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娃娃多的真相:為補助,爬也要爬進台北市
哪位縣市首長候選人的政見,最能有效提振「生育率」?
本周新聞,又有一篇台灣少子化論文登上國際級期刊《SCIENCE》。但少子化本身對台灣人早就不是新聞。虎年生育率0.895,現在生肖都快進入羊年了,低生育率仍在1左右徘徊。
「為什麼少子化」已有大量研究,但「如何逆轉少子化」,台灣人始終無能為力。衛生福利部仍對媒體說:已有很多鼓勵增產的政策!只是短期難以見效。
錯了。問題恐怕不是效果緩慢,而是方法錯誤,政府卻不斷自吹自擂,誤導大家以為政策成績傲人。
誤導的典型例子,是四年前起跑的台北市助你好孕每月2500元兒童津貼。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很早就宣布要加碼500塊,台中市長胡志強則因選情焦急,10日才緊急宣布跟進,明年起大發育兒津貼2500元。
台北市的生育增加數 = 家庭戶籍移入數/2
也許你對我的論點感到不悅。台北市民生小孩,每月有2500可領當然好!憑什麼說錯誤?(先承認你有領到吧)
人人幾乎都有津貼可領,我承認,絕對有助於市民的政治滿意度。但是台北市政府猛拍廣告「『助妳好孕』成效佳,北市出生率高」,或發新聞稿強調「民眾認為有助提高生育率」,恐怕遮掩了重要事實——生育增加數,根本來自外來遷移人口數。
根據北市府的統計,99年助你好孕廣告公布後,台北市移入人數先「異常增加」兩萬人;一年之後,100年出生數再增加約一萬人。
你是否也聯想到一個畫面:年輕小夫妻兩人,聽到政策利多消息,於是戶籍遷入台北市,在天龍國待產,一年後生下一子。故台北市的遷入人口增加數,剛好是出生數的大約兩倍。遷入人口下跌之後,出生數也跟著掉了。
換言之,台北市的津貼政策並不是讓「原本不敢生的人,敢生」。錯,政策是把「原本打算生的人,吸進台北市」。整體而言,這不是真正的「催生」政策(改變民眾生育行為)。天龍國的「移民效應」,才是高出生率的真相。
縣市首長選舉政見……繼續撒錢
但是政治人物才不管這個真相呢。
連勝文加碼既有的兒童津貼。投柯文哲、投馮光遠,台北市幼兒家庭仍可領2500元;但投連勝文,會變成3000元!其實,增加這一點小錢並不可能「催生」,移民效應也不會有以前高,但連營仍加碼。而你的每月多500元?對台北市政府總體來說,是一年多消耗5億。
胡志強市長也緊急宣告加碼了。憑良心講,媒體版面有限(除了我這種社會政策宅會注意),吸票效果,恐怕沒有四年前的郝龍斌市長來得好。而且就算最後是林佳龍當選,他大概也要承認這個政策。說穿了,現金福利,總是易放難收。
台中市政府選舉前緊急發布的「2至4歲育兒津貼與幼教津貼」,估計每年至少要花20億元。這每年20億元,依據台北市經驗,可想而知,將對苗栗、彰化、南投地區產生遷移人口的磁吸效果。
但少子女化呢?登上《SCIENCE》的學術論文,已經預言我們一個糟糕的未來:「人口結構失衡帶來經濟衰退。台灣的實際生育率過低,與最適生育率差距過大,未來生活水平將因此下降。」
可是我們真的有打算改變台灣的未來嗎?還是,有補助都好,錢先領再說?
國內人口學者兩年前就批評:「政府想鼓勵生育,但『力道不夠又分散』。」「每年假設基本有18萬名嬰兒出生,這部分其實不太需要補助,反而應鼓勵原本不打算生育的部分。」福利學者也指出:「單靠發放津貼無法與提振生育率做有效連結,必須輔以其他的配套措施。」
但縣市首長選舉的狂熱政見,與國家社會政策的合理行進方向,根本已完全脫鉤了。
生育率的本質,是“1”跟“2”的數字問題。低生育率“1”的意思不是1%,而是女性一輩子生育數的期望值,只有「一個孩子」。所以為了人口合理延續,最適生育率是“2.1”,即每位女性生「兩個孩子」。
但純以經濟理由而言,在低薪資+高房價+高養育成本的「一低二高」環境下,中間收入的青年家庭,哪有本事生養「第二個孩子」?於是乎經濟上最合理的做法,就是晚生/不生/只生一個,生育率當然難有起色。
每個月拿兩三千元的津貼,從個別市民角度而言,當然很棒。但是這不會改變「一低二高」的集體格局。想要逆轉少子化?中央及地方政府的任務,應該是盡可能讓多數青年家庭,平等擁有足以「生第二個孩子」的經濟前提。例如,維持夠高的家庭總收入,或是讓家庭總支出夠低。任何現金零頭,都只應該是(也只會是)整體人口政策包裹(勞動政策/住宅政策/公共托育政策)成功之後的錦上添花,而不該是「主菜」。
青年公民也可以思考一件事:你為什麼要繳稅給政府?想必是有些錢也買不到的東西,需要政府大組織幫你創造——無論是食安、治安、教育、友善育兒環境,或是一個「活得起的未來」。你我繳稅的目的,恐怕不是讓政府抽了行政管理費之後,再退一些現金零頭回來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