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讀的高中歷史

聯合新聞網

過年期間陪外甥一起溫書,複習高中歷史,看著孩子辛苦地背誦參考書中台灣史資訊,多用表格和文字敘述加上考古題,有點枯燥,講解答案時,我配合手邊有的遺址的圖片和故事,說明原住民和平埔族的遷徙史,我請外甥猜猜,臺語的「牽手」和平埔族有甚麼關係?

有一說是清廷的渡海禁令,讓唐山公只好去偷牽平埔族女生的手結婚。平埔族的女性主外,男性主內的母系社會運作方式,現今仍存在於雲南白族。我比較白族現況和台灣原住民的社會運作,讓外甥思考何謂兩性平等,也從宏觀的角度,介紹南島文化移民的來龍去脈。

外甥要背誦許多早期來台傳教的國外神父和傳教路線,我舉萬金教堂和高雄玫瑰天主堂、道明高中的例子,說明道明會在南部的影響力,好讓外甥容易聯想記誦。外甥說:「我很多同學來自萬金那個地區,舅媽,為什麼原住民會相信天主教?」

我把賽德克族人告訴我的原因告訴他,簡單來說,原住民因為受到教會幫助,又宗教跟祖靈信仰不衝突,要深入了解,就要參考宗教人類學家如林瑋嬪、邱韻芳等人的著作來深入討論了。

我又跟外甥討論,如果我們要參考日本正流行的景點角色扮演遊戲,提供改造九族文化村成更好玩的建議,應該要提供哪些意見?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對於原住民文化等臺灣文史深厚的文化素養,才能寫出好的提案了。

外甥問我:「為何九族文化村不改名為十四族文化村?」
「因為園方覺得九族已經是一個品牌了,更名會讓人搞不清楚。」
外甥說:「也是,如果現在改名,過幾年又挖到一個新的遺址,又要改名,不是很麻煩?」

我點點頭,稱讚外甥聰明,十六歲的男孩已經從這段問答中,認知到歷史不是一成不變,對於歷史和經營文創遊樂園的品牌定位,也有初步的了解和興趣。

大男孩將頭埋進課本,繼續苦背一行行文字。簡短的敘述方式難以提供更多想像的空間,只剩下苦背答案,毫無樂趣。

我腦海中忍不住浮現一幅畫面,如果外甥的歷史課,能夠由許多在地小旅行串接課程,讓高中生實際走訪從十三行博物館到牡丹社事變發生地的墾丁,由原住民和客家人、泉州人、漳州人來說自己家鄉的故事,配合文物,甚至是身歷其境的音樂和舞蹈、慶典等,高中生自然對於這些歷史具有更有深刻體會和記憶,如果能再給高中生一些有趣的發想提問,即使不見得能在現實中付諸實現,對於高中生來說,也是很好的思考啟迪發想。

這是我在美國哈佛大學擔任通識課助教時,從大師那邊學到的教學經驗。有時千言萬語比不上一張圖片,我隨同教授的課目是美國學生陌生的日本文化和歷史,因此我總是在講課時,到圖書館借出漫畫的原型「黃皮書」,江戶時期的庶民文化畫卷、浮世繪等,讓學生透過實際接觸這些文物,而對日本歷史、社會文化產生興趣。

哈佛通識課的期末考試題目也是以創意題目為主,例如:「你在搭飛機時無意間遇見比爾蓋茲,提到你修了日本都市文化課程,比爾蓋茲願提供十萬美金給你在波士頓美術館以東京為主題策展,你打算如何策展?」哈佛透過這種創意考題,源源不絕訓練出許多文化創意產業所需的人才,我記得有一位學生的期末作業創作了一首有關「東京」歌曲,歌詞中將所有課程中重要的觀念都嵌入,他畢業後就到百老匯去當作曲家了。

有些時候,參觀實體博物館的空間,比閱讀一本書,更能夠引起人性共鳴。近年美國芝加哥市有鑒於許多公共住宅已經老舊不堪使用,決定大幅重建,並促進都市再生。同時間,有些記者開始報導公共住宅的拆遷議題,作為對公共住宅的紀錄與探討,在重視地方文化的人士促成下,部分公共住宅保留,成立了公共住宅博物館,並邀請人類學家參與了博物館的籌畫與試營運,空間中置放了曾住在此地的家庭捐贈的家庭物品,並邀請不同族群進行導覽,了解觀眾的反應。

觀眾表示,透過空間感受不同族群、不同性別的移民歷史和貧窮的滋味,而觸動人性中的悲憫情懷與思考,更了解公共住宅的變遷與都市犯罪問題的複雜根源。有些觀眾建議博物館的人類學家,公共住宅拆遷前,其實除了牆壁上充滿塗鴉,經過都會聞到一股尿騷味,如果可以有一些文字描述氣味,讓人更心生同情,畢竟人類是五感的動物。也有些觀眾認為,觀眾看展後會更有行動力,打算回到自己居住的都市後,進一步採取行動,協助自己居住地的貧窮人口。

我曾住過紐約拉丁裔哈林區公共住宅,在詹森總統時期,公共住宅視為是一個重要的社會福利制度,也是美國移民史上一個特殊的集體空間經驗。許多移民家庭到美國後,經過申請來公共住宅待業安身,期望找到工作以後早日搬出去,實現美國夢的理想,但在公共住宅居住的待業經驗不免有著苦澀的氣味,許多單親家庭因為撫養子女和工作難以兼顧,更容易陷入永遠住在公共住宅的窘狀無法脫身,而被外界污名化。

對於敏感的移民和犯罪議題,透過參觀實體空間,以及具有文化人類學素養訓練的導覽員帶領,從各種不同角度去分析,觀眾變得更有同理心,更能理性客觀的角度,平心思考歷史變遷給我們的啟發。畢竟,這些曾經存在的遺址或文物本身不會預設立場,卻充滿了各種生命故事。

臺灣和美國、澳洲一樣,也是多元文化移民社會,這些年也累積了許多在地的文史資料和臺灣史研究成果,以及描繪在地故事的大稻埕、艋舺、賽德克巴萊電影等。如能結合博物館人類學的專業人才進行規劃,在實體的空間與生活中,更生動地彰顯刻劃各種族群的故事細節,並置各族群不同的聲音與詮釋,讓學生思考其中的差異,才能從歷史故事中真正學會思考、平等和關懷。學校與家長也要多多帶領學生實地走訪,能讓我們的教育、文化和創意能量,也會大大提升。

林怡潔

曾任媒體記者,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哈佛東亞區域研究碩士。研究食品安全、...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