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從資本市場鬆綁開始!
面對全球高度競爭的時代,台灣雖然逐漸失去製造業光環,但是開放環境、創新氛圍與優質人才,依然具有吸引全球資金與華人市場商機的條件,尤其在網路、行動與新媒體等產業。然而,我們資本市場對於面額、獲利與漲跌幅的限制,讓產業新陳代謝極慢,轉型很難期待。全面性鬆綁資本市場,老樹才會快點倒下,新苗才能成長茁壯。
●台灣的困境在於代工產業太成功
最近台灣社會很熱鬧,公民運動風起雲湧,佔領路過民心激動。但我認為,無論是服貿爭議、核四公投、居住正義或城市翻轉等議題,都再再突顯了政府、產業與既得利益者對於「經濟規模與營收成長」的迷思,甚至可以說,台灣的政經發展困境與成本導向思維,都是三五十年下來,這個島嶼工業化與代工產業太成功的後果。
也因為代工產業非常成功,我們長期習慣面對「客戶」而非「消費者」或「使用者」,熟悉「生產製造」,卻對「消費者行為」、「通路經營」、「顧客關係管理」感到陌生。還好,服務業在台灣逐漸興起,再加上行動與網路時代的來臨,「體驗經濟」與「品牌思維」等行銷意識逐漸開始抬頭。
而面對中國、韓國與其他新興國家的崛起與競爭,在全球化與在地化兩股勢力交互影響下,從國家、企業、人才、資金的角度,台灣的優勢與機會到底在哪裡?我想是政府、產業、教育機構、為人父母師長者,甚至每一個公民都應該思考的。
●我們的優勢在於生活型態與人力素質
身為土生土長的台灣子弟,從事新創事業的輔導與投資多年,我認為台灣除了具有獨特關鍵的交通地理位置與豐富美麗的自然生態環境之外,在全球華人國家或市場之中,台灣多元包容的風土民情、便利安全的生活型態、優秀勤奮的人力素質、自由開放的媒體生態,都是非常吸引人的。
這些條件與優勢,應該足以吸引外國或全球華人的資金、企業、人才進駐台灣,但這幾年台灣除了房地產市場之外,似乎沒有看到其他投資部位增加,甚至根據政府統計,台灣的固定資本形成毛額,從1999年到2012年的成長率1.9 %,遠低同期間的韓國8.5 %、新加坡5.6 %與香港 2.8 %。
而台灣向來享譽全球的中小企業活力與民間財務實力,在過去為我們累積了豐厚的資本市場與產業人才,加上普遍的高等教育,也應該讓台灣企業與人才有機會往海外發展的機會,但是卻因為大量的技術人才與資金都投資在資本密集、成本優先的硬體製造業,讓許多產業的營收規模屢創新高,我們出國求學或工作的人才比例卻越來越低;尤其是過去稱為「國防役」的「研發替代役」,更是綁住高階技術人力、造成出國人才斷層的主因之一。
這幾年多次走訪海外,從東京、新加坡、紐西蘭到美國矽谷,全球華人其實都對台灣的生活環境與創業風氣感到欣羨不已,但由於許多條件的限制,海外華人或各國優秀人才,其實很難為台灣在地企業所用,要在台灣創業當老闆,更有許多門檻與限制。
●資本市場限制了產業新陳代謝的速度
如果我們都認同台灣的優勢是生活型態與優秀人才,也認為台灣的機會在於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我必須強烈的呼籲,今天我們期待台灣的產業轉型,不能單靠研發環境、教育制度,或者天真的期待投資人會主動支持這些新創公司或企業內部創業團隊,而是要正視我們與國際資本市場的制度落差。
台灣過往為了資本市場秩序,或為了保護投資人,所以一直對於公開發行公司有嚴格的條件限制與實質審查,包括了股票面額、連續獲利等條件,也對於公開市場進行漲跌幅管制。雖然近年來逐步放寬部分條件,例如:「公發公司股票得以低於新台幣十元發行」、科技事業獲主管機關許可下得免獲利上市、初次上市普通股掛牌首五日無漲跌幅限制等措施,但條件與門檻仍然非常高。
我們其實很肯定這些年來政府的努力,但這些法規鬆綁或調適,目前為止在新興產業之中也僅有生技產業(尤其是新藥開發領域)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而其他科技服務業或網路行動相關產業,例如:網路遊戲、電子商務、行動應用程式(APP)開發、新媒體平台等,幾乎很難取得「科技事業」認定,因此仍然必須要達到一年以上甚至連續兩年的獲利門檻,才有機會取得資本市場的門票。但這些類型的新創公司,即便營收規模開始高速成長,往往也進入長期投資的階段,若硬要節約費用、創造獲利,就必須放慢投資腳步,有時甚至喪失拉開與後進者或競爭者距離的先機。
過去一段時間,全台灣喊轉型、拼創業,的確打通了一些創業環境的關節,但是「產業轉型」必須要提高產業「新陳代謝」的速度,而不單只是造就新企業,卻沒有給予對等的資源與環境。
●網路與媒體最需要資本市場鬆綁
台灣不是沒有人才,也不是沒有好的新創公司。我們在2010年有地圖日記被美國 Groupon 以新台幣1億收購,在2013年有Gogolook(行動應用程式Whoscall開發商)被 韓國NAVER(行動通訊應用程式 LINE 開發商)以 5.3億金額收購,但是在台灣的資本市場結構下,我們不會有 Google, Facebook 這種創新能力與資本支持的超級公司,也不會有 Whatsapp這種被以190億美金超高價收購的案例。
回想十多年前,詹宏志先生創辦的明日報,其實為台灣今日蓬勃的新媒體埋下了一顆種子。同個時期創立的 Webs TV,更是比YouTube領先許多。但因為我們的資本市場,只能支持有獲利能力的公司,這些新創的種子幼苗,在沒辦法獲得資本灌溉長大茁壯之下,就只好凋零枯萎,化作養分。
但真正該化做土壤成就新苗的,應該是沒有生命力、早就該倒下的腐木枯枝。但因為我們的產業新陳代謝速度太慢,漲跌幅限制讓好企業成長受限,也讓爛企業不易倒下。
台灣本土市場雖然不大,但是網路、行動與文創產業可以行銷全球,尤其在華人市場中,我們擁有獨特的開放環境跟文化底蘊,特別適合滋養培育數位內容、社群商務、網路媒體等平台。
但是只要我們的資本市場還是維持嚴格的獲利門檻與漲跌幅限制,這些產業新苗、媒體新秀跟優質團隊,永遠都只能被收購嫁接在外國肥沃土壤所培育的企業身上。
期待「無面額發行、無獲利門檻、無漲跌幅限制」的資本市場,早日在台灣出現。過程中一定需要許多配套措施(例如讓創櫃板與興櫃市場接軌)跟逐年開放規劃(例如漲跌幅限制逐年放寬),但唯有全面性的鬆綁資本市場,我們的資金、人才、企業,才能真正的走出台灣,或者,讓更多優秀的企業、人才與資金,也走進台灣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