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還沒來:談選舉過後的自我心理照顧
經典老歌〈The End Of The World〉(末日)唱出失落的心情,從24日開票後,這首歌似乎也唱出許多人的心聲。
Why does the sun go on shining?
陽光怎能繼續閃耀Why does the sea rush to shore?
浪花何以持續淘衝海灘Don't they know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難道他們不見末日到來'Cause you don't love me anymore
因你對我的愛早已不再
這次九合一選舉影響層面甚廣,選前各方激烈論戰,特別在幾個公投議題上,不僅臉書和Line的長輩圖滿天飛,日常工作社交或是親友互動時,幾乎都會不小心就「熱絡討論」、拉票遊說、甚至被要求表態選邊站。
因為這次的選舉,人與人之間出現了許多分裂和爭執,從線上社群一路吵到線下的日常時刻,由於彼此立場和理念不同,親屬和友誼關係也受到影響、甚至受到破壞。選舉結果出爐,難免有人感到震驚、不敢相信、失望,憤怒、憂愁、甚是害怕不安。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同樣激戰熱絡,川普當選總統後,有些美國民眾因為不能接受結果、也不敢相信川普竟可以獲得如此高的支持,對美國前景極度悲觀,對社會群體也失去信心和歸屬感,進而產生了強烈的選後抑鬱症狀。
有心理醫師就分享自己處理不少「選舉後創傷」(PET- Post Election Trauma),因選舉所產生的強大失落和憤怒,竟跟遭逢失業、失戀等悲傷經歷有某種程度的相似。1不過,川普執政兩年後,美國失業率掉到40年新低、支持度甚至還突破歐巴馬同期之水準!
大選後,我們的心需要休息
猶記得阿扁當年第一次選總統時,身邊政治意識形態傾向深藍的長輩,對於年輕人支持阿扁的言行嗤之以鼻,阿扁當選後長輩悲痛憂愁如喪考妣,連著好幾天吃不下、睡不好,彷彿台灣即將步向衰敗滅絕之路。但是,時過境遷,回頭再看當年,可以發現阿扁執政並沒有當年樂觀支持者所想像的美好,但倒也不像悲觀看壞者所擔憂的那般險惡。想到當年為了一場總統選舉搞得人我之間非友即敵、情緒激動、傷心傷神、傷感情,著實有些反應過度了!
來看今年度的選舉,許多人在選前就已出現焦慮、失眠症狀,開票當天更是情緒緊繃到極點。經歷過這樣一場激烈的選戰,無論最後開票的結果是否盡如人意,我們的心都必需要好好休息,以平定因選舉而備受攪動干擾的情緒與紛爭,若有因此而受傷的人際關係,也需要時間慢慢修復。
如果選舉結果是自己所認同並支持的,此時此刻或許正歡欣鼓舞、感受到滿滿光明希望,但是對於那些落敗者、未獲得支持者,請保持「同理」與「同情」,而不落井下石、在其傷口上灑鹽,這不僅僅是為了展現所謂的民主風範,更是為了顧惜彼此的心理健康,不要讓失敗、憤怒的情緒,演變成排山倒海而來的抗爭、衝突和對立,這樣對整體社會都產生不良的影響。
如果選舉結果不符自己的預期,此時此刻可能感到擔憂不安、悲傷、憤怒、無法理解等等,若有這樣的感覺,請先告訴自己:「沒關係,慢慢來,這些情緒是正常的反應!」請給自己時間來調適排解。
面對令自己失望的投票結果時,可以怎麼自我照顧呢?請嘗試執行以下幾個「任務」,來幫助自己從失落和痛苦中產生自我修復能力。
任務一:離開刺激,釋放壓力
請先關掉電視、登出社群媒體,試著讓自己從選舉的熱度中漸漸冷卻,避免在討論群組中發表情緒化的言論。
若有高漲的情緒想要發洩,不需要過度壓抑。感到悲傷就好好哭一場;感到憤怒就找個讓自己宣洩壓力的運動;若大啖美食可以讓自己開心,就好好吃喝;感到焦慮煩躁時,可以著手「整理」所處環境、整理外在的同時也能同步整理心情;想要找人抱怨時,可以先透過紙筆書寫,讓自己慢慢舒緩激動的心情。
任務二:接受事實,找出意義
面對敗選,難免會感受到「不被認同」的沮喪與孤立感,此時要避免將自己定位為「受害者」,這樣只會讓自己喪失對人生的把握與對生命的信心。若有可能,讓自己慢慢「接受」選舉的結果,接受這個不如己意的事實,但可以試著找尋「黑中白」,在看似不順心的局面中找出正面意義,也藉此幫助自己重新對價值秩序的認知找回掌控感和安定感。
「切換看事情的角度」是諮商心理師常鼓勵個案進行的練習之一,從多元角度看事情,就不會全盤悲觀,就不會全盤否定事物的價值。以這次公投來說,平均每案投票率約55%,意即社會上還有將近一半的人是沒有對這些公投案表態的。因此,看待選舉結果不應只對那與自己持相反意見的多數感到憤恨不滿,而能看見自己並不孤單,世上仍有與自己意見相同的一群人,即便不佔多數,但仍可以互相安慰打氣。
任務三:適應新局,練習感恩
「接受」之後就是「適應」。選舉過後生活可能頓失重心,例如先前每日準時收看「選情戰報」忽然沒了,這時就要找些其他的活動來填補瞬間出現的空白,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正面積極的事物上。
選後新局可能會有立即的改變(換縣市首長)、也可能有漸進式的調整(順應公投結果立法、修法等),而這些改變將逐步影響到我們的每日生活,就請抱持開放的胸懷適應,即便世界運作的規則不符自己的理解,地球依舊轉動,日子照常要過。
如何讓日子好過一點呢?帶著「感恩濾鏡」看世界,總是有助於心理健康。無論投票結果如何,我們依舊可作感恩練習,即便很難接受這結果,至少可以感謝我們擁有投票權、可以透過選票來表達自我的意見,感謝我們生活在一個言論自由的土地上,可以公開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思想。
任務四:現在的我能做甚麼?
阿德勒心理學中常提到「課題」,指的是一件事的結局最終是跟誰有關、誰必須負起最後的責任,就代表那件事是誰的課題。今天我們以公投去介入了特定族群的「課題」,結果勢必無法讓眾人皆大歡喜。作家岸見一郎在其書《重新相處的勇氣:36 堂關於家庭、人際、職場的阿德勒勇氣實踐課》中便曾用「可惡的你,可憐的我」來說明很多人際煩惱來自於責怪他人、顧影自憐,結果使自己困守煩惱中無法前進。
公投結果若令你不滿,既然無法改變他人,就先回歸自身,重新審視此時此刻的自己還可以做些甚麼,無論是捍衛思想或實踐理念,當想法浮現時,也就是希望降臨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繼續努力!
從理解到和解,期待我們的社會持續開放包容各種聲音
過去的選舉曾經一次次分化台灣為「本省與外省」、「藍與綠」、「軍公教與一般受薪者」、「辛苦22K低薪年輕人與坐領優渥退休金老人」、「反同與挺同」⋯⋯有些人因為選舉,切割斷裂了親人或朋友的關係,有些人為拉票而高談闊論,有些人則選擇噤聲以明哲自保;更有人因為選舉結果,感到被整個國家社會拋棄,喪失了認同感與安全感⋯⋯
值得慶幸的是,經歷一次次的民主洗禮,人們愈來愈能理解,看人、看事情的角度不應是二元對立、非黑即白、或是非藍即綠。傳統政治總喜歡把議題簡化操作成「是非題」,企圖方便操弄民意,但在現今資訊發達、人人自媒體時代中,數個公投議題終究能走向開放自由討論的「申論題」,大家都能暢所欲言,大家都能隨心表態。
可以提醒自己與身邊親友:選舉只是社會運作的一環,人有多重身份、也有多重面向,自然在不同的議題上擁有不同立場。若是有些人在選前跟你意見不合,選舉後,請不要忘了你們依舊可以做朋友,談談別的事物,談談最新的連續劇、聊聊計畫中的旅行,找出你們之間的其他共同點。
選舉過後,請保持著對人的善意,繼續日常生活;請守住你的信念(無論公投認同或否決了它),繼續實踐宣揚。
即便自己的想法與多數人不同,也不須放棄努力、更不要放棄自己,不須對世界全盤失望,請記住:世界末日尚未降臨,總有人與你站在一起!
最後,分享Beatles的經典歌曲給大家,希望大家好好顧惜自己的心理健康,面對不愉快的事情,Let it be。
And when the broken hearted people living in the world agree
當世上所有心碎的人們都同意There will be an answer: Let it be
會有一個答案:讓它去吧!For though they may be parted
雖然他們也許分手了There is still a chance that they will see
他們仍然有機會可以明白There will be an answer:Let it be
會有一個答案:讓它去吧!
- The Days After: Coping With Election Grief, Ryan Martin Ph.D., Psychology Today, 2016/11/1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