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被父母拋棄的孩子,除了懂事別無選擇?
熱播中的陸劇《以家人之名》,故事主軸圍繞在喪妻的李爸帶著女兒李尖尖經營麵館,家裡還有兩位分別被離異父親凌爸,以及單親媽媽委託照顧的男孩——凌霄、賀子秋,組成了兩個爸爸及三個孩子的「家」。
網路上流傳一句話:「有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有人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劇中李爸無微不至照顧著自己的女兒跟兩個小男孩,直到他們大學離家。兩位被母親拋棄的小男孩在遇到李爸後,能在8歲到18歲有一段受滋養的成長歷程,讓我們看見一個「家」最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一個能夠給予孩子童年,可以涵容孩子各種情感經驗,以及給予愛與支持的成長環境。
本文將著眼於兩位受傷的小男孩,談他們在童年被母親拋棄的經驗,如何影響他們的成長以及未來的人生。
被母親拋棄的童年
凌霄的家在媽媽外出打麻將,他獨自照顧的3歲妹妹因吃核桃噎著窒息往生後,開始變調。失去孩子的一家人都很受苦,擔任警察的爸爸一回家,媽媽就找他吵架,而凌霄的反應就如常見目睹家暴的孩子,冷靜地坐在餐桌、公寓樓梯間看書。唯有投入書本或逃往樓下的李爸家,才能換得夜晚的平靜。
凌霄父母最後一次爭執,是媽媽失控哭喊著凌宵「害死妹妹」,並毆打凌霄,凌爸爸受不了而選擇離婚。一早媽媽拉著行李離開時,完全不看站在一旁的凌霄,鄰居李尖尖大喊「阿姨你是不是不要凌霄了」「你不要就送給我」,凌霄的媽媽說:「我不要了,送你」,便頭也不回的走了。凌霄站立在原點,沒有哭喊、追趕。原來在妹妹死後,媽媽心中早已拋棄凌霄,而這一次更是活生生地當面拋棄。這一幕媽媽離開的畫面,也是凌霄成長歷程中揮之不去的噩夢。
另一邊賀子秋的家,則是因為媽媽在沒有心理準備、沒有能力成為一個母親的情況生下他。媽媽始終認為自己的需求從未被滿足過,仍像個孩子般要尋找可以滿足需求的對象,甚至毫無愧疚地丟下賀子秋。十年後再出現時,也只是冷漠地回應李爸:「我有家庭了,他(賀子秋)是我的負擔」,人就走了。賀子秋在媽媽離開的時候,邊哭喊邊揮手說:「媽媽你要盡快回來接我喔!」同樣催淚的畫面,卻也成了他的噩夢。
這兩個家庭的故事裡,兩位心智未成年的母親自主選擇拋棄了孩子;而我在工作中較常接觸到的情況則是,離異父母雙方因離異帶來的各種情緒,而阻斷另方父母與孩子的聯繫接觸,導致孩子經驗了被拋棄感,或還懷著「媽媽有一天會回來接我」的希望感。但有研究指出,如此「希望」和「失望」的循環,對年幼孩子是危險的,他們無法理解父母的行為,因此很難往前走。離異父母往往將焦點放在對方身上,因而經常忽視孩子的情緒。
除了懂事,孩子別無選擇
工作實務上,離異父母時常告訴我,他們的孩子拒絕見一方父母。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孩子過往曾與離開的一方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卻因被父母拉入他們的婚姻戰場之後,使得孩子成了一個偽裝、否認、疏離的人。已經失去一方父母的年幼孩子,面對再度被遺棄的恐懼,只能不斷討好主要照顧者、拒絕另一方。這些孩子成年後進入自己的親密關係時,一樣會抱持著失愛的恐懼,或是戰戰兢兢地討好,或是離不開不堪的關係,這些都是他們在關係中極度沒有安全感的反射作用。
失功能的父母讓孩子成為「懂事崩」(中國網路用語,指的是一種情感壓抑),面對母親消失的凌霄與賀子秋,被訓練不去經驗自身情緒與感受,例如凌霄的舅舅說凌霄冷血、爸爸說凌霄的個性變得安靜。孩子的情感隔離成為了一種自我保護,對童年飽受心靈折磨的孩子來說,擁有感覺是很可怕的事。
賀子秋的二姨每次來看他的時候,總對他耳提面命:「李爸沒有義務養你」「人家凌霄爸爸是給錢的,你要懂事」,所以小小賀子秋大半夜在廁所洗衣服、刷地,什麼活都搶著做,就怕再次被遺棄。面臨填大學志願時,他也體恤李爸的經濟付出而犧牲自己的志向,選擇回到生父身邊。
童年沒有得到足夠愛的孩子,卻要逼自己做一個懂事的大人,報喜不報憂。心理的傷成為性格上的一塊疤、成為高度敏感的孩子,在任何關係裡總在確認對方會不會離開自己。
堅信「我不值得被愛」的傷口
十年後凌霄高三時,生母在教室外出現,那一瞬間兩人相互凝視,鏡頭帶到凌霄緊握拳頭、母親緊握提包;凌霄是憤怒的、母親是愧疚的。
凌霄對母親說:「你有你的家庭、我有我的,為什麼要回來?」即使母親解釋:「媽媽當時自顧不暇,把你留在身邊更不好,我真的很想你,你能原諒我嗎?」凌霄仍冷漠的回應:「你還有別的事情嗎?」就離開了。十年後再見生母的凌霄夜夜失眠,其實他的心理很矛盾,他告訴賀子秋看到媽媽過得很好,心裡大石頭放下了,可見凌霄心中仍有母親的位置。
而賀子秋得知凌霄生母回來找他,勾起賀子秋同樣被母親遺棄的傷痛,當下憤怒地說:「當我們是垃圾嗎?要丟就丟、要撿回來就撿回來」。說完之後,賀子秋跑到巷弄內看著媽媽照片哭泣,想起童年與媽媽離別那幕,他是思念母親的,他想知道母親為什麼拋棄他。
被父母拋棄的孩子容易形成低自我價值,相信著「我不值得被愛」,如凌霄過生日時,妹妹為只給他一塊小蛋糕道歉,凌霄卻說「我註定只能有這一小塊」。這些孩子覺得自己不值得擁有好的東西,收不了他人給的好,成年進入自己的親密關係之後,也會認為自己不值得擁有一段好的關係。
做為父母,應成熟陪伴孩子面對家庭變動
《幸福童年的秘密》一書作者愛麗斯.米勒(Alice Miller)曾說,如果小孩在受到尊重和容忍的氛圍中長大,當他面臨分離時,就能夠捨棄與母親共生的情感,邁向獨立自主。
不幸的是,我在工作中看見的離異父母,讓孩子在父母之間的敵意氛圍中成長,孩子只能犧牲自身需求去滿足父母有意識、無意識的需求,而成為一個極度敏感、早熟、獨立的孩子。愛麗斯.米勒認為這不是好事,這是童年心理、生理上受虐的後遺症,是長期揮之不去的效應。正如網路上有句話說,有些孩子只是活成普通人的樣子,就已經用盡全部的力氣。
處於高離婚率的台灣,年幼的孩子經歷父母離異前、中、後的高衝突,若未有任何資源挹注於這樣的家庭,這些兒童將獨自承受心理壓力,孤單地度過自己的童年。1傷害孩子的不是父母離異這件事,而是在父母離異過程中的衝突。
面對一分為二的家,大人與孩子都需要適應期,但擁有一個「被愛」的童年,是孩子將來面對各種挫折時仍能挺過的關鍵。孩子與自己的關係、與這個世界的關係,往往基於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因此,不要讓孩子帶著恨父母的意象、失去與生父母聯繫的童年下成長。
- 進入家事法庭的父母可善用家事調解處理紛爭,兩願離婚的父母也可運用各地縣市政府的家事商談資源進行協商、討論子女照顧計畫,相關資訊請洽華人共親職中心臉書或來電諮詢(03856302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