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看看】學校教育就像挑水果,把爛的拿掉就好?

聯合新聞網 林秀姿
公視學生劇展「鮮肉餅」(圖/公視提供 )

上個月發生北捷隨機殺人事件不久,當我們沸沸揚揚討論台灣教育出了什麼問題時,日本大阪市長橋下徹提出一個「對付」問題學生的點子。

日本「學級崩壞」多年,從小學到高中,校園的角落、課堂教室裡都有學生霸凌學生,老師霸凌學生的情況,不過,現在日本教室裡最嚴重的問題——學生霸凌老師。

怎麼霸凌法?最溫和的是老師上課時,學生在下面打瞌睡、打電動、國文課算數學、數學課就畫畫。嚴重點的是,不管老師說什麼,學生在下面頂嘴、嗆聲,或是朝老師丟文具,甚至在下面吵鬧成一片,對老師暴力相向,把老師趕出教室等等。

這類暴走行動不斷,老師與學校束手無策,更讓多數家長們忍無可忍。「這樣會影響我的孩子學習!」「那些有問題的孩子,請家長帶回家!不要影響別人。」在群體意識高漲的日本,橋下徹順應多數家長意見,提出「問題兒隔離」措施。

「問題兒隔離」的主旨就是「絕對不能讓行為偏差的孩子影響其它多數認真的孩子。」

這句話出自橋下徹在6月10日宣布此案時的強硬措辭。他認為,只要把行為偏差的學生「隔離」起來,「關」到另一個機構的特別教室裡,由特殊老師指導管教,行為改善後,「釋放」回到原本的學校。

他把問題學生(國中、小學為主)分成5個等級:1到3級是「暴言」的輕微等級,4級是「暴力」等級,5級是極端暴力行為,或是持有危險物到學校。

而被區分為4或5級「最惡質」的學生,必須由警察介入,協助校方將之集中到大阪市新設立的機構「個別指導教室」,集中統一管教。

這套彷彿隔離痲瘋病的方式,在日本引起廣泛爭論。一派評論家很震驚,透過關東的媒體遙遙發言呼籲:「橋下市長,請等等。」知名評論家尾木直樹認為,「偏差行為不等於會演變成兇惡犯罪。」希望橋下徹能暫緩此案。

也有國中小教師擔心,在「個別指導教室」管教後,即使回到原本班級上課,也會造成無可避免的「標籤化」,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創傷。

另一派評論家則讚揚橋下有魄力,勇於面對「學級崩壞」,並且想辦法解決。對這派人而言,日本學生受霸凌而自殺的案件未曾減少,隔離政策可以減少校園霸凌人數。「隔離」 就像台灣早年的「放牛班」,是一種權衡下的方法。

此權衡的出發點當然是為了績優學生。多數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問題」,有問題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因此當教室裡充滿霸凌,多數家長都希望這些別人家孩子遠離自己的孩子。他們提出「爛橘子理論」,教室就像一個裝滿橘子的箱子,不能因為一顆腐爛掉的橘子,讓整箱橘子跟著腐爛,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那顆爛掉的橘子拿出箱子,「隔離」出來,保持箱子裡其它橘子的新鮮完好。

先不論大阪市長橋下徹一直是日本政壇話題人物,去年他毫無忌諱地說慰安婦制度沒有錯,日本不需要道歉,引來國內外各界撻伐。如今在21世紀,在沒有史達林和金日成的國家裡,他又放膽提出這種易遭人權批判的隔離政策,顯示日本教育走到束手無策的境地了嗎?

根據大阪市政府的資料,學校內的暴力行為,去年日本平均1千人中發生4.1件,但是大阪卻高於其它都道府,1千人中發生9.5件,高出平均兩倍多。面對這數字,似乎給了橋下徹執行的支撐力。

然而,就在橋下徹下令編列「個別指導教室」預算後,有人提出一個問題,腐爛的橘子是在教室這個箱子裡腐爛的嗎?還是在家庭裡就發出腐爛的氣味呢?還是它本來就是顆爛橘子?

不管是日本或台灣,只要學生出現偏差行為,似乎總忽略家庭以及個人因素,社會上每雙眼睛緊緊盯著那個裝滿橘子的「箱子」,教室、校園、老師、校長、教育單位通通有問題,腐爛根性源自於「箱子」?

注視的地方倘若錯誤,那麼不管開出多少種解決的藥方都不會有效。

林秀姿

林秀姿,土生土長台灣人,卻熱愛觀察複雜有趣的日本民族。曾任《天下雜誌》...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