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過後擔心強震再次發生?做好防災準備才是趨吉避凶之道
每年的9月21日為「國家防災日」,不過在今年防災日的前幾天,9月17日晚間與9月18日下午,在花東發生了規模6.4和6.8的強震。因為兩次地震的時間、規模相近,加上當地的各項災情,也引起大眾關注地震接下來的趨勢會如何。在餘震稍歇的現在,我們或許可以從這系列地震,認識一些相關的地震知識,以及相當重要但很少人提及的防災概念。
前震、主震、雙主震,關我何事?
首先,如「餘震」、「主震」等學術名詞,大眾平時應該完全無感。事實上,當人們會去在意某個地震是否為主震或是某個地震的前震時,他們想知道的其實是「接下來會不會有更大的地震?」但無論如何,這題沒有確切答案,地震學家只能依照過往累積的觀測資料,告訴大家接下來可能性高的狀況是什麼。
原理其實一百多年前就發現了,日本地震學家大森房吉提出的「大森餘震法則」,用數學式表示出一個相對比較大的主震,後續餘震有衰減的狀況:意義上即為餘震的規模大致越來越小、發生的頻率也越來越低。一般而言,越大的主震需要更長的時間回復原狀況,所以常常在一個比較大的地震之後,會提醒大家後續有餘震。
雖然隨著科技進步與科學知識的更新,我們現在對於地震序列的定義與畫分更加精緻,比如當這兩起地震過了一兩天後,開始有地震學家分析,認為這兩次地震為各自獨立的主震事件,只是彼此間可能有未知的誘發可能性存在。現在科學家可以從地震波、地質調查等方式,較清楚的分辨出各地震事件間的關聯。
而這看起來偏向學術,看不出與民眾有何關係的結論,卻隱含著後續地震活動的可能性,或許反而可以回答民眾的問題。因為這兩次的地震,是中央山脈構造不同分段上發生,也意味著這套構造的地質條件具有分段的特性。再進一步便可推論,整條構造一起活動的機會偏低,現在能量若釋放到一段落,地震活動可能就會這樣一路衰減,開始下次能量累積的沙漏。
地震風險難以斬釘截鐵
若細看以上論述,可以發現筆者非常重視「機率」與「可能性」的用語措詞,就如同現在颱風的氣象預報不會告訴你一條確切的颱風路徑、明天會不會下雨會用機率回答民眾一般。當試圖以科學去預判未來的狀況時,本來數據量測與計算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也會影響結論,而在地震研究中,科技的限制讓我們最終只能以三十年、五十年「孕震構造」的地震機率呈現地震風險。
所謂的孕震構造,說穿了其意涵就是斷層,只是學術上為了要區分是由中央地質調查所「認證」的地表活動斷層,還是地下未經官方命名的「盲斷層」,而使用不同的字眼。實務上,部分學者對斷層發震機率的研究方法持有不同觀點,但這確實是目前科學上可以處理地震風險評估的極限。
總之,從2000年公布的「未來五十年台灣各孕震構造的發震機率圖」,可以發現台灣最高地震機率的斷層就是在東半部以及西南部,這也是一直以來學者們都積極提醒大眾的議題。但不是說今天台東發生了地震,就會馬上觸動哪個鄰近的斷層還是影響西南部,而是「這兩個地區本來地震風險就偏高」。
因此如果你想問「下一次大地震可能會在哪發生?」那麼這張圖就是其中一個客觀的答案。 當然,孕震機率有高有低,不是說機率低的就不會發生,以大家最在意、全台人口最密集的台北,旁邊那個山腳斷層就算未來發生規模7.0的機率僅僅6%,但也許有人會擔心「規模7.0耶!這會不會是『難以承受的6%』?」。而災害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就在於此,既然我們都知道發生規模7.0地震的可能性存在,似乎發生只是時間早晚問題,那我們要怎麼做呢?
你我就可以做到的趨吉避凶之道
慢如牛步的「危老都更」,就連住在雙北的筆者也想做。但社區的人們對危老房屋無感;所有權人或建商也總是把利益看得比防災還重,現階段除了政府提供更多的強制或是誘因,好像也沒有更適切的方式?談地震防災,最常聽到的不外乎是趴下掩護穩住,不然就是耐震補強危老都更的議題。不過,地震災害只有東西掉下來砸到頭或大樓倒塌造成的傷亡嗎?筆者想透過本文提醒一些「你我都可以多救的人命」。
2017年在Prehospital and Disaster Medicine期刊上的一篇研究指出,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發生時,有14%的罹難者是屬於「可預防的災害死亡」(preventable disaster death, PDD),簡單來說就是:如果當時有適當的一般防災準備、急救知識、醫療量能或是後送的機制,這些人是可以免於一死的!而這也是我們之所以需要防災教育、提升全民「防災素養」的原因。
那防災素養又是什麼?比如說很多人知道防災包的概念,但未必知道防災包裡除了要準備一般急救用藥,脆弱族群的年長者、嬰幼兒或慢性病患者,他們必備的藥物若沒在防災包清單中,那麼情急時難免忘記,當災難發生時,缺乏的醫療資源也可能來不及雪中送炭。
另一方面,有些樓房的倒塌,可能是先前的地震產生的裂縫而使其結構變得脆弱,在後來的某個地震遭受致命一擊。要是我們習慣在地震過後檢視房屋結構、水電瓦斯管線,它可能也會成為救命關鍵。舉我自己的例子,在旅遊出差外宿時,我必定檢視安全門與各種防災設備,這已經成了本能性的習慣,地震來襲時「先躲避再說」的念頭也從未猶豫。而這些習慣筆者做得到,相信您也能做到,而當您開始用心思考時,說不定還能做得比筆者更多!
就如同檢視COVID-19確診人數一般,談傷亡人數或比例大家可能沒有確切感受,但請試想地震時,被帶走的人命,並不會特別挑選誰,死神可能選上你的父母、孩子,也可能選擇的是隔壁鄰居。就算講這種事很觸霉頭,筆者還是要強調,災害風險管理等政府來做,不如從自身做起。當你開始重視並把災害風險管理變成自身習慣,政府投入的防災科技、都市更新才有意義。
甚至防災產業也才會因此有精緻化的可能性,譬如你可能可以得到更多客製化的「地震警報」,不用再哀怨自己是「國家級邊緣人」,或是家中有人時震度超過四級門就會自動打開,防災避難衣櫃也可能成為某些建案「標配」的噱頭。到了這個時候,無論是山腳斷層、中央山脈斷層,還是哪個你家附近的斷層,我們自然不需要再過度恐懼。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