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未來式:關於「無人書店」的實驗與想像

聯合新聞網 李志銘
辛亥路「無人書店」整體空間寬敞,選書品質亦頗為不俗。 圖/作者自攝

店面本無人,一旦有了書,隨之而來便是不可預期的相遇。

7月中旬,熱心的網友以簡訊告知,位在辛亥路上(門牌一段48號)靠近羅斯福路交叉口的某處一樓臨街面,最近出現了一家奇妙的書店。我發現它沒有名字,只見騎樓外邊懸掛的燈箱看板上面簡單寫著「BOOKS Self-Service」(書籍,自助服務)寥寥幾字,感覺似乎頗為低調。

走進店內放眼望去,裡頭堪稱寬敞舒適,約30坪左右,雖然沒有明顯華麗的空間裝潢,架上眾多書籍倒也各自安放齊整、窗明几淨,一旁還頗貼心地擺放了台灣早期農村常見的木條長板凳三五張,甚至還帶有一點傳統舊時「柑仔店」的親切感,以及宛如鄰家便利商店般的簡約和寬鬆的氣氛。

更有趣的是,整間店裡居然完全沒有任何一位店員、老闆或者工讀生負責看顧,只在櫃檯處放置了一個鐵箱,提供給上門購書的讀者自助投幣之用。

換言之,這是一間只有客人、沒有主人(或許應該說,老闆不在家,唯有書籍才是這裡的主人),也就是近年來有些企業單位開始嘗試經營的一種新型態商店——自助式「無人書店」(Unstaffed Bookstore)。

事實上,每回有一家書店以其個別獨特的姿態或樣貌現身、問世之際,往往也同時挾帶著某種企圖跟讀者對話的實驗態度。

辛亥路「無人書店」的自助投幣箱。店內書籍主要有50元和100元兩種價格,特殊書籍...

無人管理的模式,使得人們在書店裡不會有被店員關注的壓力。 圖/作者自攝

閱讀消費式微,新書生產過剩的時代

前不久,聯合報系願景工程進行2018年民眾閱讀行為調查,發現有將近41%的受訪者,去年完全沒看過任何一本書。形同每5個人裡面就有2個人正處於「零閱讀」狀態。而該項調查也顯示,有接近2成的人,甚至超過10年都不曾閱讀與購買任何紙本書。

相較於台灣書市的不景氣(不少老書店紛紛熄燈)、整體出版產業接連衰退(總產值從2012年352億到2015年190億,每年平均以11%幅度下跌)的同時,這幾年拜文化部積極推動「青年返鄉開書店」政策補助之所賜,以及媒體報導的推波助瀾下,卻也很快帶動了一股「開書店」熱潮,全台各地別具風貌的特色小書店、獨立書店一家接著一家陸續開設。

此外,根據台灣圖書出版趨勢報告2018年的資料顯示,台灣一年出版近4萬種新書,而在實體與網路書店銷售者大約有2萬種。以島內2300萬的人口數與每年新書出版量比,平均579人就有一本新書,僅次於英國的325人,居世界第二。

若再對照英國出版商協會(The Publishers Association)發布的2015年英國書市統計,整體銷售額為44億英鎊(約折合台幣1,672億),幾乎高出同年台灣出版業總產值的8、9倍之多。

數字會說話,這一連串的訊息透露出,台灣書市早已進入了書籍出版數量生產過剩(over-production)的時代;而近年來不斷增加的新書店與獨立書店,也因為短期內供給過多,在買書消費人口愈趨停滯不前、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形成了高度競爭、毛利偏低的分食效應,意即每家書店雖然都能從市場裡分得一杯羹,卻是彼此都吃不飽的情況。

因之,現今所有實體書店幾乎都得被迫面臨著相同的尷尬:在台灣一般民眾閱讀風氣普遍式微的當下,你我日常生活中還能和書產生多大關係?而一家書店的存在又有什麼必要?

書店,真的不只是書店

台灣書市看似熱鬧,但實深隱患。儘管不乏有(少數)愛書人士每每痛心疾呼「一個城市如果沒有書店,就像沒有了光一樣」「一個人口越來越多的城市,書店不該越來越少」等云。

可事實上,對於那些平常沒有固定買書、也很少逛書店的絕大部份民眾來說,他們真正在意的,或許並不是讓自己開始養成買書習慣,來支持這家書店如何存活得更長久,而只是藉由(口頭上的)悼念來展現一種自我認同的姿態,乃至更好奇這個行業到底何時被宣判死亡!

如今就連「書店的消逝」這般令許多愛書人倍感哀傷之事,竟也能被專注於公關/媒體/行銷的資本家與建商拿來加以利用——當作一種宣傳噱頭,大張旗鼓地消費那些本就經營不易的獨立書店悲情形象。

本質上,書店始終是個以盈利為目的、遵循商業規則的服務場所。它既非不食人間煙火的烏托邦,也不是平白無故做公益的慈善機構。「開書店」這門古老的文化事業既沒有特別地清高,但也毋須自居卑微,期盼他人前來拯救或施捨。

當前隨著數位時代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一切消費/購物行為變得非常便捷。只要在家裡點點滑鼠,不用出門就能買書。雖然省時省力,卻無法帶給你美好而豐富的消費體驗。

買書,其實就跟愛情一樣,交友網站透過資訊篩選的精心匹配,與實際現場不期而遇的一見鍾情,兩者之間截然有著根本區別。

亞馬遜的實體書店「Amazon Books」。 圖/歐新社

中國「天貓商城」與「志達書店」合作共同打造無人書店。 圖/中新社

未來書店新型態:各式「無人店」

過去我們對於書店的既定印象,大抵都會回想起在書架旁、櫃檯前或某個角落,隱約看到店員整書上架、為客人解答問題和代客尋書的忙碌身影。不過,類似這般景象,在不久的未來或許即將大幅改變。

1. 西雅圖Amazon Books、Amazon Go

為了更加充份滿足現代人的消費慾望,全球最大網路電商亞馬遜(Amazon)於2015年11月在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城(University Village)附近,正式開設了第一家實體書店「Amazon Books」。

仰賴過去多年從網路書店收集而來的銷售數據進行分析,同時整合線上通路與實體店面,精準地鎖定那些最能熱賣的暢銷選書。亞馬遜公司更進一步結合機器視覺辨識、深度學習演算法與感測器整合等先進技術,並搭配智慧型手機採用「無現金支付」(Cashless payment)形式,標榜讓消費者不用排隊結帳就可以直接「拿了商品就走」(Just Walk Out,系統則會按照虛擬購物籃明細自動線上扣款)。

2016年12月,亞馬遜推出首間革命性的無人便利商店「Amazon Go」,完全顛覆了過去傳統零售商店的交易型態。

自此,所謂「無人店」(Unstaffed store)概念便有如星火燎原般,很快就在世界各地蔓延開來,許多知名企業亦將其視為未來前瞻產業轉型的指標之一。在新科技的推動下,包括24小時自動書籍販賣機、智慧型書櫃、傳統自助式(Self-Service)投幣箱販書等不同型態的「無人書店」也紛紛湧現。

日本東京都三鷹市的無人古本屋「Book Road」。 圖/取自無人古本屋BOOK...

店內原本設置了投幣箱讓讀者自助購書,後來改以「扭蛋機」的方式。 圖/取自無人古本...

2. 東京Book Road

起初於2015年2月,位在日本東京都三鷹市,有一家店面僅兩坪大小,號稱「沒有招牌」「沒有店員」「沒有上鎖」的無人古本屋「Book Road」開始出現。這裡所有書籍只有300和500日幣兩種價格,且使用藍色和黃色標籤貼在書籍背後加以區分。

有趣的是,店內原本設置了投幣箱讓讀者自助購書,後來改以「扭蛋機」的方式。客人只需投入對應的金額,然後轉一下機關,便會從機器裡掉出一顆扭蛋,裡頭有一紙提袋可用來裝書,增添了不少購書的趣味及娛樂。除此,店內也放置了一些信籤便條紙,可供客人隨意留言、抒發心情。該店開業迄今已將近5年,據說從沒有發生過任何竊盜或破壞的事件。

3. 上海志達書店-天貓未來店

及至2018年世界讀書日到來,中國最大的零售購物網站「天貓商城」與「志達書店」合作,共同打造了全國第一家採用人臉識別自助購書、24小時營業的無人書店——「志達書店-天貓未來店」在上海復旦大學正式開幕。

該店面積約28坪,容納6,000多冊圖書,涵蓋文學、小說、社科等類型,入口一道左右劃分的連體門像一本攤開的書,往右邊是「文史哲書店」,往左邊是「通識書店」,分別開啟了深、淺兩種閱讀層次的空間區隔,別具特色。

4. 香港無人書店

同年(2018)7月,香港第一間無人書店,也開始悄悄進駐在尖沙咀首都廣場。店內取書、付款,全都採取自助模式(付款方式有兩種:現金投幣,與香港銀行帳戶專用的「PayMe」付款App)。

小小的空間擺放了琳瑯滿目的書本,包括一般大眾喜歡的旅遊書,或是題材比較敏感的政治書,這裡通通都有。即便沒有店員打理,仍然井井有條。據說每逢周末下午,幾位認識的書友都會在此不期而遇,儼然成為香港本地獨特的一道城市風景。

5. 台灣BOOK・ANEW

無獨有偶,台灣早在2011年就已經有人開設了專收舊書的「無人書店」。那是一家藏身在羅斯福路某社區大樓角落、店名曰「BOOK・ANEW」,空間只有8坪大小的二手書店。

此處「無人書店」看似浪漫有噱頭,實際上卻只是單純因為分身乏術、同時為了節省人事成本所做的無心插柳。由於「BOOK・ANEW」店面全靠一人經營,有時必須要外出收書,在人手不足的狀況下,有一次老闆乾脆就寫了一張紙條說「老闆不在家,請大家自行投錢吧!」沒想到回來以後發現店裡不但沒有損失,甚至還有人在牆上貼了字條感謝老闆對人性的信任。

另外也有誠實的讀者留言寫著「少投了15元,下次補」「錢帶不夠,老闆算便宜一點啦!」之類的互動喊話。如此經營模式大概維持了將近1年左右1,這段期間不時亦有新聞媒體紛紛上門採訪,還把這則「奇聞軼事」拍成了影片,在公視晚間新聞節目裡播出。

「志達書店-天貓未來店」是一家標榜採用人臉識別自助購書、24小時營業的無人書店。...

「BOOK・ANEW」因老闆時常外出取貨,讓顧客自行選書付款,許多客人留言鼓勵。...

「無人書店」考驗誠信:書店現場的人類學觀察

有別於美國亞馬遜、中國「志達書店-天貓未來店」擁抱新科技High-tech的前衛姿態2,對照日本、香港、台灣等地「無人書店」的經營模式與生活樣貌,毋寧更接近傳統農業社會的「誠實商店」,或像早年村里鄉間的無人果菜攤販那樣,由於相信人性的良善,本著善意與信任,讓上門的顧客自己「按良心」付帳。

然而這種考驗人性的機制,卻也不禁讓人們質疑:難道不怕有人偷書嗎?值得玩味的是,根據絕大多數媒體報導這些店主不約而同的說法,幾乎都說沒遇過書籍失竊的狀況。在我看來,「只拿書不付錢」的人絕對還是會有,但終究應該只是少數。重點在於延續彼此信任的氛圍,讓人與人之間建立起更多隱性的連結。

或許對老闆來說,「客人偷書與否」根本也不用太在意,「如果他真的沒錢卻很想要這本書,那就送他吧!」想想那些在底層生活中無能為力走進書店閱讀的人,與其直接把書丟到垃圾堆裡、送去廢紙廠銷毀,能夠把書送給真正需要的人,並給予這些舊書最後一次流通市場(平反)的機會,難道不也是一種「以書為本」的公益行為嗎?

大隱於市的「解憂雜貨店」

有人退場,自然也就有人進場,縱觀島內書店產業的循環生態不外如是。但我以為真正的書店經營者,該是行多於言、步履踏實,絕不會過度倚賴媒體喧嘩、敲鑼打鼓般地宣傳自己,到處炒作議題,讓自己無所不在的樣子。

相較之下,儘管違反開店的一般邏輯和常識,像這類看似低調的「無人書店」更彷彿大隱於市,雖然簡樸卻耐人尋味,有時還會出乎意外地默默成為一些遭遇困惑者的「避風港」或「解憂雜貨店」。

回到台北市區辛亥路上新開設的無人書店,我益發覺得這裡簡直就像是一處沒有館員的社區圖書館,午後一干彼此不認識的讀者偶然相遇,翻閱書本、隨興自在。短短一兩小時,有人挑了幾本書、逕自往投幣箱裡扔了錢;有人則是從未帶走任何書,卻可能留下了書本裡讀過的片斷記憶,或與一段文字獨處、和幾位書友閒話日常。

▲ 「BOOK・ANEW」新聞報導片段。

李志銘

一九七六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具有天秤座理性的冷淡...

獨立書店 出版產業 文學 李志銘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