影響,23日宣布一律停止受理結婚及離婚登記
可見此次疫情,除了使得我們被迫面對生命的死亡,也可能要面對婚姻關係的死亡。跟大部分的國家相比,在台灣的我們仍可以上學、工作如常,只是必須減少外出、聚會。也有人認為,我們對防疫工作的最大幫助就是盡量「宅在家」,只是,宅在家增加夫妻相處的時間,怎會成了壓倒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
疫情使得夫妻間的差異更明顯?
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在推動「社交距離」說「愛有多深,距離就多遠」,對一些人來說,這句話挪到婚姻關係來看也一樣。有些婚姻關係中的兩人是逃避親密、無法靠近的,雙方有較大的空間與心理距離,反而能維持關係。但這幾個月因防疫需求,使得一方或兩方被迫居家辦公、假日也全家宅在家,夫妻的相處時間增加,卻導致原本生活、親密關係的平衡被打破了。
如臉書有篇有趣的分享,內容是關於眾人看到伴侶居家工作的樣子,而感到訝異或是失望:有人說,原來她嫁給一個會說「這個議題很重要,我們等一下再回來談」的男人,但跟丈夫相處那麼多年,兩人之間的問題從來沒有「之後再回來討論」過;也有人說,原來自己的妻子是一個很有耐心跟同事溝通的女人。此時,他們可能會覺得,伴侶這樣的耐心、理性、溫和,從來沒有在夫妻之間的溝通與相處中呈現,使得這種「可以給工作夥伴而不能給你與孩子」的失望被喚起。
更不用說,在關係中期盼對方對自己的關注,也並未隨相處時間而增加。以前還可以不去想,或合理化對伴侶的不滿,可以不用去面對心中的深層恐懼——他終究給不了你要的柔情與關注。但如今在防疫期間,兩人被迫「關」在家,物理空間的靠近也擾動了內心對親密關係的需求。親密關係幻滅了,心中的恐懼與預言也成真了,他們很可能又再度經驗自己在婚姻中的無價值感與無力感,喚起那也許早已千思萬想的「離婚」一事。
失業也會影響夫妻關係?
疫情造成的失業也可能影響夫妻關係,比如失業容易引發人內心的挫敗感,一方可能會用輕蔑的態度與語言,想激發另一方振作,或努力幫另一方尋找工作。但這些作為又更激發失業者內在的低自我價值,伴侶雙方共構出一個相互刺激、相互惡化的關係。
然而我們必須了解到,每對夫妻在面對經濟匱乏的不安與焦慮的因應行為是不同的。所有夫妻間的互動模式非一朝一夕形成,疫情帶來的影響只是惡化、凸顯原本關係中的問題,以及雙方的差異,因此所有的關係結束,絕非一咬牙、一跺腳的瞬間決定。人世間所有的離婚,都是一點一滴不滿的蓄積,疫情只是婚姻關係的照妖鏡。
離婚登記以外的未成年子女照顧
近期藝人何妤玟的離婚消息,在一片疫情新聞中成為關注的焦點。她花了一年的時間,與先生漸進式協商,並接受婚姻諮商去理解兩人的關係。她說他們因相愛而在一起,因了解而分開,雙方會繼續共同撫養孩子。何妤玟可說是「離異父母共親職」的典範,離婚後如何持續平和的共分親職、共享親職,是所有離異父母的課題。
那麼,台灣在這波疫情中有出現所謂的離婚潮嗎?依據內政部戶政司的統計處資料,2020年1至3月的離婚對數共12,563對,而2019年1至3月的離婚對數共12,736對,這表示2020年第一季的離婚對數,反而是較去年同期減少173對。
目前台灣離婚事件中有85%是兩願離婚,即夫妻雙方自行協議離婚,卻缺少專業把關育有未成年子女的離婚父母,是否有妥適安排後續子女照顧,以及親子關係的維繫。那麼,對於有未成年子女的離婚父母,他們辦理離婚登記後該怎麼做?
2016年起,花蓮縣政府開始推展以兒少權益為核心的「離異父母共親職」相關服務;2017年花蓮民政處與花蓮兒家協會合作,除了在離婚登記時播放影片,2019年9月也開始著手修訂公版離婚協議書,增列子女會面、扶養費部分的約定,並於今年3月落實於全花蓮每一鄉鎮之戶政事務所。
若離婚父母辦理離婚登記時並未約定子女會面或扶養費,戶政事務所會特別提供協商之空間,由承辦人員或戶所主任協助進行協商或轉介至兒家協會,讓離婚父母在面對自身婚姻關係的結束之際,子女的照顧計畫仍能約定並落實。
疫情讓生活某些層面按下暫停鍵,多出的時間能讓我們能重新審視自己、審視關係,而這也考驗著所有人面對各種關係的智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