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就業力,別談創業力!

聯合新聞網 詹益鑑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拼經濟,是今年台灣首要政策目標;推創業,則創造就業機會與轉型契機。但我覺得,台灣的經濟困境與人才缺口,不能只靠創業風氣跟學校教育。就業力,才是更值得關切的問題。除了繼續推廣實習制度之外,引入產業師資進入校園應能更廣泛而深入地的化解學用落差。

如果說台灣現在是「舉國之力拼經濟」,許多部會則是「絞盡腦汁推創業」。創造經濟成長無可厚非,只要我們能兼顧環境永續跟子孫權益;推動創業更是好事,對亟需轉型的台灣出口型製造業經濟可以造成新的刺激,期待有一天能從倒下的大樹中培養出茁壯的新苗

在各部會當中,經濟部、財政部、金管會、經建會等單位,由於長期跟產業接觸互動,因此所推動的法規調適與政策工具都漸入佳境;但是教育、科技、文化、農業等部會,則顯得秀才帶兵、有理無心或有氣無力。

台灣經濟面臨的問題,固然是科技製造業面臨巨大衝擊、個人電腦產業持續衰退,但從環境、法規、人才、資金等四大因素來分析,在法規持續鬆綁、資本市場活絡的情況下,最大關鍵依然是人才議題。

而我認為現今台灣高等教育的主要問題,就是「比例失衡、策略過當」。

先從「比例失衡」聊起。固然高等教育不該只是職業養成教育,而應該栽培學術與研究人才,但從廿年前的廣設大學政策開始,我們的技職院校幾乎完全轉型為科技大學或普通大學,並且全部朝研究型大學的學術目標看齊。

也因為大學院校從58所增加到148所,加上出生率逐年下降,大學錄取率大幅增高,但卻因為技職轉型之後的師資同質性高、學生差異性小,人才供過於求的結果就是大學生薪資逐年倒退。

其實如果教育部官員有經濟學概念,當年就可以預見這個結果。

簡單的數學計算是,假設大學總數與學生數量不變,大學教師數量應該維持平衡,所以一個教授一輩子頂多被一個學生取代。加上研究人力需求與師資擴編等因素,一個教授應該教出三到五個博士在研究與教學領域已經很足夠了。

根據統計,台灣目前的教學與研究職位約四萬六千個,但我們一年可以產出將近四千個博士,供給約是需求的三到五倍。當然,博士不見得要從事學術或研究工作,也可以選擇產業工作或投入創業,但台灣絕大多數的博士多數仍以學術生涯為發展目標。

而一個教授一輩子會教過數百個大學生、指導數十個碩士,但這當中,只有百分之五到十的人會成為教授或研究人員,多數人其實都會往產業發展,甚至許多人日後所從事的產業,未必是大學所主修的科目。

若依照學生日後的職涯分佈建立需求比例原則,我們應該要有百分之九十的教育資源,投注在實務知識跟產業實作相關知識上;但事實上,多數台灣大學科系的課程安排,可能百分之九十都在課堂中、由缺乏產業經驗的師資教授教科書上的知識,並鼓勵學生直升攻讀進階學位。

當我們把教育資源跟科技預算都投注在學術指標與研究人力上,而且又自己消滅了創造台灣經濟奇蹟功臣之一的技職體系,當然會造成產學脫節、學用落差的後果。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沒有錯,學術機構不是職業訓練所,高等教育該投入相當比例在學術研究資源與人才培育上,而我們過去的技職體系也的確有轉型的需要。

但是,當「比例失衡、策略過當」的時候,我們自然得承擔大學同質性高、學生就業力弱的後果。

如今,教育部跟著各部會一起推動創業,雖然方向正確、立意良善,但創業真的是大多數學生該追求的目標嗎?

根據經濟部的統計資料,我國就業人口約1,100萬人,而全國企業家數約135萬家,若把第二代或專業經理人經營之事業扣除,約略估計每十個人才有一個會創業。

雖然台灣中小企業蓬勃,家數佔總體企業數量97%,並佔就業人口的78%,但是創業成功依然不是容易的事情。根據中小企業處的統計,國內中小企業的五年存活率約60%,十年存活率約47%;比較嚴苛的創業成功率若根據上市櫃公司、未上市公司與相關獲利資料估算,大概約1%。

因此,再次依據比例原則,就算我們今天要在學校推動創業,也只有十分之一的學生未來會創業,更只有千分之一的學生會成為成功的創業家(而這種創業者通常不需要被啟發)。

經過以上的估算,十分之一的大學生未來會成為學術研究人員,另外的十分之一會成為創業者。而八成左右的大學生將成為產業跟政府機構的員工。這80%的人,才是社會的中堅份子、安定力量,但我們過去不斷地鼓勵學生直升,造成我們一年有四千個博士、六萬個碩士,碩博士失業率卻高達3.6%;而現在我們開始鼓勵學生創業,會不會有一天我們也出現流浪創業潮?

有一次在某大學演講,問台下學生什麼時候想創業,有一個答案讓我非常驚訝:「當我失業的時候!」

創業固然可以創造就業機會與轉型契機,但台灣的經濟困境、人才缺口,真正的問題不是學術能量不足或創業風潮低落,而是「學生缺乏就業力」、「企業缺乏栽培力」!

即便是我們想培育創業人才、建立新的產業生態,根據我多年來對數百位創業者的觀察,還有國際上的創業研究顯示,創業成功者多數具有多年的產業經驗,具有一定的知識、洞見與資源後,才開始創業;那些我們傳頌的輟學創業故事,無論是Bill Gates、Steve Jobs或Mark Zuckerberg,就是因為是鳳毛麟角才讓人稱頌,就算在創業圈裡他們也是少數中的少數。

更重要的,他們是自己放棄學業,也都有在其他公司打工實習或賣產品的經驗,創業時已經不是社會上的白紙了。

學校固然可以教導知識與技能,也有社團活動可以參加,但在產業裡的真槍實彈,以及工作態度、溝通方式、管理型態等需求,大概很難在學校得到。

而好的創業者,除了可能不適應大組織之外,一定是好的產品開發者或銷售者,這樣的人才,不會不具備就業力,反而在企業歷練之後,更能顯出價值、找到自己的特質。

創業與就業同樣需要「專注、效率」,同樣需要「思考、溝通」,因此,差別可能在於創業者「勇於創造改變、設定文化、領導企業」,就業者「習慣適應環境、融入組織的同化與領導」。

許多人常說台灣的年輕人缺乏狼性,其實從教育制度跟畢業生就可以看出來。別說競爭門檻更高的創業者特質,多數學生可能連企業要求的企圖心與動機都不具備。

我們的確該繼續投資研究資源與科技創新,更應該在學研機構推動創業,讓老師與研究人員願意投身產業、創造價值。但對於學生而言,對於台灣的人才培育而言,最重要的仍然是「就業力」,而不是創業力。

而就業力的培養方式,就是大量、普遍、多元的實習方案,就是讓學生廣泛進入不同階段、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各種產業中,面對市場、接觸產品,訓練思考、練習溝通,而不是坐在教室裡,上課、考試、做報告。

此外,大幅度開放產業師資,讓大學校園裡擁有來自各行各業的資訊與資源,學生即便在課堂上,也能吸收與理解外面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事,不用擔心自己是否是象牙塔裡被保護的溫室幼苗,而產業師資也能與校園接軌,創造更多教學與應用的價值。

當我們的大學生在畢業之前,都有來自業界的一手資訊與實習經驗,他們無論是要就業或創業,都會更有把握、更有想法。

那麼,我們要談轉型、要談創新,要談創業與投資,才真正的有實力。

詹益鑑

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暨合夥人,投身創新、創業、創投領域近十年,長期關注科...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