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未爆彈:基因改造食品真相
近日有一號稱「臺灣第一本基因改造科普書」出版,內容讀來令人吒舌。我在教授「全球化與在地化」中,也以基因改造食物作為例子,讓同學探討跨國基因改造食物的科學、經濟、社會與文化影響。基改食物是目前我國食安問題尚未見天日的一顆未爆彈,也期盼藉聯合報版面受到更多民眾關注和了解基改的社會影響、商業模式、健康影響和科學邏輯。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在民國90年2月22日(衛生署公報 第 30 卷 13 號 47頁) 衛署食字第 0900011746 號公文公告基改使用基因改造之黃豆或玉米所製造之醬油、黃豆油 (沙拉油) 、玉米油、玉米糖漿、玉米澱粉等,得免標示「基因改造」或「含基因改造」字樣。為廠商大開方便之門。
科學家進行基因改造的初衷,經常是懷抱著理想,但是在基改公司的商業行銷後,科學真相就容易受到扭曲和變質。黃金米基因改造食物,也是孟山都公司作為公關的例子,號稱以基因轉殖,使稻種帶有含β胡蘿蔔素的基因,種出來的稻米,在碾製過後,不同於傳統白米,色澤呈黃色,因此稱「黃金米」。具有小學健康教育程度的人都知道,β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先質(具維生素A活性之物質)主要成分「類胡蘿蔔素」的一種,欠缺維生素A,嚴重恐致失明,全球每年因缺乏維生素A而失明的兒童達25萬至50萬人,亞洲和非洲有數百萬人因缺乏維生素A而免疫力欠佳,每年因此病死者約200萬人。然而,黃金米的缺失是到目前仍沒有完成健康風險評估;而兒童不只缺乏一種維生素,因此正確的、便宜的做法是稻田上撥一小塊地方多種各類蔬果,而不是種黃金米,這樣的方式根本不切實際。
我曾專訪中國大陸食安委員會科學家胡小松,他期盼基因改造食物能解決大陸眾多人口的飢餓危機,然而復旦大學醫療人類學中心主任潘天舒教授則說,飢餓問題,並非與作物是否基改有關,中國大陸目前對於基改作物仍然存疑。確實,食品鏈的分配不均,才是造成目前世界的飢餓問題,並非糧食生產不夠,而是分配不均,因此從邏輯上來說,基改食物解決飢餓危機的前提是錯的。
台大郭華仁教授提出實際數據分析顯示,印度農民為了提高棉花產量,許多農民在十年前開始種植基改棉花,因為改作單一化栽培而增量,全面種植基改棉花後反而會減少產量,並且,因為基改棉可忍受除草劑,需要使用特殊除草劑。印度農民必須向基改種子公司貸款購買種子、除草劑和肥料,花費比傳統種植更多,而基改公司漲價亦不手軟,最後因為貸款沉重而自殺者幾許,這是一種明白的剝削農民,只是我國媒體鮮少報導而已。印度女科學家成立了「九種基金會」,用意就是在保存種子,保存屬於當地的文化。
更令人擔心的是,黃金米是一支特洛伊木馬,用意不只是要使大眾接受其他基改食物,還早以挾技術、資金和政治優勢將各地的原生種子基因片段及基改種子登記成為某公司私有的智慧財產權。在美國的紀錄片「食品的真相」(Food Inc)以真實的影像揭露孟山都(Monsanto)這類基改企業如何打壓一般農民,來傾銷自家的基因改造種子,這些抗農藥、抗蟲的種子大量進入農田。基改花粉或種子隨風飄散入附近農田,許多沒有使用孟山都種子的農家因此遭到孟山都提告,理由是侵害專利,許多農民無法負擔訴訟費用選擇和解。經過影片揭露和抗議後,目前孟山都已經同意非刻意的出現基改花粉或種子於田間,公司不提告,但留種自用基改種子者仍會控告侵權。
從環境多樣性角度來說,種植單一產品破壞了生物多樣性,當基改種子出現天敵,導致大規模的歉收時,有可能導致更大的糧食危機,首當其衝的是貧國人民,以及像台灣這種糧食自給率不到百分之四十的國家。從經濟角度,基改種子不符合經濟利益。最後,以醫學角度來說,然而,因為人體不是機器,要查證基改食物對人體的影響,往往需要時間才會發作,因此有些國內醫師表示,基改食物宛如偵探小說中密室殺人橋段或是謀殺最完美的武器,因為醫師難以在臨床證據中確認兇手。這也是為何贊成基改的人可以滔滔不絕,因為基改一招往往有如九陰白骨掌,食用者死無對證,甚至禍延三代,九陰白骨掌之招數彷彿毫無破綻。
然而邪不勝正,我們可以從微生物的觀點來探討基改食物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人體正常體內含有菌種像大腸桿菌或腸道益生菌,但如果這些轉殖食物基因中的片段會被這些腸道細菌吃入,或者基因轉殖到這些細菌身上,可能會造成細菌的變性,變成超級菌種或產生抗藥性,會影響到腸道正常細菌的族群平衡。甚至改變這些細菌的抗原性而造成局部的發炎反應或過敏。
環境中、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否會因為基因改造食品而產生突變?那些基因轉殖到自然這些微生物中,造成突變、變性、產生超級菌種或抗藥性、病毒,對環境有影響對人體有影響。所以,我們可以從微生物的觀點了解基改食品的風險。如果可以證實環境中的微生物會受到基因轉殖,就可以證明同樣可能對人體有害。人體腸胃道很特別,如微環境、酸鹼值、細菌滲透壓,是否會使這些基因更容易被細菌嗜入?需要查研究去證實。最新一期的國際食物與化學毒物期刊中,科學家研究倡議,必須使用新方法持續檢討基改食物與過敏之間的關聯,只要有研究證實吃基改食品會容易過敏,就可以證實基因改變人的健康。
基改食物本身可能會引起過敏,除了轉進去的蛋白質基因以外,還有篩選基因與啟動基因。基改食物有時消化不完全,腸子的細菌吸收篩選基因,人生病吃抗生素的藥,可能就無效了。作物本來不會產生的毒素,有可能因為啟動基因轉進基改作物,製造出毒物。種基改作物方法也有危險,巴西種植很多抗除草劑的基改大豆,因為使用許多除草劑,使得當地婦女生出許多畸形兒,大人得癌症。
總之,從生產者到消費者、人類、環境,基改食物都未能成就一個美麗的遠景,而是生產更多的哀愁。企業帝國(The Corporation)這部美國紀錄片也揭發了基改公司如何對媒體施壓(如福斯電視台記者),撤銷食品安全問題的報導。我們需要更多本土的透明研究、並且對食品安全傳播背後的政治經濟甚至學術的利害關係進行監督,方能保護國人健康。
參考資料:
台大農藝系郭華仁教授種子研究室http://seed.agron.ntu.edu.tw/
國際食物與化學毒物期刊倡議更多關於基改食物和過敏之間的新研究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78691513005681
國際蛋白質體期刊關於基改小麥和過敏關連研究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874391913000584
行政院國科會黃金米的故事http://web1.nsc.gov.tw/public/Data/1341093129.pdf
印度的九種基金會(公視報導):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MExlEa35ACgXL2MzOG2SFmIga2jAwV9I
【食品的真相】電影介紹:http://e-info.org.tw/node/5168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