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說出口的殺人告白》:每一個重大案件的背後,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沒說出口的殺人告白》在11月26日正式上映,此部電影是改編自島本理生同名小說《初戀》,此小說榮獲2018年直木賞得獎作。講述臨床心理師真壁由紀應出版社邀請研究女大學生聖山環菜殺父案件中兇手的心理,在和環菜面談中,漸漸了解其殺人動機和「初戀」有關,更和由紀本身過去的記憶連繫,到最終出現令人意外的真相。
電影開頭從一個夏日的午後開始,一名全身沾滿血跡的女大學生,被警方逮捕,根據當地媒體報導,警方調查發現,該名女大生在主播面試完後,拿著事前準備好的菜刀到父親工作的藝術學校,刺殺了身為知名畫家的父親,且在被逮捕後拋下一句:「你們自己去查出我的殺人動機!」,透過媒體不斷渲染報導,也引起臨床心理師的關注。
殺人者,唯一死刑以外的事
一直以來,每當發生重大社會案件,無論是隨機殺人、情殺、殺害家屬等案件,在透過媒體不斷地渲染報導下,「充滿正義感」的網友往往一片倒地大喊「唯一死刑」,而無論法院最後的判決結果為何,只要不是死刑,都會受到網友及媒體的批評。
縱使有少數媒體願意針對嫌疑犯的家庭、成長與社會背景進行剖析,並蒐集專家意見作成報導,卻總在各大新聞留言區,可以看到一面倒地「專業比慘」。有部分網友表示,「我小時候也如何如何,怎麼沒有變成殺人犯?」「我小時候過得更慘,現在還不是活得好好的?」「說過去過得多慘都是脫罪的藉口啦!」
然而,就如同我們在〈《我的兒子是死刑犯》:槍響之後,那些被留下來的人〉一文中也曾經說過,這類以自我中心出發的評論,也總是疏忽了每個人的人格特質差異,更甚者——有時候可能僅僅是「好運」。或許有人在某個關鍵的時刻被拉住一把;或許有足夠的支持系統;又或許,僅是運氣很好而已。換言之,每個人面對同一件事的耐受程度不一、相關支持系統也殊異有別,我們是否真的去了解過,那些重刑犯在鑄下大錯的背後,有著怎樣的結構性問題,導致他們自覺人生遭碾壓而過、並墜落至此?
除了是否應判處或執行死刑的爭議之外,我們能夠藉由研究、剖析重刑犯的人生背景與犯罪動機及原因,來深刻的探討不同場域如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向的結構性問題,並且共同商討解方嗎?
其實我們都知道不論是在家庭、學校,或者社會中都存在著各種問題,但往往覺得只是「小事」而選擇漠視或忽視,或者認為「那是別人的事情」、「許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應該要自己調適」;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重大社會案件的發生,其實也凸顯了長期被上述場域所漠視、忽視的問題。
重大社會案件將檯面下的問題,以具有高度衝擊性的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迫使大眾直面不願面對的「黑暗面」。當社會再一次地選擇漠視或面對,可能將決定是否造就下一件重大社會案件。
兒少性剝削
《沒說出口的殺人告白》另一個呈現的議題,就是兒童性剝削的議題,所謂的兒童性剝削是指使兒童為有對價之性交或猥褻行為(例如:性交易等),或者利用兒童為性交、猥褻之行為,以供人觀覽,以及拍攝、製造兒童為性交或猥褻行為之圖畫、照片、影片、影帶、光碟、電子訊號或其他物品,而使兒童坐檯陪酒或涉及色情之伴遊、伴唱、伴舞等行為都屬於所謂的性剝削。
由於現今社會網際網路的發達,兒童的裸照、猥褻照、甚至是性交影片或照片,在特定的網路上,均是隨手可得。根據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兒童性剝削的通報案件數,2017年1,060人(男139、女921)、2018年1,060人(男109、女951)、2019年1,211人(男187、女1,024)、2020年1,691人(男475、女1,216)、2021年上半年902人(男301、女601),可以看得出,兒童的性剝削問題頗為嚴重。
由於我國從106年1月1日起,才將原本的《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修正為《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而性剝削的範圍又比性交易來的多,因此從統計數據來看,似乎我國通報遭受性剝削的兒童人數持續上升,但換個角度看,似乎也是代表了我國民眾對於兒童性剝削有更多的認識,進而通報相關機關,減少黑數的存在。
小結
《沒說出口的殺人告白》探討的議題很多,諸如兒童時期的性騷擾、兒童性剝削、家庭暴力等,電影中的主角又因為在兒童時期長期遭受家庭暴力而出現自殘的現象,主角認為「唯有流血,才能感到解脫。」
電影中也用另一個角度去闡釋所謂的無罪推定原則,許多民眾會認為無罪推定原則是保護被告的惡法,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可以說其實是保護所有的人不會無端的遭受判處有罪,進而避免冤獄的產生,也是保證民眾的人身自由。因此,證據的調查必須經過「合法」的程序,倘若不足以指控一個人犯罪時,都應該推定一個人是無罪的。
《沒說出口的殺人告白》可以說是一個比悲傷還悲傷的故事,但卻用了不同的角度去顛覆了諸多原本理所當然的視角,如同剝洋蔥般的一層一層剝開,剖析主角殺害爸爸的原因,我們期望的是,除了鼓吹減少性剝削事件及應剖析每個殺人背後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別再以自我中心出發的評論,疏忽了每個人人格特質的差異。
- 司法流言終結者: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