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消費,我們可以改變世界的模樣
我認識很多專注於創作的人,他們往往比我年少,下班後在咖啡館規律寫作,或在自己的小套房練習樂器、寫歌。很難想像,眼前的他們若在舞台上發光發熱或帥氣受訪,會是什麼模樣。生活與創作的狀態判若兩人,他們彷彿過著雙重生活,但無論多麼困頓,只要討論到作品,眼神總是有光。
日子久了,有些人也逐漸放棄創作。我總覺得可惜:「他們明明是那麼厲害的人啊,為什麼要放棄呢?」但這樣的追問有點狀況外,畢竟,如果能夠更上一層樓,有誰願意放棄?
有時候,就是走到了坎站,如此而已。
我還記得許多次擺攤結束,看著桌面滿滿的書本又被裝進行李箱,帶回桃園關進倉庫,或是閱讀通路報表時覺得憤恨:「台灣有兩千多萬人,為什麼一本書賣不到五百本?」為了志業而努力的人,總在被現實壓力擊中、倒地之前,憤憤地問自己:「所以我所堅持的事情,其實不重要嗎?」
這樣的埋怨宛如毒品,反覆引誘我們沉迷其中,以為世界的殘酷是某一試煉,得以映照出我們的獨特。但久了才發現,這種耽溺的痛苦像是對著鏡子揮拳,受到傷害的永遠是我們自己。如果有幸識破這魔鬼偽裝,或許就不會再有恨意,且理解這都是出於對志業的執念太深,我們終究還有選擇:繼續下去,或是離開。明白自己仍握有抉擇權,就容易看開了,反倒能夠享受那種痛苦又甜蜜的複雜滋味。
度過那時期之後,每一次擺攤,無論書賣得多慘,我往往提醒自己記得轉換身分,變成消費者,好好去參觀周圍攤位的商品或書本。好幾次,幾乎是把當天賺到的錢都花光了,還自己貼錢出來買,但看到了美好的東西,我便想好好珍惜、收藏。也開始欣賞每一個商家收到金錢、將產品遞給我時,臉上帶著誠摯無比的笑容。
那是遇到知音人的真心笑容,像是密碼。我常想,如果每天都能夠看到那種笑容,不知道有多好?於是,在不會造成經濟壓力的前提下,我說服自己不要太拘泥於收入,把可以運用的閒錢分散花在其他有質感,或某人努力製作的作品上,可能是一張CD,可能是一本書,偶爾也會購買各式各樣的小物與家具。
曾在臉書看見有人分享安娜‧拉佩的一句話:「你的每筆消費,都是投給自己想要的世界一票。」這一句話千真萬確,當我們用實際行動支持一個創作者,讓他感受到有人願意把他的作品帶回家的時候,他便會覺得自己被需要了。
撇開商業行為不談,人生在世所期待、盼望的,不就是被需要的感覺嗎?親情、友情、愛情等,所有的自我認同都建立在被需要之上,也因為作品被需要了,所以有了收入,未來才有能力把這份收入再轉給其他同樣需要支持的創作者。
一個接一個成為彼此的支撐,那原本只印有金額的媒介終於變成改變世界的趨力,而我們也能確定這社會究竟還需要什麼、不需要的是什麼。
下一次,在網路上聽到了令你動心的歌、文章或各式創作物,如果口袋有錢,就直接購買對方的作品吧,不要把自身的享樂建立在對於他人的免費剝削上,不要讓那些正在努力的人,覺得心血一點一滴地被掏空、再也無法支持下去了。
*本文經正式授權,轉載自作者新書《讓你咻咻咻的人生編輯術》。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