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棫/《憲政熱映中》:憲法能為我們做什麼?幹嘛關心憲法?
(※ 文:王鼎棫,法律白話文運動網站主編)
作為法律普及工作者,可以發現一般大眾並不太親近法律。
但明明法律與社會生活的律動息息相關,為何大眾仍選擇迴避?從這個問號出發,「法律白話文運動」團隊,不斷努力讓法律被社會大眾理解;透過化繁為簡的書寫,讓大眾願意接觸法律,進而慢慢主動對各種制度提出自己的想法,親手改造自己的生活環境。
因此,本書設定的對象,不只限於學習法律的讀者;在這本書誕生之際,不分藍綠、政局也正有廣泛修憲的聲音,因此也很適合所有關心憲政發展的朋友。
中華民國憲法的誕生
本書的主軸,在於闡述憲法如何在我們土地上開花結果。試請回想,過去幾百年間,我們的先祖歷經清朝與日本統治,是如何從篳路藍縷到建立完整的憲政意識,背後的核心原則與制度邏輯,並不是有人登高一呼,就能一蹴可幾。如此種種,必然也是許多有志之士先後倡議,進而慢慢深入到民眾與當局的心中。
雖說本書討論的時代,橫跨百年來的演變,但我們嘗試用最精簡的篇幅、最活潑的故事,向讀者介紹憲法精神如何在日治殖民下勉力找到落腳之處,並看見其於威權時期是如何受到壓抑,並在民主前輩們的奮鬥下,是如何突破重重限制,令人民慢慢嘗到自由的美妙滋味,更讓眾人想法終於得在不同生活場域中燦然綻放。
於是,在重重審議,還有反覆投票的激盪下,大家決定把書名叫作《憲政熱映中:中華民國憲法的怪誕與進化》,希望利用播放電影的意象,讓讀者穿梭在不同的情節之間,看見我國憲法是如何歷經殖民與威權時期慢慢發芽,最後又是怎樣突破重重桎梏,朝著多元民主的想像進化。
更重要的是,藉由一個個的真實事件,希望慢慢讓大家明白:為何要關心憲法?
換句話說,我們多半聽過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但是,理解它的好處是什麼,有沒有憲法的差別在哪,我們卻經常一無所悉。
憲法控制政府的運作
憲法是一部社會契約,眾人同意交出權力、組成政府,讓後者代替大家施政。而為了怕政府濫權,憲法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權力分立」。
所以當日本殖民時期,我們根本欠缺可以制衡總督的機會;到了戒嚴時期,就算有憲法,那些可以箝制權力氾濫的種種規定,也被執政者通通凍結,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各種威權,在我們土地上無情肆虐。甚至連號稱「人權守護者」的大法官,在大時代的不得已之下,也只能肯認萬年國會,並默許推定人民有罪的嚴刑峻法。
可是,若能適度運用遊戲規則,也是可以避免一場腥風血雨的軍事叛變,就像李登輝當年依照憲法的既有規定、修法與釋憲機制,讓軍系領袖暨政治對手郝柏村,從武將變文官,再被來自「民間與立法」的制衡力量逼迫下台,最後也讓李在制度上完成了軍隊國家化的任務。
憲法更凝聚我們的價值觀
在制憲或修憲之際,不同利益團體之間可透過協調,在憲法規定中,宣示各種心儀價值和未來願景,比方說「國家認同」。所以當憲法增修條文的前言,歷經折衝寫下「因應國家統一前」等文字,就會引發我們到底跟對岸是不是同屬一國的討論。
反過來說,當社會規範的某些做法,跟我們鎖定在憲法的價值有所出入,如不讓同志伴侶共同收養第三方的孩子,就可以拿憲法的平等權,主張立法者應比照「異性婚」公平對待,確保美好價值不被違反。
以上百轉千迴的衝突描述,都可以在本書找到對應情節。
而藉由回首「過去」,我們可以把「現在」看得更加透澈,對「未來」的種種挑戰也能了然於心。透過本書,除了想保存我們的歷史記憶,也想讓讀者慢慢了解法律議題──其實從古迄今、分分秒秒都在我們身邊;其中不少關鍵時刻,更是深深影響了我們的當代環境。
那麼,妳/你自己又希望身處在什麼樣的環境呢?若不忍心看見自己心儀的價值被輕易動搖,何不嘗試爭取把它放進憲法規定或相關詮釋之中?簡單說,如果憲法可以打造一個我們能好好生活的場域,我們何不敞開心胸擁抱。
法與環境的息息相關,我在《進擊的公民:探索社會議題的法律指南》書中寫道:
這句話展現「社會參與」的重要性,也突顯出法律是達成政策的目標、改善社會的工具。當法治運作的現況不如預期時,發生具體個案的爭議,除可透過訴訟過程,讓司法單位來落實法律所規範的公平正義;還可透過社會運動凝聚人民的力量,對政治菁英施加壓力,重新修改法律等規範、重新修改我們對未來的想像,持續再造新的社會遊戲規則。
期盼看完《憲政熱映中》的妳/你,未來面對層出不窮的社會議題,願意一起跟法白為心儀價值倡議。
特別活動
鳴人堂與聯合文學、讀書吧合作,希望可以推廣本書給大眾,讓更多人認識憲法!
- 專屬優惠折扣碼:law50
- 活動期間:1/7-5/31
- 《憲政熱映中》及延伸書單,共九本,輸入序號即可享用50元優惠!
《憲政熱映中:中華民國憲法的怪誕與進化》作者:法律白話文運動出版社:聯合文學出版日期:2021/11/2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