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火山是活火山:科學家出來刷存在是危言聳聽嗎?

聯合新聞網 阿樹
「大屯火山是活火山」已逐漸廣為人知,不過多數媒體與社群的討論中,多停留在「房價」...

「大屯火山是活火山」,在近年來蓬勃的學者研究成果發表和新聞媒體推播下,已逐漸廣為人知,不過多數媒體與社群的討論中,多停留在「房價」、「核能安全」的討論。

前者筆者認為過於膚淺,後者又因大眾缺乏對火山災害的全面理解而難以深入探討,筆者認為其中缺乏不少需要一段段慢慢架橋造路的科普與防災資訊。雖然筆者並非研究火山的專家,但就本身的地科背景知識,或許能提供關心大屯火山的人們更多資訊。

火山的不同類型與災害型態

首先簡單談談火山的災害類型。

我們常在電視上看到一些災難片會演到,噴出大量火山氣體和碎屑,接著整個城市暗無天日,被火山彈轟完一輪後又有熔岩(岩漿流出來就稱為熔岩)流侵襲,只能快逃的情境。但事實上是「沒有這種火山」的。

岩漿的性質主要有基性、酸性和介於中間的中性,如果岩漿性質偏基性,就容易發生熔岩溢流,典型的例子就像夏威夷火山,這樣的熔岩流對鄰近人類活動的威脅性相對小;在小規模噴發的地方、有經驗的嚮導帶領下甚至還能近距離觀賞,而就算是大規模噴發,在撤離上也不會有太大難處。

圖為2018年美國夏威夷基拉韋亞火山噴發。 圖/歐新社

至於偏酸性的岩漿,則因為岩漿太不容易流動了,所以容易堵塞在噴發口,而岩漿庫的能量在下方累積,就會像搖晃香檳或汽水瓶一般,持續增加壓力,一旦噴發就會像突然開蓋一般猛烈噴出。噴出物就是岩漿凝結的碎屑岩、火山灰,這樣的火山典型就如義大利維蘇威火山(就是埯埋龐貝城那座)。

以上是簡單以岩漿的性質來區分,實際上噴發狀況的分類,會因為火山的岩漿庫規模、在海底或陸地、岩漿有沒有接觸水等等有很多種類型,在此先讓大眾理解「熔岩流」和「火山灰與碎屑」兩大主要且極端不同的類型。而通常會造成致命災害或廣大影響的是後者。

火山灰不用說,無論是被人體吸入或是需要進氣的機器裝置都具威脅,如果噴發量大還可能影響全球氣候。而火山碎屑流可以想像成,將土石流的水改成高溫氣體的高速流體,危害的範圍和威脅程度就會比較大。

義大利維蘇威火山。 圖/美聯社

那麼大屯火山是哪一種?

大屯火山的性質應為酸性或中性,以上述分類來看,會是偏向以火山碎屑為主,而熔岩流的部分以過去的地質紀錄發現仍有少量,多分布在噴發口附近,但對周遭環境的影響較小。

但如果大屯火山是中性、酸性的岩漿,或許會有人擔心它會不會像維蘇威火山一樣可怕?這時除了要考量火山的類型外,還需考慮底下岩漿庫能帶來多少噴發量,實際上因為我們根本沒有大屯火山噴發的紀錄,只能以地質資料與其它火山噴發的情況,回推大屯火山可能的噴發情況。

根據科學推估出來「假設大屯火山噴發」的情況是,介於噴發指數5(1980年美國聖海倫火山)至6(1991年菲律賓皮納土波火山)之間,產生的災害包括少量的熔岩、離噴發口約2至5公里的部分地區受到火山碎屑流影響,以及範圍數公里不等的火山泥流(臺北市火山災害防救應變機制之研究總結報告書,2012)。以這樣的結果來看,主要都會區、核能電廠等處還是以火山灰的影響為主,起碼不會是龐貝城再現的情況。

義大利龐貝古城,遺址新考古發現了一名男子遺骸,不是死於火山灰,而是被噴發出去的巨...

1991年菲律賓皮納土波火山噴發。 圖/維基共享

不過,在防救災體系中必須設想到這些情境以做好應對措施,在前述臺北市的防災應變報告書,也針對了此情境繪製出潛勢圖,並且提出防災應變的建議。筆者認為,接下來的防災工作,則是需要透過防災演練以檢視報告書中的做為是否能有效達成,並針對鄰近區域的人們加以宣導。

可是,真實火山噴發難道不會比想像中更嚴重嗎?想必民眾一定有這樣的疑問。

不過就如同風災、水災、震災的評估一樣,如果僅針對過於極端的情況設想,那麼我們得到的答案只會是「無能為力」。

筆者認為如果真的要從科學角度解決問題,還是要回歸科學的事實證據,譬如岩漿庫的大小、活動性做為評估火山災害的重要依據,即使目前從科學上已經可以開始粗估大屯火山的岩漿庫範圍、火山的「心跳」情況,還是有很多難以回答的問題:像是大屯火山什麼時候噴發?到底火山群中的哪一座火山會先噴發?這些都是還有待研究的問題。

七星山為大屯山彙的第一高峰。 圖/江惠美攝影,陽管處提供

科學家出來刷存在是危言聳聽嗎?

話說回來,既然大屯火山還有一堆連科學家都還不了解的地方,那為何總是有些小發現就如此高調的發新聞刷存在?

從防災教育與科學傳播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科學家反而應該讚賞,基於社會責任,科學家本來就應適時的告訴大家風險在哪,只是大眾不習慣風險溝通。臺北不會因為大屯火山是活火山而不適居,只是我們若要居住,就要了解災害的特性並加以調適。

如同颱風可以透過氣象預報來預防,學者與政府也在大屯火山建立起監測系統,就目前的例子來看,會對周遭居住地產生威脅的火山活動,皆能透過監測系統取得預警的時間,而且比起地震預警,火山的預警的時間從數週到數月,相較之下長多了。

也正因如此,大屯火山觀測站的林正洪博士也才會在監測與發表新發現之餘,將新的研究成果傳達給國人,為的就是提供「大屯火山具有一定風險需要注意」以及「大屯火山是可以被監測的活火山」兩種資訊,而以「心跳」來比喻火山的地震活動,就等於宣示掌握一部分的活動特性。

以本次的新聞事件後續來看,防災單位開始研擬火山警報的通報機制就是一項前進作為,筆者也對這樣時不時的「提醒」持正面且肯定的態度。

畢竟多數的防災科研經費還是來自國家,也就是納稅人,讓人們適時的理解這些資訊,還是必要的!

阿樹

科普作家、《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識》副總編輯。

時事觀察 阿樹 地震 防災教育 災害管理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