輓聯電子化是柯P沒文化?還是紅白帖文化才是問題?

聯合新聞網 溫朗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柯文哲推動輓聯電子化,造成繕寫員失業。

有人聽了鼓掌慶賀:「官員紅白帖跑攤文化,早該改了!」

有人聽了搖頭:「柯也未免太不近人情。」

誰說得對呢?

我認為,官員跑紅白帖,絕對是台灣政治文化的恥辱。幾十年後回頭來看這件事,會覺得很驚訝:這種事也可以吵,不覺得很丟臉嗎?

說實在的,官員非親非故,親身到場或借字傳情做什麼?喪禮或是婚禮,固然是人生大事,但這個「大」不是國家意義的大,而是個人以至於家族意義的大。這年頭,沒有一個人,包括國家元首,喪禮須要舉國動員,誌哀一月,表達尊崇與追思的。

如果說市長跟每個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路邊賣燒餅油條的小販、巷口顧便利超商大夜班的店員、清晨指揮交通的警察、在十字路口擦身而過的型男美女……幾乎整個社區、整個城市的人,在某個意義上都跟我們有關,那是不是全部都應該要來跑紅白帖?

婚喪喜慶的敘事意義

婚喪喜慶的儀式意義,本來就具備人際有限性──與所愛的人之告別/相繫,一個人的死亡或者與另一個人的結婚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每個人能認識的人是有限的,能相互扶持的人是有限的,能彼此相愛的人是有限的,和一個人結婚,意味著不能跟另一個人結婚。跟一個人交朋友,意思是少了一點時間去結交另一個朋友。每次的相聚都是彼此的選擇,有選擇就有犧牲,有犧牲才產生價值,證明留在身邊的人,是何等的可貴。所以一旦這個人結婚了,走了,我們會感到欣慰或是悲痛。

每個人的人際圈有大有小,終究不可能是無限寬廣的──如果是無限大,反而代表這人沒有選擇、沒有犧牲,因而也沒有價值。在有限的人際圈裡,大不見得高貴,小不見得寒酸,終究還是重質不重量,看他在幾個人的身邊,數十年來,訴說的是怎樣的故事。

婚喪喜慶應該是個說故事的場合。

然而一般來說,積陋成習,故事都說得很爛。

舉台灣特有的工業化婚紗攝影來說好了:人生的重要節點,拍照留念是理所當然。只是要拍成一系列的偶像照、cosplay照就顯得有點詭異了。兩個人穿著平時不會穿的衣服(因為很少穿這類的服飾,所以也沒有培養出合宜的鑑賞力,多年之後回看多半對自己的品味感到慘不忍睹。)或坐或站在陌生的佈景或是這輩子第一次來到的景點上,擺出各種日常中根本不會出現的表情……假裝自己是另一個人,跟另外一個明明應該很熟悉(不熟就別結婚了吧),卻也裝作是另一個人的人,花上大把金錢煞有其事的攜手演出。「紀念這一刻」,但「這一刻」到底是「哪一刻」?人生根本沒有這一刻啊,又從何紀念之有?憑空被製造出來的照片,不管對應到人生的哪一個階段,都顯得突兀。如果只是要誇耀跟享受的話,誠心建議婚紗拍個一張就好,其他錢拿去買鑽石,可以配戴,可以保值,無論如何都比不久之後(大概一個月後)就註定塵封的沈重相簿與電子檔案來得有意義。

婚紗業者聽到我這樣說也別太擔心。台灣人有種強烈的從眾習性,別人有的,我也要有。這一行的遠景還是可期的。

喪禮也是,之前跟公司去過幾場業界同仁的喪禮(其實也就是一些老闆的家屬過世,另一些老闆派員工出席聊表心意),過程非常的冗長空洞,沒有任何的分享,讓我可以知道往生者是怎樣的人,做過怎樣的事,在家屬的心中留下了什麼樣的故事,親朋好友除了傷痛之外,又是用怎樣的心情看待這個人的存在與離開。沒有,完全沒有。儀式過程就是按照官場順位大小以及公司的規模位序,依序上台表達哀悼,比起對往生者的緬懷,更多的恐怕是「你們公司是什麼咖?怎麼在我們前面?」「喔喔,A董生意果然作得很大喔,連局長都親自跑來了。」「怎麼等這麼久……當年我還在朝當官的時候,哪想到有天會落到現在的局面……」如果往生者在天之靈,能夠洞察這一切的話,到底是會對場面的熱絡感到喜悅還是悲哀呢?

很難避免的是,不這樣辦,一些不常聯繫的親戚意見可多。

台灣不管是婚禮或是喪禮,重點已經不是「人的情感」了,而是背後的社交武力展示:我認識多少政商名流,多少人會出席給個面子,一次秀出,讓人知道我的能耐。當虛榮的敬畏與羨慕,取代了同淒與祝福,無疑是很悲哀的──人的故事、人的價值,比不上面無表情的權力展示。

說回政治人物跑紅白帖吧,說穿了不過是民眾有需求:

一部分覺得有面子。政治人物願意來賞個臉,至少賞個字。不過政治人物時刻可能變成落水狗人人喊打,這面子也有保存期限。就拿合照來說吧,我看過很多人的櫃子裡,「藏著」自己當年跟陳水扁的合照,不過最近風向好像變了些,又有機會拿出來擺了。過一陣子,馬英九的合照可能也會被許多家庭藏起來,但過了更久,又有機會擺出來。

另一部份則更可悲了,覺得要感受到跟政治人物有私交,才會安心,即便你我都知道,會送紅白帖的,每個選民都送,你也沒什麼特別……只是那張紙放在廳堂,感覺就像護身符,令人身心安穩。都什麼時代了,我們的政府還得仰賴民眾跟官員的私交(嚴格來說,是私交的幻覺)才能讓民眾放心的活著?我覺得這是全部政府官員,政務官事務官都必須反思的事。

至於繕寫員,也是不用裁的,人家也寫這麼久了,柯市長不妨有點同理心,在改革的創造性破壞中,也發揮點創意吧!不如這樣,最近不是整天有財團急吼吼的來訪嗎?請繕寫員贈給他們「依法行政,拒絕關說」、「愛勞工的企業,就是政府愛的企業」、「想來談生意,先遵守勞基」的帖子如何?

溫朗東

我抗拒時論者的品牌化——為了凝聚特定受眾,而專於擺弄某種姿態,專談論某...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