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地救援》的賣座,你相信科學家也能讓電影變得好看嗎?

聯合新聞網 黃俊儒
圖/福斯提供

我們都知道目前人類還沒有辦法登陸火星,但我們終究相信會有那麼一天,尤其是看過《絕地救援》這部電影之後。因為多數人應該會覺得,那會是一件很酷的事!

好萊塢電影工業運作下所生產的電影,喜不喜歡見仁見智,但是好萊塢可以用很大的規模把一個故事的細節說到極致,這卻是不爭的事實,尤其對於科技類的電影而言更是出類拔萃。

那天進電影院看了票房告捷的《絕地救援》,對於故事內容的細節鋪陳感到印象深刻,因為除了登陸火星以及在火星上生活的相關科學知識之外,它更呈現了許多平常人不容易接近的「擬真科學活動」,例如近代科學如何透過大規模的專業分工,群策群力地解決問題;太空人之間如何互相調侃某個學科(植物學)並不算是科學;太空實驗室裡面如何充斥著一堆形象怪異卻聰明絕頂的科宅;美國太空總署(NASA)如何一邊執行任務,還要一邊應付媒體、照顧民眾觀感、尋找金援、變通行政手段……等。它讓一般民眾在看見許多微觀的「科學知識」之外,更伴隨著許多巨觀的「科學活動知識」,這可能是在沒有電影年代裡,一般人一輩子都別想碰觸的世界。

這樣的題材會無趣嗎?科技部曾委託大學針對國人的科學素養概況進行調查,其中一項結果顯示,「太空探索」是國人最不感興趣的科學知識主題。但是那天在電影院裡面,我看見《絕地救援》不只賣座滿滿,並且放映過程中笑聲此起彼落,散場時似乎每個觀眾也都帶著滿意的笑容離開。這不像是我們最討厭的科學知識類型啊?

圖/歐新社

從一部精彩的原創小說要落實成一部精彩的電影,這中間需要填補的距離很遠,需要結合許多不同層次的努力。以這一部電影為例, NASA不僅在事前提供很多拍攝上的協助及專業知識的諮詢,事後還在放映前搭配公布火星發現液態水的新聞一起造勢。這些動作的背後當然可以進行許多「科學社會學」式的分析來還原NASA的真正意圖,然而在這個大科學的時代裡,想要藉由影視媒體的加持來行銷科學活動或科技建設者,比比皆是,NASA只是其中之一,並非唯一。不然,你可以問問我們的科技部、衛福部、中研院、工研院,想不想也做出類似的事情來讓一般民眾瞭解科學,並進而支持科學呢?所以NASA背後的動機並不新鮮,新鮮的是他們做得完美無缺,並且效果十足。

在美國,有系統地將科學家送進好萊塢的構想,最重要的里程碑是2008年美國國家科學院(NSA)底下所成立的「科學及娛樂交流計畫」,他們透過這個平台開始系統性地媒合頂尖科學家及工程師與電影、電視產業進行合作。這個過程中,他們促成了許多科學專家的幕後參與,除了一些典型以科學知識為主體的電影之外,甚至包括《蜘蛛人》、《復仇者聯盟》、《雷神索爾》……等英雄電影都是,幾部著名的電視劇包括《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法庭女王》(the good wife)等,也同樣有優秀的科學家投入其中。

圖/福斯提供

這樣的媒合一方面滿足了影視產業對於合理知識背景的需求,有助於影視工作者構築完整且吸引人的故事(生意人不會跟票房過不去),而科學家也可以透過這樣的歷程克盡自己的社會責任,讓螢光幕前面呈現的不再只是光怪陸離的壞科學。這樣作法也逐漸在西方科學圈中蔚為風氣,例如《星際效應》裡面的天體物理學家Kip Thorne以及《絕命毒師》裡面的化學家Donna Nelson,幾乎都是在某種因緣際會的狀況下,自己主動投入這些工作,因為他們覺得有趣、有意義、該做。這些人都是A咖科學家,不是科學研究的魯蛇才改行參與演藝圈,事實也證明,他們的確為科學做出卓越且迷人的貢獻。

台灣有科學家願意這樣做嗎?做得來嗎?不要懷疑,一定有!只是我們現存的學術體制中,太口徑一致地把科學家框限在一個追逐SCI論文發表的遊戲中,因此扼殺太多可能性罷了。台灣的理工人裡面並不乏文藝青年,有時只是礙於社會的刻板印象及壓力,或者隱身在學院的象牙塔,或者藏匿在科學園區的某條生產線上。其實不用多,只要徵召一小撮這樣的人到台灣的影視產業,必然可以大大地改變台灣的影視風景,也會大大地改變我們的科學素養及娛樂品味。

黃俊儒

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科學傳播教育研究室」工頭。長期關心科學傳播...

黃俊儒 時事觀察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