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下降值得慶祝?深慮臺灣人口未來,對症下藥才是出路

聯合新聞網 甘獻基
圖/路透社

日前有一則引自英國《衛報》(The Guardian),中文標題為〈英學者︰生育率下降「值得慶祝」〉的報導,進一步查詢原文,原標題為Falling total fertility rate should be welcomed, population expert says(人口專家表示,應該要歡迎生育率下降),如果單純閱讀該文的結論:「生育率下降應值得慶祝,而非視為警訊,因為這對減輕環境污染及人口過剩問題有利」,恐怕與臺灣被歸類在超低生育率國家、將要面臨人口斷崖,並與政府、大部分學者與主要媒體對人口老化提出的警訊與呼籲相違,我們應有深入討論的必要。

細讀《衛報》引述英國移民及人口學者Sarah Harper教授的評論認為,「全球」目前婦女平均生育率2.4個小孩,而世界總人口到這個世紀末可能上達100至120億人(目前全球人口約76億人),每生育一個小孩都會增加「全球的」環境污染、增加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對「全球的」環境負擔。報導中還指出,Harper認為生育率的降低導致國家衰退的擔憂是沒有根據的,因為未來自動化系統、人工智慧將取代大量人力,少部份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比增加人口總數更重要,所以她建議應增加教育的投資而非促進生育,因而似乎認為一般國家不用過度擔心出生率下降的問題。

之所以特別強調「全球的」,是因為這些用在全球的觀察角度,若將其帶進臺灣的政策討論時,千萬要特別小心。

「全球」思維,臺灣無需照單全收

承上所述,增加人口會增加對地球環境的負擔,這是無庸置疑。但不管是聯合國或是我們國家發展委員會的預測(請參筆者前文〈30年後的臺灣:面對2050年,我們準備好了嗎?〉),除非鼓勵生育政策非常成功,否則所有對臺灣未來人口的推測,幾乎都是悲觀的負成長,差別只在於負成長速度的快慢與否。換言之,到這個世紀末,臺灣對「全球」人口增加是「負貢獻」,因人口增加而導致地球環境負擔增加這筆帳,應該還不至於算在臺灣人頭上。

其次,各國的人口結構、經濟社會環境差異很大,鼓勵降低生育率、將資源用在增加人口的教育素質,以配合未來科技發展需要的論點,用在高生育率的地區如非洲(據估計,非洲人口將從目前2018年的12億增加到2050年的25億,30年後將要增加整整一倍)、中國、印度等超高人口數的國家,或如英美法這幾個人口將持續穩定成長的國家,應屬有意義的建議。

但臺灣目前的情況剛好相反。臺灣的現況是每年小孩出生人數持續走低,同時因為下一代的小孩人數減少,未來下下一代(小孩的小孩)的生育總數幾乎必然跟著減少,受教育的人口下滑,各級學校關門在即,再不藉由政策鼓勵增加生育率、或是以下要談到的引進移民,人口嚴重老化的問題只會加速來到。

人口平均年齡老化、總數降低、國家稅收減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馬上接踵而來,各種人力需求的職業(如警察、老人長期照護的人力)勢必首當其衝,如人口老化的「冠軍國」日本,面對少子化與人口老化帶來的影響,也開始引進勞動人口來填補眼前立即的人力需求

至於Harper所說的自動化、AI機器人是否能在未來幾年內立刻到位補上人力缺口,恐怕還不一定那麼樂觀。就算自動化、AI機器人能及時補上勞動力缺口,有識之士都擔憂社會的貧富差距將要隨之增加,國家政府所得重分配的角色將會更吃重。

再者,隨著人口數的減少,對國家政府來說,最重要的「繳稅人口」漸次減少,國家總稅收也將隨之減少。各國稅收結構不同,以臺灣來說,「個人收入所得稅」佔全國總稅收的四分之一,繳稅人口逐年遞減勢必導致國家收入減少,同時,老年人數的比重增加,也將增加醫療、長照、社福的支出,支出增加、收入減少,一來一回間,臺灣應該要拉警報才對。況且一旦國庫的總稅收減少,Harper建議的增加(公立)教育資源倡議也將面臨巧婦斷炊的窘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人口移動需有政策支持

《衛報》報導中談到,但中文新聞似乎未見報導的,即當今現實中,社會人口老化與缺乏勞動力的問題,Harper提出解決方式是:人口移動(movement of people)。

報導說:

德國女性現在終其一生只生育1.4個小孩,Harper表示:「我相信(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接收100萬難民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她急切需要提升她的工作人口。」這可能是一個會激怒右翼人士,但卻是個有力的觀點,「移民是一個很好的平衡方法」,她補充道1

一言以蔽之,她的建議是接納移民。

藉由「全球」人口的移動,讓高生育率地區或國家「生多的」小孩,「補到」其他低生育率的地區或國家,而不用等待自己國民慢慢生出小孩,以立即填補低生育率國家的勞動力不足,同時降低高人口數國家的人口壓力,對「平均地球人口分布」來說,當然是最理想的作法。但若要將這解方,同樣地套用在臺灣,可能會面臨很多困難與窒礙扞格之處。

比如說,臺灣在國際的政治現實環境特殊,使自身國際舞台受先天限制。其次,臺灣接納移民的法規還不是那麼友善,如《移民法》規定,除非外配取得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或是被老公家暴、有法院的保護令,否則離婚就會喪失居留權,將會遭驅逐出境,此法也被民間團體認為違反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雖然行政院最近剛通過《新經濟移民法》草案,用來「延攬及補充外國優質人才與人力,強化產業升級,維持合理人口結構,提升國家競爭力」,但現況是鄰近的中國市場太大,來自歐美的工作移民大量被中國磁吸效應吸去,連臺灣都有大量年輕人赴中發展。臺灣除了社會安全、美食好吃、半夜有24小時便利超商之外,應繼續提出其他吸引外國人長期定居的具體誘因,並檢討改進移民的相關法規,實屬緊迫的議題。

Harper所建議的引進移民,根據歐美諸國的經驗,短時間數量顯著移民移入,這些移民到新環境的社會、工作適應問題,與本地居民間的文化衝突,都是立即且無法避免的。對移入國來說,社會、經濟與文化衝突,也是激起目前歐洲以反對移民為主要訴求的右派/右翼政黨崛起的原因之一。

2017年5月奧地利總理與極右政黨組成聯合政府,同年法國總統大選極右派政黨候選人一路挺進第二輪選舉,都讓人擔心納粹經驗重現歐洲。這些都是(如果)我們在準備接納移民時,得謹慎酌參的外國經驗,並在整體法律制訂與政策配套上一併考慮及因應。

對症下藥才是出路

從「全球」角度以觀,降低全球平均生育率以減輕地球環境負擔壓力,是對的結論,但立刻套用在「現在」的臺灣可能適得其反,得謹慎小心。「生育率下降『值得慶祝』」這帖藥,彼之解藥可能是吾之砒霜,得配合非常長的警語服用。

對臺灣來說,繼續發展更有利生育的社會、勞工、育兒政策,同時檢討改進移民法規,吸引、鼓勵更多外國人來臺灣就學就業移民定居,以及海外國人歸國貢獻所長,以減緩人口老化的速度並提升臺灣各領域的軟實力,仍是我們得認真面對的政策議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甘獻基

巴黎第二大學法學博士生,研究領域為法國社會法政策。印刷機以及文字是歐洲...

少子化 長照 公共政策 甘獻基 高齡化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