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山之王」劍龍稜何去何從?一段繩與人的故事

聯合新聞網 城市山人
圖為作者拍攝之劍龍稜。 圖/作者提供

新北市瑞芳區有一條全台知名的郊山路線,其名為「劍龍稜」,因岩石曝露的稜線遠觀參差不齊而得名。但大家口中所稱的「郊山之王」,其實過去兩年內就傳出26起事故,是位居全台第四名的「郊山山難之王」,更是政府眼中的麻煩製造機。

近幾週以來,網路登山社團中盛傳東北角一帶的山區,登山輔助用的繩子遭到不明人士移除的事情,引發熱烈討論。有人認為移除繩子是罔顧登山安全,罪大惡極;有人則認為安全是個人責任,沒有繩子可以減少新手亂闖的機會,並不是壞事。對我來說,兩派說法都有道理,前者是推廣登山風氣的傳統社團思維,後者則是考慮到登山者社會責任的現代觀點,反映山難頻傳的現實。

致力促進登山風氣的社團文化

大家不妨想一想,為什麼我們需要繩子?需要布條?為什麼繩子和布條遭到移除了,總是會有人不高興?

答案是過去由社團型塑的台灣登山文化造成的結果。身為共同興趣者構成的組織,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拉更多人一起來玩,而基本功就在於步道養護——沒有好的步道,就沒有人願意來。所以以往不分郊山、中級山或高山百岳,在舖設完善的政府指定步道之外,我們總是會看到一群熱心山友組隊除草、闢路、綁布條、架拉繩,為的不外乎就是推廣登山風氣,無私為所有登山者提供服務。

但登山社團的發展在2001年後開始走下坡,如今養護步道的傳統社團高齡化嚴重,幾乎很難看到隊伍中有年輕人的蹤影,正是「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的最佳寫照。

另一方面,雖然這群熱心人士的貢獻值得我們尊敬,但還是衍生了兩個問題:一是以往帶領民眾登山的多為傳統社團,由領隊確保隊員的安危之外,也透過長期共同行動實現傳承式教育。但隨著網路科技日新月異,民眾越來越喜歡自行前往,其中亦不乏欠缺經驗而不自知者——此時步道安全設施就可能無濟於事。輔助通行僅是登山安全的一環,保障安全的關鍵其實在於行前準備上,如對路線的瞭解、裝備和水、體能、經驗累積等,甚至請一位經驗豐富的領隊或嚮導帶路也算。

二是部分社團對布條的態度是「走到哪就綁到哪」,雖然宣稱是服務山友,實際上卻容易給人打廣告或到此一遊的印象,因為此舉全然忽略熱門路線上的布條早已不可勝數,而且受風吹雨打後裂解只是徒增環境的負擔。之前加里山山頂的民間登頂牌遭到林管處移除,也是出於類似的理由。

不過,近來常有人抱怨步道上的布條大量消失,其實不只是山友自發性的行為,還有可能是政府下的手。國家公園和林務局過去都有主動拆除的紀錄,理由從妨礙植物生長到移除浮濫布條都有;唯一能合法留下的只有公設的指標和布條。對於政府而言,若有認真以對的必要性,這類公有地上的私設物實際上只有「認領」或「移除」兩途,而且一旦認領就會產生維護責任——如此說來,拉繩這類權宜式裝置幾乎難逃移除的命運,因為政府絕對不敢幫它的安全性背書。

以往不分郊山、中級山或高山百岳,在舖設完善的政府指定步道之外,我們總是會看到一群...

當維護步道成為政府的義務

換句話說,過往純由民間維護的熱門路線,未來或許都會被政府視情況接管,步道轉由公帑維護,所有民間私設的人造物都會經過一番檢視,包括布條、拉繩、路牌等。

中央於2019年喊出「山林解禁」政策言猶在耳,劍龍稜也並非一條默默無名的冷門路線,而是一條在網路上文字、影音紀錄無數的熱門路線,所以比起守舊、消極的封山措施,不如思考一條兼顧人民休閒權利和保障登山安全的辦法。個人分析劍龍稜可能的發展如下:

第一個是步上皇帝殿的後塵:政府在他們認為危險的地方插上鋼柱、掛上繩索、打上鋼環,增設步道指標,並在岩石上鑿出步階方便通行,以公帑維護這條路線的安全設施,犧牲從前富挑戰趣味的原始地貌。但考量到路線長度和施工困難,成本可能不低,而且劍龍稜尚有曝曬嚴重和爬升大的先天不利條件,因此並不適合成為一條大眾化步道。

第二個是徹底移除所有的私設物:提升路線的難度,使新手知難而退。然而此舉會和熱心養護步道的山友打對台,形成你設我拆的無謂循環,同時也難保新手不會硬闖,演變成上得去下不來的尷尬局面(陡峭地形中上行比下行安全),或許一樣會時常造成山難。

第三個是建立一套公私協力的模式:由政府認可的地方民間團體來維護這一帶的安全設施,並協助第一線的搜救任務,但又不至於大幅改動地貌,例如:瑞士、奧地利、美國就有著民間組織維護步道的傳統。只是繩索的架設方式、規格和材質就必須在技術細節上嚴謹以對(或有打螺栓的需要),務求使用上安全無虞。同時,也希望民間團體能透過公部門管道提供民眾報隊登山的機會,不只解決登山新手不易尋伴的問題,更能藉機吸收新的志願者加入組織。

過往純由民間維護的熱門路線,未來或許都會被政府視情況接管,步道轉由公帑維護,所有...

安全是自己的責任

最後,就讓我套一句老話:安全是自己的責任。無論安全設施做的多完善,碰上粗心大意的態度仍無用武之地。就算我們擁有了安全的步道,頂多也只是在部分路段上降低跌倒的機率,碰上下午三點才出發、身上只有五百毫升的水、背包裡沒有頭燈、不懂得用app確定位置、平時也無運動習慣的新手,最後還是不免勞師動眾救人下山。

有人會認為政府應該嚴管嚴罰才能遏止山難發生,我同樣也討厭無頭蒼蠅般的遊客動輒受困求援,但如果人民都因為懼怕處罰而不願意走入戶外、學習如何管理風險,對於台灣的未來真的是好事嗎?放眼先進國家,大多將戶外活動視為讓人民與土地產生情感連結的重要一環,尤其對於好奇心旺盛的年輕人來說,適當的挑戰性不只能讓他們玩的更加盡興,更能促進學習的動機。

山與水本身不危險,危險的是準備不周,而我們要努力的方向是如何將戶外活動和風險控管融入到教育裡面,盡可能降低憾事發生的機率。山難水禍始終都在,從事活動的人越多就越容易發生,本應寬心以對——因為培養出認同腳下土地且樂於自我實現的人民,對於未來的助益才是不可限量。

8月底,27人登山隊桃園復興赫威神木迷途,消警11小時成功救援,近4天發生3件。...

就算我們擁有了安全的步道,頂多也只是在部分路段上降低跌倒的機率。 圖/作者提供

城市山人

居於城市的我愛爬山,也愛寫山,但不是自然景物與行程紀錄,而是山與人的關...

山域管理 公共政策 時事觀察 城市山人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