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bike五年,自行車環境友善了嗎?
騎過自行車環島的人,對蘇花公路大車、小車呼嘯而過的驚險應都記憶猶新。尤通行幽暗隧道時,砂石車自遠方轟隆而來,那聲響真是環島完畢數個月後仍揮之不去的印象。但也因如此危險卻難忘的回憶,自行車成了許多人終身的好朋友。
而今,自行車風氣也愈來愈盛行於都市,騎行的危險,卻不亞於環島時的震顫。
以台北市為例,政府Youbike微笑單車設有164個站點,橘色車身穿梭大街小巷,租借人次高達2千多萬;熱門租借點亦常見民眾排隊5至10分鐘,站等下一台Youbike。顯見自行車騎行需求量日益升高,供需量已幾乎打平,許多通勤族乾脆自備單車上下班。然而當自行車蔚為城市風景之一,許多潛藏的危機也日日上演。
地狹人稠的台灣,本已人車爭道、互不禮讓。在沒有劃設自行車道的路段,自行車只好騎行車道。但有些經驗老到的騎士如同騎摩托車般,蛇行穿梭於車陣之中,造成交通危險。即使自行車騎士循規蹈矩、行於慢車道,常因速度跟不上汽機車而遭喇叭厲聲伺候,也相當無奈。
部分自行車選擇騎上人行道,卻心浮氣躁、喝斥路人步伐太慢,其交通素養和狂按喇叭的汽車駕駛幾無分別。有些騎士為追求運動效果、不願降速或暫停,左甩右飆,導致人行道險象環生,也自然招致行人怨言。
然而,即使劃有自行車專用道的路段,也常見汽機車違停其上,或路人佔用、徐步而行。有些自行車騎士,則埋怨專用道不夠寬、頻頻塞車,乾脆離開專用道,繞上車道或人行道狂飆,渴求更高效率。結果如上,仍是引發諸多危險。
究其原因,除了民眾用路優先性混淆、路權觀念不足,政府在提倡環保、健康、減少廢氣汙染而廣設自行車租借站時,配套措施也仍未完善。而在此缺憾下,忙碌的台灣人又同時缺乏禮讓的意願,亦不願採行防禦性駕駛,當然也火爆相見,難以相安無事。
Youbike從2009年施行於台北信義計劃區至今,已過5年,自行車需求增高了,但路人、汽機車騎士的怨聲也節節升高了。顯見,除了以綠能為政策口號,要使台灣真正成為自行車友善的國度,還有許多配套措施必須克服、公民素質必須提升,否則恐怕等到悲劇發生,為時已晚。
荷蘭自行車數量比人多,路權觀念成熟
騎在有「自行車王國」美名的荷蘭,當地騎士不戴安全帽,「外國人才會戴啦!」朋友說。轉彎時伸出手臂平舉的姿勢、車道上互相禮讓的默契、隨興自在的行車速度,本令我以為,用路安全的重點是公民水準已達一定程度。然而仔細探究,才知政府早在法令上下了不少功夫。
荷蘭自行車數量大於人口,許多城市一半以上的旅程都以自行車為代步工具,實有其歷史背景。1970年代,高車禍致死率使荷蘭人走上街頭痛呼:「別再撞死小孩」及自行車路權;同時國際油價飆漲,荷蘭政府重新進行都市規劃、改善自行車道等基礎設施,要讓荷蘭邁向自行車時代。
但相對地,校園落實兒童的自行車教育也極度重要,幼稚園及國小都必須教授自行車禮儀與安全常識。每年4月,全國20萬名小學畢業生更須參加6公里自行車路考,應對各種路況,拿到「弗齊也」(Verkeersdiploma,自行車證書),才能確保在國中時安全騎車上學。
荷蘭的自行車專用道約有2萬公里,和車道、人行道分開,劃設清楚,且自己有自己的交通號誌。縱使部分路段空間不足以劃設專用道,路權概念深植人心後,民眾仍懂得自動禮讓:行人優先、自行車次之,最後才是汽機車。常見一個牌子畫著白色自行車、後有紅色汽車,寫著「自行車道,汽車作客」(Fietsstraat- Auto te gast),言下之意就是:汽車必須禮讓自行車。
為確保自行車騎士安全,汽機車駕駛人訓練中,也列入一部分教導其與自行車的互動。荷蘭有條法律《185》明訂無過失責任:在汽機車與自行車的事故中,駕駛通常必須負擔大半肇事責任。
這樣的法律,也許類似台灣「大車讓小車」的判決習慣而引發爭議。然而在此思維背後,荷蘭自行車騎士平時須負擔的法律責任,其實比台灣騎士嚴格:若明明有自行車專用道,騎士卻還往人行道、車道鑽,絕對面臨罰則。以為偷偷闖紅燈、逆向行駛沒事,很快你就會看到一個警察騎著自行車來開罰單。假如夜騎不開燈,也必須繳交60歐元罰款。荷蘭廣設自行車停車場,帶給騎士方便;但若騎士沒有停在該停的位置、恣意停放,回頭可能就遍尋不著,得用25歐元贖回。
為增加民眾騎自行車意願,政府更在都市規劃中,刻意限制車輛可通行道路:多劃些自行車專用道、行人徒步區,部分運河上的橋樑只開放自行車通行。還有一招,便是逐日減少汽車停車場的數量,使得駕駛人愈來愈感麻煩、不願開車入城,進而增加自行車騎乘率,也減少汽機車廢氣排放量。
而路權等級中最受保護的行人,也必須尊重他人路權。有次散步,走上自行車道,卻被朋友制止:「那是自行車用的」,即使前後無車便。層層保護,背後是公民互相的尊重。
騎自行車在荷蘭,更有浪漫可愛的一面。路上常見極老牌腳踏車,吱嘎、吱嘎地經過,就像在台灣的鄉間,聲音聽起來像快要解體般,但其實很堪用,該有的照明設備、反光條也都有。對荷蘭人來說,老車像是老朋友,騎老車是一種「持續的愛」的驕傲,不必要新車來炫耀或追逐新潮。
荷蘭的軟、硬體設施以及民眾的心理素質,或可供台灣參考。面積只比台灣大一些的荷蘭,以阿姆斯特丹為例,每人平均每天騎4、5公里路;即使荷蘭整體地形平坦、常遇狂風,自行車騎士仍逆風而行、甘之如飴。自行車需求上升中、擁擠而車滿為患的台灣,落實相關配套措施與相應的法律,早已責無旁貸。
多年前,台灣曾被譽為「卡達車王國」。如今以綠能、環保為口號推動自行車,但自行車是車?是人?恐怕是政府必先釐清的課題。台北做為首善之都,民眾對自行車的依賴度已有樂觀成長,但若能劃設完整自行車專用道、明訂各項路權,提高行人、汽機車、自行車使用者的安全性,才能真正減少悲劇,並增加各行路、行車人為地球盡一份心力的意願。
(本文來自獨立評論@天下)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http://www.cw.com.tw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