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悠瑪出軌事故:面對生命的無常,我們該怎麼辦?

聯合新聞網 曾麗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普悠瑪號發生重大事故,巨大的傷亡震撼人心,電視新聞反覆播放的畫面更是一次次的身心靈衝擊。

對事故受害人與家屬來說,此時此刻最是傷心痛苦,激動、焦慮、無法接受、對一切感到不真實⋯⋯這些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 。

面對這樣的重大事故,不可預期也無從掌握的「無常」會讓我們產生強烈的無能為力之感,我們也會感到滿腔疑問、亟欲找出事故發生的原因,甚至會因為無法查明真相而感到憤怒不平。

如果你是受害者或家屬⋯⋯

可預期的情況是,因為事故並非天災,而媒體的反覆報導,勢必不斷勾起悲傷回憶,或是司法訴訟過程冗長延宕而導致悲傷無法平息。

所以,請先盡量減少接觸相關的刺激,避免反覆觀看相關畫面,不要讓自己暴露在聳動的聲音和影像之中。其次,對於災害事故不要過度害怕驚懼,不要把事故發生的機率過度放大,造成自己額外的憂慮和煩惱。若是真的有嚴重到腦海中反覆出現侵入性的畫面,請務必尋求專業醫療諮商人員的幫助,評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可能性。

接下來在司法介入的過程中,受害者與家屬的情緒勢必會隨著調查結果起伏不定,特別是在真相不明或是出現不公不義的情況時,更可能引起高度的憤怒和怨懟,此時就要盡量使自身的情緒減少波動,可以透過從事其他活動來轉移注意力(投入工作、旅行、欣賞藝文活動等),或可透過運動、靜心/正念、宗教活動等幫助心神放鬆,不要長期的聚焦在事故本身。

在某些情況下,家屬極有可能因親人意外身故而產生罪惡感,例如此次事件中有許多人提到親人「本不該」搭上這班死亡列車,這種「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念頭最是傷害心理健康,有些人可能還會產生「都是我的錯」的想法,這時身邊的親友請務必要多加關懷,並耐心協助他釐清事實與責任,避免陷入強烈自責的憂鬱情緒中。

若親人在事故中過世,除了傷心悲痛之外,還可能面臨經濟窘困、家族事業可能要暫停、還有許多未竟之事待處理,這個過程絕對是難受且痛苦的,請給自己多一點時間,慢慢適應一個全新的生活,不要害怕向他人尋求幫助,也不要害怕表達悲傷,好好照自己的身心。最簡單的心靈照顧方式之一就是先從「書寫」開始,寫下腦中一切思慮,寫下那些來不及說的話,把自己的悲傷釋放出來,找到適合自身的方式來體現悲傷、經歷低潮、並妥善哀悼死者。

如果事故發生在自己身上……

至於其他人,此時此刻可以做些什麼來照顧受到事故震驚的心情呢?

重大事故發生時,人們往往會忍不住假設:「如果事故發生在自己身上會如何?」 於是有一陣子,人們會短暫且密集地關注起交通事故的逃生與避難技巧,社群網絡中也可能會出現許多文章討論意外發生時該如何緊急應變處理。此外,也有極高的可能,接下來的火車載客量、東部觀光人數和意外險的銷售數字,都會受到此次普悠瑪號事故的影響。

但,這些都還是外部的反應措施,面對無常,心理學家會給予許多不同的參考做法,但終極目的都是幫助人們學習「接受」無常。因為「接受」是最困難的課題,因為沒辦法接受,就會產生恐懼、憤怒、自責、麻木、焦慮等反應。

面對無常,我們往往急著想要找到原因和解答,但是人生中有些議題確實無法有顯著的「因果關係」,若是一直讓自己糾結在「為什麼?」這一題,會不知不覺走向「反覆回想(rumination)」的路,有些人也會將這個字譯作「反芻過去」,意即為過去傷神、為不可挽回的某個時刻煩擾。

然而,當大腦不斷被負面的念頭佔據時,原本該有的思考與感知等功能,將會受到損害,久而久之甚至會引發憂鬱的現象。過多的「自我檢討」和「反省自責」,只會讓人對生命的無力感益發強烈,因此總是回頭看、反覆回想都是對心理不健康的作法,一定要避免。

如何接受無常?

面對無常,不要回頭徒增悲傷,但是我們可以試著「抬頭仰望」,簡單來說就是「向上看」。

向上看是甚麼呢? 有人喜歡仰望星空,藉此感受到永恆的真諦,而天上日月的運行,也常讓人體悟到宇宙中有股恆常穩定的未知大能在運行著。因為相信這個更高者或是未知的大能,將能幫助個人脫離僅關注在自身利益的處境,能進一步擴大眼光放眼更重要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追尋,也將更能明白生命中沒有任何人事物會永不改變。

這個更高者,可能是大自然的力量,也或許是宗教信仰,也可以是個人處世哲學,無論是何者,當我們理解到自身之渺小與無能為力時,對於自己所處的「當下」會更加感恩,對自己與所愛之人的「存在」本身,也會感到更加珍惜。當我們帶著「感恩濾鏡」看待眼前的一切事物,生活也會變得更加快樂和正面積極。

除了不要反芻不可挽回的過去,我們更可以積極「凝視遠方」,也就是「向前看」。因為既定事實無法改變,與其反覆回想錯誤、失落,不如思考「此時此刻」的自己可以做一些什麼來改變未來。把時間軸拉長,看看自己是否希望接下來的五年、十年都要繼續過著現在的生活。若是遲遲不能「接受」無常對生活的影響,將使自己的心情一直停留在憤怒、悲傷、無奈、沮喪……之中,唯有正視無常並接受無常,才能讓生活有所改變。你將會重新審視生命中哪些人事物對你來說才是「真正重要的」,你才能把寶貴的時間心力留給真正重要的人事物。

然後開始用「正面濾鏡」來看待眼前的一切事物,當人生黑暗時,試著找出「黑中白」,即便只有一丁點白,也值得為此慶幸。當我們學會擁抱無常與變化,才能讓自己在一次次不盡如人意的打擊之後,再次重拾力量並且重新站穩步伐。這個力量也就是現在愈來愈多人在探究並重視的韌性(resilience)」,當你有了絕佳的韌性,生活於你也就不再是步步艱難,而會處處驚喜。

當你戴上「感恩濾鏡」和「正面濾鏡」來過一天,你會發現很多事情不需要那麼嚴肅看待、有些事情也不需要那麼介懷憤懣,日子會過得比較輕鬆愉快。

現在,你可以做一個小練習,想像你經歷了這場意外事件,你將會希望自己做了什麼、又會希望自己沒做什麼?

老話一句「唯一的不變就是變」,接受世事多變的真理,對生活保有彈性,對不可改變的過去不要過度執著,對不可預測的未來不必太過堅持,最終,你會提醒自己永遠要好好把握當下的每一刻,你也會過得更精采充實而快樂;因為你知道,只有「此時此刻」,最是珍貴而美好。(延伸閱讀:〈來不及說再見,當親人意外死亡時〉)

曾麗心

非典型人生實踐者,從大眾傳播到MBA、從管理學到心理學,擅長跨領域整合...

曾麗心 時事觀察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