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很有錢?」這問題代表你跟不上時代了

聯合新聞網 劉揚銘
photo credit:OTA Photos(CC BY-SA 2.0)

「我觀察到最大的趨勢,是人們開始質疑什麼是成功,金錢不是生命的全部,也不是成功與否的判斷標準。」商業思想家韓第(Charles Handy)在自傳裡這麼說。雖然韓第是愛爾蘭人,他的自傳早在2007年就出版,不過這句話放在今天的台灣,卻是再適合不過。

上周,連勝文因為競選台北市長的廣告引起不少爭議,年輕人不滿這廣告裡的潛台詞:「你們有錢之後,只想大賭一場、摟金髮妹、吃遍米其林餐廳,而連勝文很有錢之後,還願意為民服務。」許多人覺得自己和影片裡說的不一樣。

有一群在非營利組織工作者拍了短片〈努力的種子〉告訴大家:「即使我們沒錢,也已經在實踐社會企業、幫助偏鄉學童、協助發展農業技術與產銷。」「不管有錢沒錢,該做的還是要做。」

非營利組織的短片,對比連勝文的廣告,兩種不同的觀點,其實隱含了台灣新舊世代對成功的不同看法:過去我們認為成功就是有錢、有錢就是成功;現在我們開始質疑這個想法,認為成功和有錢是兩回事。如果賺很多錢卻沒有生活品質可言、如果口袋有大把鈔票卻對世界沒貢獻,這種日子可一點也不令人滿意。

錢愈多不會愈快樂,發揮能力才是幸福

所有關於快樂的研究,都有一致的答案:超過某個程度後,錢再多也不會讓人更開心(這個「程度」從年收入1萬~7.5萬美元都有人說。附帶一提,有經濟學家估計,一周一次美好性生活的價值,相當於5萬美元年收,如果你因為工作妨礙了做愛,最好檢查一下薪水是否超過這數字)。原因很簡單,一旦人們滿足於某些基本需求之後,就沒理由再去買不必要的東西。

最有錢的人也無法一年穿1000條褲子,吃2000道大餐,就算真的讓你每天參加派對摟金髮妹、在海灘上喝酒曬太陽,重複放縱的日子三個月,也差不多覺得膩了。即使你成為世界最有錢的人,也無法逃避一個問題:我的人生到底是用來幹嘛的?

偶爾揮霍讓人身心舒暢,但一輩子揮霍並不會覺得幸福。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幸福不是狀態,而是活動。」幸福不是一直玩一直玩一直玩,而是讓心靈和身體都保持足夠的動力,能夠「全力做你做得最好的事情」。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能做一件讓你全心投入、樂在其中、把自己能力發揮到極致的事情,是我們覺得最幸福的時刻。

別拿金錢當藉口,不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上班族都做過「如果中了樂透要幹嘛」的白日夢,雖然很少人中了樂透之後還想繼續上班的(畢竟沒人會希望自己墓誌銘上刻著「這個人極大化股東價值」),但是也很少人真的有想到中樂透之後要幹嘛──如果想到了,現在為什麼不去做呢?因為錢還不夠啊,所以就先繼續上班吧。真是這樣嗎?

上班的好處是可以把「人生要幹嘛」的心靈追尋放在一邊,反正金錢、地位會隨著職位而來,把時間賣給公司、接受社會對成功的定義。就像走進便利商店買飲料一樣,抓了自己熟悉的罐子就走,最輕鬆合理不用煩惱。只要開始忙,很容易就選擇自願當老闆與職位的奴隸,繼續跟著別人心中的優先順序,直到將來沒有職位的時候,才出現自我定位的危機。

錢可以買很多東西,但買不到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在我們找到對金錢「足夠」的定義之前,永遠不會有真正的自由,去追求想要的人生。韓第認為所謂「金錢足夠」並非某個數量,而是不再把錢當做成功的象徵,不再用錢來定義自我,也不能再拿金錢當藉口,不去找尋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花愈多時間賺錢,就剩下愈少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把金錢「足夠」的標準設定得愈低,也就會有更多自由去做其他事。錢常常不會讓你更自由,只是把你綁死在賺錢上而已。

誠實面自己看重的事物,才能過得更幸福

當然你會問,如果金錢不是成功的定義,那什麼才是?想找到答案,就要先認清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和生活的目的。誠實面對自己所看重的事物,面對「你如何定義自己」「希望別人如何看待自己」這些最根本的問題,才能知道自己的人生該做些什麼。

在找尋人生目標的過程中,有一件事值得注意:成功的人生常常不是「先知道該做什麼,再展開行動」,而是剛好相反:把人生當成未知的實驗,付諸行動、偶爾質疑與修正,在反覆不斷的過程中,才能發現自己是誰、是塊什麼料,能把哪些事情做得最好。

人生所發生的大多數狀況,都沒有課本上的標準答案可以參考,大多時候得自己選擇、判斷,然後堅持決定。假使你自己的答案更好,書本上的答案一點也不重要,不是嗎?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應該避免向年輕人鼓吹『慣常形式的成功,是生活的主要目標』。生活中最重要的工作動機,就是樂在其中、樂於結果、以及了解這結果對社會有什麼價值。」如果你很有錢會想做什麼?這是個假問題,無論有錢沒錢,想清楚人生要做什麼、而且真的去做,才是把日子過得更幸福的方法。

劉揚銘

大學念經濟,曾在商管雜誌當編輯,離職成為獨立工作者後,更常思考工作與職...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