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愛心——另一種看不見的二次災害

聯合新聞網 WaCow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回想近年來重大災害:八八風災、復興空難、八仙粉塵火災與救災方才告一段落的台南震災,有多少似曾相識的畫面及故事?

第一時間充分展現的必定是台灣人自發性的民間力量,包括來自各地官方與非官方的救難組織、宗教團體與非營利組織的志工後盾、自動集結奉獻到現場的各類物資、名列不完的捐款名單,以及自動集結的醫護人員與各類專業技術人員。

這些報導不完的動人場景、說不完的人情故事,總是能引發更多民眾的「熱情」,紛紛捲起袖子希望能盡一己之力,真的沒辦法到現場,除了捐錢之外,至少還能做到數位世界裡的「功德轉印」——用滑鼠把資訊分享出去;於是我們會發現各類「呼籲貼圖」開始流傳:快去捐血、不要去急診、現在少了哪些物資,哪些地方提供免費的資源……

這些一股腦的熱情,透過電視畫面、各類照片傳達出來,的確瞬間凝聚台灣人的共同受難意識,而台灣似乎每一次也都靠著民眾的「熱血」和現場人員過人的「意志」撐過重大災難。

然而這些事實的另一種意義又是如何呢?

「樂觀其成」是政府管理怠惰的藉口

不論是中央政府或是地方政府,對於這類民間團體自發性的行為,一向抱持「樂觀其成」的態度,不僅毫無管理概念,甚至連溝通聯繫的管道也沒有頭緒,甚至兩手一攤的表示,這些都是民眾的愛心行動,政府怎麼可能管得著?

管不著當然是藉口。救災現場絕對有安全隱憂,需要統一的救災計畫與單一的指揮系統,平日的危機處理演練原本就應該盤點救災資源,而幾次國內重大災難下來,也能推估哪些大型團體或地方團體能動員協助,不同災害各自有對應的相關團體與專家顧問,事先就能建立起彼此的溝通管道,說「管不著」就是管理失能的證據之一。

「熱情」與「專業」的落差,可能犯下不該犯的錯

當「管不著」的愛心湧入災難現場,最令人擔憂的就是「專家意見」。混亂的災害現場難以查證「專業人士」的身分,更難以辨認這身分是否能代表足夠的「專業」與「經驗」。事實上,複雜度高的災害現場,即便專家的意見都有可能互相牴觸需要討論,這些片面的判斷與發言,若專業不足影響指揮官的決策,極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錯誤判斷。

資訊紛雜造成誤解,正確資訊傳達困難

不僅是專家發言而已,社交媒體與大眾媒體交互作用產出的「故事新聞」、「標題新聞」,也讓災民們接受到的訊息不一而感到不安焦慮,甚至開始質疑救災的進度與策略。在分秒必爭的災難現場,對情緒高漲的災民們溝通更加困難,若還需要花費更多人力排解疑慮、澄清誤會、甚至是闢清謠言後才執行救援行動,那麼這就是延誤指揮系統救災時間的關鍵因素。

此外,臉書上的各項愛心呼籲也是現場資訊的混亂來源,因應誤傳訊息而採取行動的人或單位,反而可能造成現場的負擔甚至變成潛在的受難災民,就算救災單位想要發布正確的官方訊息,恐怕也會淹沒於錯誤的資訊流當中,而無法發揮該有的溝通功能。

人力物資泛濫,救災效能減半

在各組織發動志工或義工的同時,也代表著同時啟動物資與人力的支援。每一次不同的災害,需要的物資也未必相同。然而我們卻發現,每到救災時刻必出現的「陳年呼籲」,不僅物資出現不當、過多的情形,也浪費折損過多的人力,一向被注重的黃金救援72小時,需要的是「團隊接力」,沒有統一做資源調度,反而讓熱血的救災人員耗損體力,降低救援的效率,而有甚者,還會出現針對現場爆卦謠言被媒體大作文章,也造成受難家屬不必要的恐慌。

救災是一門多領域的專業,可能連同時多少救難人員進入都需要經過評估,這不是人海戰術就能人定勝天,而是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才有希望。

好心不能免責,用對熱情督促政府

台灣人的善良與熱情絕對是台灣之福,但我們需要更加謹慎地發揮同胞之愛。我們的熱血不能只在災難當時,而必須延續成對政府效能的督促,這包括平日對救災的演練、對組織的動員能力與管理能力;我們的愛心也不能僅建立於悲情的個案故事之上,更必須發揮大愛,支持政府執行正確的決策。

最重要的是,台灣人的熱血與愛心不能成為政府依賴的救命符,靠著這兩樣曚混過關而不徹底檢討防災與救災體系。當救災的硬體設備已不成問題,每一次災害都重播同樣的程序、流竄著相同的台詞,這會不會才是救災效能提升的關鍵?

WaCow

認為家庭主婦是最難的全職工作,所以只願意承認這個身分。2013年底前是...

WaCow 時事觀察 地震 災害管理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