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恩/總統投蔡英文,補選卻沒投陳其邁?高雄三次投票結果比較
今年高雄人投了三次票,分別是總統大選、市長罷免案,以及剛結束的高雄市長補選,最後陳其邁的耕耘與勝出並不意外。雖然早可以預料到投票率不高,但是陳其邁獲得67萬票,沒有拿到選前喊出的預期票數,當然也沒有達到罷免案時的近94萬同意票。
一年投三次,誰投了、誰沒投、又代表什麼意義呢?
在上面這張圖中,我一次比較了最近高雄及全國性的四個選舉結果。三張圖的Y軸都是陳其邁這次補選在各個選區的催票率,代表該選區每一百位成年人當中,有多少人出來投給陳其邁。而三張圖的X軸,左圖是今年1月總統大選,蔡英文在各選區的催票率,中圖是1月民進黨在高雄政黨票的得票率,右圖是今年6月罷免案同意票在各選區的催票率。
舉例來說,左圖的橋頭區(0.55, 0.38),代表在橋頭區,平均每一百位成年人中就有55位在1月出來投票支持蔡英文,但只有38位在補選支持陳其邁。假如兩次選舉的人數一模一樣的話,那麼這散布圖的分布應該會接近圖中的虛線對角線,該對角線代表X跟Y的值一樣。反之,假如兩次選舉的票數分布有重大差異的話,就會遠離虛線對角線。
三張圖大致上都是線性的分布,也就是說,在之前的選舉或罷免比較挺泛綠的選區,這次當然也會比較挺陳其邁,這並不意外。但假如考量分布跟虛線對角線的差距,就可以得到許多有趣的推論。
在左圖,蔡英文的得票跟陳其邁得票的差距並不小。光以上面的橋頭區為例,該區平均每一百個人裡有55位投蔡英文,但補選時只有38位投陳其邁,至少就有17個人改變心意,佔了這區投蔡英文的人的三分之一。
同樣地,在右圖中的橋頭區,這區平均每一百位成人就有50位出來投贊成罷免韓國瑜,但兩個月後剩下38位出來挺陳其邁,同樣每一百位成人就少了12位。假如我們觀察左圖跟右圖的趨勢線分布,可以發現兩個都是斜率小於斜率為1的虛線對角線,這意謂著在年初越支持蔡英文、年中越挺罷免案的選區,這次平均而言票就掉得越多。
那是哪些地方蔡英文跟陳其邁的票數差異最多呢?從上面這張圖來看,可能是選民比較多的選區。在這張圖中,各選區選民數越多的地方,平均蔡英文的催票率比陳其邁多更多。
要如何解釋這樣的現象?選民數多的區通常也有比較多的投票所跟交通設施,因此不會是投票成本造成的差異。但假如選民數多的區代表的是有比較多選民需要返鄉投票,那這裡的趨勢可能就意謂著這次返鄉投票的人少,因此造成了蔡英文跟陳其邁的得票差距。
那麼這些人是誰?我覺得或許可以從第一張圖的中圖來推論。在中圖中,陳其邁的得票跟民進黨半年前不分區的得票是驚人的相似。整個分布趨勢線幾乎貼上了虛線對角線。用回歸模型來看的話,光是民進黨不分區這個變數就解釋了90%的陳其邁得票分布,而且估計出來是一條斜率1、截距0的線。
這代表在高雄市各個區域,1月有多少人投民進黨、8月就有多少人投陳其邁,票票入匭。當然,這會有區位推論的問題,不是每個投民進黨的人都投陳其邁、也不是每個投陳其邁的人都投民進黨,但是這樣的比例應該不高,否則整個分布無法如此的接近對角線。
為何票數不如罷韓?小黨支持者為關鍵
假如更進一步地把台灣基進在1月的催票率也放進回歸模型(考量到陳柏惟參與了陳其邁的選前之夜),更是把模型解釋力提高到96%,雖然這樣樣本可能比較少,但民進黨跟台灣基進的得票分布,幾乎完美的解釋了這次陳其邁的得票分布。
相較之下,第一張圖右圖的罷免案跟陳其邁得票相較,就有一段差距。這段差距要如何解釋?假如陳其邁的得票可以用民進黨加上基進黨來解釋的話,那罷免跟陳其邁得票差距也許可以用時代力量、台灣民眾黨以及其他無黨派選民,在兩次投票中的差異來解釋。
我在之前的專欄文章〈罷免案選後分析—從連署到達陣〉中,曾經提到時代力量以及台灣民眾黨的得票分布,都跟罷免案得票分布有關。但用同樣的方式,卻會發現時代力量的政黨票跟這次陳其邁得票關係不大。台灣民眾黨有推派候選人,當然其得票分布也不會跟陳其邁有關。
時代力量的得票與陳關係不大並不意外,畢竟時力在高雄的看板人物黃捷最後並未加入輔選的行列,而是專心高雄政務。另外,假如我們舉圖一中的橋頭區為例的話,橋頭科學園區是這次陳其邁重要的政見之一,也在這一年來大力推動,橋頭區也確實是這一年來最挺泛綠跟陳其邁的選區之一。但是時代力量跟台灣民眾黨對於橋頭科學園區的環評有意見,在這樣的情況下,時代力量的支持者沒有出來投給陳其邁,的確有跡可循。
根據政黨的生命週期理論,新興的全國性議題小黨支持者,往往來自於遠離出生地的高等教育選民,但這些小黨也往往沒有非常強的地盤經營。這種傾向與目前幾個台灣小黨仍然相關。
民進黨雖穩住基本盤,議會泛藍仍過半
假如我們把上述這些資料都串在一起,比較好的解釋方式,就是這次陳其邁的得票是回歸了民進黨在高雄的基本盤,以及一些基進黨的幫助。
雖然蔡英文跟罷免案有成功的吸收了台灣第三勢力的選票,但這些選票可能本來來自高雄市人口密集區、平常在外縣市的民眾,這些民眾因為總統選舉以及罷免案回去投票,投蔡英文跟小黨,但是在高雄市長補選就沒有回去了,因此形成這樣的分布差異。當然,假如有民調結果的話就可以更準確地做這些推論,但是民調應該很難做「外縣市有沒有回去投票」這件事。
假如上述的推論是合理的,那雖然民進黨這次成功動員出基本盤穩定勝局(這就比另兩黨厲害了),但是也沒有多拓展出新的票源——尤其是那些投蔡英文跟罷免案的票源。對於陳其邁來說,雖然是穩住了勝利,但假如沒有開拓出新的票源,就意謂著沒有能力去動搖泛藍仍然過半數的高雄市議會,因為無法透過挖這些人的票源作為施壓方式。加上總體票數陳其邁又低於韓國瑜當選票與罷免票,可以想像上任後的府會衝突可能會是被操作的點之一。
(原文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Voicettank」,原標題為〈一年投三次,回歸基本盤〉。)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