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詛咒的「五月節」:戰南北粽外,再戰台灣無屈原傳說 ft. 溫宗翰

聯合新聞網 鳴人放送
圖/鳴人堂製

(※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

「到底把我們中部粽放哪裡?」每年端午節前夕,網路社群上常會興起「南北粽」大亂鬥,戰南北粽哪個好吃、食材差異與作法不同外,也在一次次的「戰南北」中,進而讓立場各異的支持者形塑地方共同體感受。不過,這卻讓位處不南不北的中部居民略顯尷尬,無從參與這種南北粽大混戰。

而說到端午節的飲食習俗,民俗亂彈執行編輯溫宗翰表示,端午飲食大抵分為「儀式性飲食」與「季節性飲食」,最常見的粽子係屬儀式性飲食。溫宗翰指出,台灣粽的習俗普遍認為源自中國,也與古代的「角黍」有關,而角黍為古代祭祀飲食,外觀似牛角,普遍被認為其源自古代帝王的「太牢」祭祀,因古代牛隻取得不易,且平民百姓與帝王等級有別,不得僭越,因此延伸轉化為角黍祭祀鬼神。

端午吃粽子不是為了紀念屈原嗎?相傳古代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因懷才不遇遭流放邊疆,見到祖國滿目瘡痍,輔佐的楚王又輕信小人讒言,在忠君愛國思想的感召下投江自盡、以死明智,而人們為了不讓汨羅江的魚蝦啃食屈原,於是投粽子到江水裡餵魚。後世因而有端午節吃粽子紀念屈原的典故。

溫宗翰提及,過去他在台灣各地進行端午節民俗傳說採集時,曾試著挖掘有別於當前台灣社會耳熟能詳的端午節故事,但採集到的故事幾乎是如出一轍、工整且樣版的「屈原愛國故事」。他也分享採訪經驗,發現即使是未曾受過教育的長者,也可能透過孫子的課本等管道,接收到相同的端午節典故。

他表示,從過去的相關研究發現,台灣其實自古並無屈原傳說,端午節作為戰後第一個被放進教科書的節日,背後有其國民政府官方民族主義建構,以及愛國心志培養的工具目的。他舉例說明,依據過去他從事端午節民間故事採集的結果顯示,光是屈原的故事,在中國各地便有內涵迥異的版本。

例如,屈原故事在一版本裡是名「鹽商」,因賣鹽給王室失利,王室反倒跟糖商買糖,讓他抑鬱寡歡因而投江自盡。另外,在湖北流傳的屈原故事,則傳說屈原是名剛滿二十歲的白面書生,因地面上的老百姓觸怒天神,天神因此天降毒雨要滅絕生靈。屈原知道後,連忙呼籲人們「河水有毒千萬不能喝!」但人們不信,他便投河自盡,因河裡死了人,人們便不敢飲用河水,另鑿井水取用。

相較中國各地內容迥異的端午節民間故事,溫宗翰表示,台灣的端午節故事由於被放進官方教育系統,因此呈現出各地敘事工整的現象。他認為,若屈原故事為民間故事,自有其內在發展邏輯,或如中國各地版本般,為因應各地的儀式需求從當地的生活環境發展而出,具有在地知識的特色。然而在台灣僅有一套為官方民族主義服務的敘事情節,甚至與台灣本地的生活環境、知識生產與儀式無關。

而什麼是台灣的端午節故事?溫宗翰指出,在台灣民間社會原本就有類似黃巢形象的盜賊故事母題,從故事中也顯見相關端午掛艾草儀式的思想內涵,甚至,相似的盜賊故事也回應了台灣早期戰禍不斷、盜賊流竄的歷史。他認為,目前廣為人知的屈原故事僅為紙上的文獻流傳,而非台灣社會共享的民間價值觀,溫宗翰補充,相同的民間故事也展現於過年與年獸的故事上,同樣是透過官方的教育系統碾壓台灣自有的燈猴傳說。

同樣的指認也在划龍舟此「創發傳統」上,端午節俗稱「五月節」,而由於五月處氣候過渡階段,天氣極其不穩,時有豪大雨致災,「五」又因同「誤」,被認為五月經常誤事而懷有惡感,因此需透過儀式行為來「過」端午。

無論是水上的競渡,或是陸上的競走,皆有逐疫、安境的儀式內涵。台灣各地發展出的端午飲食習俗,也反應五月被視為「被詛咒的月份」之思想;正因為要「渡過」五月難關,因而要吃蒜、吃茄子、吃皇帝豆,或是以午時水補身、雄黃清潔空間等儀式行為,呈現五月抗惡去煞、潔淨空間以避禍納福的民俗觀。

隨著當代社會快速發展,端午節的民俗活動也多從過往的去煞,轉為如立雞蛋等娛樂活動。然而,許多人不禁感慨過節的氣氛變淡了,不像記憶中來得熱絡與忙碌。端午將至,透過參與、親身實踐民俗活動,將民俗「活過來」,在戰南北粽外,重新認識發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故事。

▍本集節目討論

▍收聽《鳴人放送》本集節目

鳴人放送

鳴人放送,英文名為Voicer。針對公共議題,邀請來賓與談、分享編輯觀...

鳴人放送 民族主義 民俗亂彈 溫宗翰 許伯崧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