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學路」——開一條通往宜居城市之路

聯合新聞網 蔡宜臻
圖為日本東京行人步行示意圖。 圖/法新社

有去過日本旅行,特別是喜歡各種日本都市「散策」,走進巷弄體驗市井生活氣息的國人應該不難注意到,日本在中小學校附近道路,經常設有所謂「通學路」(通学路),一方面保護行人(特別是較矮小的小朋友)安全,另一方面也訓練學童獨立、減輕父母接送的負擔。

但是這種獨立性的訓練,不該是毫無責任感地要求學童自己上下學,而無視大人們所製造的不友善環境帶給學童的交通安全風險。在高齡少子化社會,若因為交通事故造成學童健康與生命安全損失,更是令人無法承受。

近年,台灣社會逐漸關注人本交通議題,內政部也於110年8月修正《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標準》,至少在法規面上更加重視行人路權,值得肯定。部分地方政府也積極推動各式通學路計畫,期望能改正現有的道路規劃,透過拓寬人行道、移除騎樓路障等方式,給學生更加安全的步行空間,同樣應該給予鼓勵。

誠然,給予學生一個完整、連續、平坦且通暢的實體步行空間是最基本的通學路設計要素,但本文尚有一些規劃建議,希望地方政府與內政部等主管機關應予以考量。此外,本文希望另外能從社會整體福祉與環境教育角度出發,提出「通學路」絕對不僅止於保護學生安全,而是有更長遠、重要的正面價值,值得所有人追求。

現有的通學路設計,有什麼盲點?

根據我國內政部作成之「都市人本交通道路規劃設計手冊(第二版)」對於通學路的定義,是「學區範圍內,以空間實質規劃設計或是以時段區隔管制來作為學生出入校園之安全路徑」。該手冊並認為通學路的設計與一般人行道並無太大差異,應將推動通學道視為建構整體都市人本交通環境的一部分。

從該敘述可知,現行的「都市人本交通道路規劃設計手冊(第二版)」,僅將通學路等同於人行道,而忽略了含車道在內的道路規劃、路口設計的重要性,而該重要性在行人為學童時,會更加凸顯。

根據道安資訊查詢網之開放資料顯示,去年(109年)有高達五成的行人死亡事故是發生在路口。猶記幾年前發生的文化大學女學生「A柱殺人事故」,正是車輛右轉時因為視線死角而釀下的憾事。同樣的案例這幾年亦層出不窮,身高不高的孩童更是容易落入視線死角,成為交通事故犧牲者。我們當然可以譴責應注意而未注意的駕駛人;但是,在失去如此多性命之後,是時候該回頭檢討我國糟糕的路口道路設計。

從下圖的典型台式路口可以看到,我國的斑馬線多數緊貼人行道轉角。這樣的設計有助於讓車道同時間容納更多車輛,增加行車效率,但卻有致命的缺點:右轉車常因為轉彎時角度不足,看不到較為矮小的行人(包含兒童、使用輪椅或電動車等輔具的人士),造成所謂A柱死角,因而釀禍。

圖為台北市人行道與斑馬線交接處。 圖/取自Google Maps

我國的斑馬線多數緊貼人行道轉角。這樣的設計有助於讓車道同時間容納更多車輛,增加行...

更為合理安全的設計應該是如下圖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路口,將人行道後退、犧牲一點點車道長度,讓右轉車能夠在完成右轉後,正面面對眼前走在斑馬線上的行人。若再加上有較為低速的自行車道與行人庇護島當作區隔車輛的屏護,行人安全更有保障。

因此,讓學生安全上下學的通學路規劃絕對不僅只於人行道,而是應該將整體道路設計納入考量,甚至應更積極地建置自行車道以及行人庇護島。若能將通學路安全、舒適、環保的道路規劃擴及至所有的都市道路空間,令全體市民受惠,就更值得期待了。

圖為荷蘭阿姆斯特丹人行道街景。 圖/取自Google Maps

圖為荷蘭阿姆斯特丹人行道街景。 圖/取自Google Maps

完善的通學路、就醫路,是空間規劃者給三明治族青壯年最好的禮物

隨著我國已步入高齡社會,2020年每100位青壯年人口撫養的人口數,達到40.2人,預估在2045年前後,會翻倍達到80人。正在事業上升期的青壯年父母們,既需要照顧孩童,又需要照顧身體機能逐漸衰弱的老人,在金錢與時間壓力的雙重考驗下,也間接影響這群「三明治族」結婚與生子意願。

高齡少子化現象,無法以單一手段減緩,更不應單單以金錢補貼或稅賦優惠搪塞。如此複雜的系統性問題,空間規劃的觀點當然不可缺席,甚至筆者以為,空間規劃的解決路徑雖不立竿見影,但卻能以更長久永續的方式,綿密地影響國人的生活習慣,為整體社會提供更加穩定、安全且健康的基礎。

最佳案例就在完善通學路,可以解放雙薪家庭父母接送子女的壓力,父母不再需要早上上班時特意繞道接送子女;也不須違規臨時停車等待子女上下車。甚至或許有一天,「買車」不再成為有子女家庭的標準需求——因為完善的步行、自行車以及大眾運輸系統,就足以應付日常生活交通所需,購車資金可以省下並進行更有意義的運用。

不只有通學路,若能完善醫院周邊的步行環境、建置安全的就醫路,更可讓有較多就醫需求的高齡、身心障礙人士得以自行就醫,不須事事由子女親友陪伴、戒護,從而保護了獨立出行的尊嚴,同時也可以透過時常於平坦安全的人行道散步等溫和運動,使鄰里關係更加緊密,增進身心健康,從而能有更優質的老年生活。

圖為台北市仁愛路四段國泰醫院。 圖/取自Google Maps

圖為台北市仁愛路四段國泰醫院。 圖/取自Google Maps

落實環境教育於生活,養成步行的習慣,終身受益

通學路除了可減輕父母的接送負擔外,每日規律的步行活動對於學童的人格養成亦有正面效果。我國近年重視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希望培養全民成為環境公民,促進社會正義。環境當然不僅只於自然環境,我們每天生活的都市環境亦可以是學習與發揮永續發展精神的場所。

透過確保校園周邊的人行環境品質,讓學生從小養成步行的習慣,可以加深其與社區環境的連結,培養其對於環境的觀察力與敏感度,並懂得從非汽機車使用者的角度,觀察與甄別我們所處的都市環境建設,是否有滿足空間正義的標準,抑或是缺乏通用設計、間接排除特定人士使用的空間。

這樣的人行空間建置,在大學校園周遭可能也同樣重要。蓋大學是培養獨立人格的重要階段,有許多生活習慣都是大學獨立在外生活期間養成。若是大學及其周圍環境有良好的步行空間、自行車道以及大眾運輸系統,可以培養青年學子綠色出行的習慣,從而不過度仰賴汽車或機車,有利於減少我國汽機車數量,降低碳排放、促進環保。

圖為中國北京行人通過馬路示意圖。 圖/中新社

小結:通學路只是開始,良善設計應及於所有都市道路空間

誠如前述,我國不管是中央或地方政府,近年多更積極推行人本交通與布建通學路,本文除了希望給予推動人本交通的政府單位予以鼓勵外,亦希望政府能更加重視通學路的建置,同時將通學路的定義擴大到人行道以外的路口、車道空間,還行人一個更加安全的步行體驗。

筆者也了解,我國政府在推行人行道過程中,依舊面臨許多來自民間的困難與阻力。本文也希望通學路保護學童的施政目標,能減少推行過程中可能遭致的批評,可以此作為讓人本交通政策起步更為容易的著力點。同時也希望社會大眾能夠更加意識到,人本交通對於社會安全、身心健康、高齡少子化現象以及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均有極大的助益,實無反對理由。

通學路只是起點,盼望在不久的將來,良善的設計能普及於所有的道路空間,讓兒童、高齡者與身心障礙人士都可以有連續、安全、無障礙的實體人行道可以利用,讓通學路真正成為通往落實人本交通的宜居城市之道。

圖為西班牙巴塞隆納市區特別繪製的人行道。 圖/路透社

蔡宜臻

大學讀法律,後來發現真正喜歡的是都市與建築,於是取其中道開始研究起都市...

公共政策 蔡宜臻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