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藝術家——從洪通充滿童趣的畫作談起

聯合新聞網 曹郁美
「再現傳奇──洪通百歲紀念展」宣傳海報。 圖/台南市美術館提供

洪通(1920-1987)已去世卅餘年了,為何大家還懷念他?今年(2021)4月甫落幕、在台南美術館展出的「再現傳奇──洪通百歲紀念展」依然轟動。今年10月30、31日兩天又有表演團體「圓劇團」,展演「狂想・洪通」劇作。這個劇作與洪通沒有直接關係,但以洪通傳奇一生、留下素樸瑰麗的畫作為發想來源。

策展人說:「圓劇團取材洪通畫中元素,以當代馬戲的演出,加上物件偶戲、影像、光影戲、歌仔戲、電子音樂,將洪通畫中情境與現實作出奇幻的連結與對話,讓畫中元素宛如賦予生命般,活靈活現於舞臺。」

突受「天啟」的洪通

狂想、異想、幻想,本來就超乎尋常,帶點神經質、怪誕、突梯滑稽、天馬行空的色彩,但這絕不是「不正常」。因為陷入狂想之中,此人反而掙脫束縛、得到比正常人更大的自由。禪宗那詭譎的公案,已經表現了如是特質:「洗鉢去」、「懷讓磨鏡」、「三度問,三度挨打」等,看似莫名其妙,其實都暗藏玄機。而洪通神奇的命運、作畫的軌跡,以及「圓劇團」的再詮釋,不也是一則公案、一齣狂想曲?

洪通最為人稱奇的是他未受過正統美術教育,50歲生日當天突然跪在妻子面前,拜託能讓他投入繪畫,其妻允諾他每個月以1000元購買畫具,支持他的「異想天開」。16年後其妻去世,對他打擊甚大,第二年洪通也撒手人寰。台南南鯤鯓的一代傳奇,遂畫下句點。

是何等力量驅使洪通忽然對繪畫陷入瘋狂、關起門來畫了一張又一張,並且震驚藝壇?我個人願從宗教的角度推度。可能他受了某種「天啟」,一種超自然、來自神諭、充滿神秘力量的召喚。人類文明史上已有摩西的「十誡」、印度的「吠陀經典」等例,皆屬不可訴諸科學、理性、邏輯、分析的超自然經驗。

洪通先前擔任過漁民、乩童,與美術毫不相干,卻於50歲那年起了重大變化。寺廟裏的籤詩成為他繪畫拼湊結構組合的來源,算是一種象徵符號,也可能源於宇宙某處的「上天懿旨」,無怪乎他被鄰居視為瘋子、被宗教界視為靈異畫家。

他的畫風究竟是什麼?茲引三位文化學者的評析:

林谷芳:「洪通的畫有民俗的色彩、有看不懂的文字、有從來就沒有耳朵的人頭、有漢磚式的圖案、有如圖騰柱式的堆疊,詭異、變形、童稚、神秘、宗教,這種種,的確非常人所能為。」

漢寶德:「要了解洪通的畫,也許要用心理分析的技術,探討人類心靈的深度,但是要欣賞他的畫,只要一片童心就夠了。」

何政廣:「在線條和造形的表達上,洪通常以遊戲般的形式處理。……從形象看來,有人物、魚、植物花草,但都不是視覺的真實……多以自我的幻象為主。」

——《原鄉美學:洪通的異想幻境》,頁7、9、11。

一位素人畫家竟有這樣多地位高、背景強的學者為他撰述評論,可知洪通與60歲才開始作畫、同樣不識字的的吳李玉哥(1901-1991)一樣,成為當代具有草根性格、令人起敬的創作者。

洪通的畫作曾赴紐約展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畫家洪通。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重新定義「素人」藝術家

不過對於「素人」一詞,文化界倒是有不同意見。典藏雜誌社社長簡秀枝在與筆者的通信往返時這樣說:「人人都是素人藝術家,不要把它想得狹隘了,以為非要有展覽、出書、認證等成果不可。其實,你也做得到。」因此後來有了一個名詞,洪通的畫是「台灣樸素藝術」或「民間藝術」,「素人畫家」較少用。

這樣說來,一位市井小民的一道菜、一幅刺繡、一個捏陶、一段琴藝也能成為藝術作品嗎?應該問:它是否具有藝術美感而非過度通俗?它是否引人共鳴而非譁眾取寵?它是否原創、沒有複製與抄襲?它是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具有恆久欣賞的價值?它是否能通過專業人士的檢驗?

通常抽象畫、裝置藝術比較引人疑慮,常被批評:「這不是小孩子的亂塗亂畫嗎?它到底好在哪裡?我也會啊」、「看不懂哦」……。說到底,我贊成「人人都是藝術家」這個命題,但還是有條件的。

洪通後來怎樣了?他與在恆春彈唱月琴的陳達一樣,媒體追捧多年,忽然黯淡下來,晚年困頓以終。我們倒要稱羨那阿嬤級的吳李玉哥,兒孫圍繞、福壽雙全。

圓劇團的「狂想・洪通」,已於2018年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展演過了,現在他們正在緊鑼密鼓地彩排,要以新的面貌與台北觀眾見面,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正在受訪的畫家洪通。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曹郁美

年輕時曾任新格唱片金韻獎資深企畫,中年獲得佛學博士,晚近於東吳大學中文...

藝評 曹郁美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