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聽流行音樂增加文化素養,那文化人的科技素養呢?

聯合新聞網 黃俊儒
photo credit:Ronald Preuß(CC BY-SA 2.0)

以外科手術作為思維的柯P,近來雷厲風行的施政引起許多的關注。日前柯P被文化局長找去聽李宗盛的演唱會,他自嘲是要去「增加文化氣息!」。如果堂堂的台北市長只聽過鄧麗君或鳳飛飛,確實是有再進修的必要,當然,柯P也很認命。

柯P這種醫學院出身,事事講求數字與證據的人,常常被社會界定成廣義的科技人。科技人給人的感覺就是方方正正、講實用不談浪漫、缺乏品味及文化素養。所以,我們很容易可以理解與接受一位科技人需要透過一些文化的陶養才能夠比較「有氣質」。但是倒過來看,文化人難道不需要也多一些科技素養嗎?

幾天前《Science》網站刊登了一篇有關科學傳播研究的報導,標題是「要爬上流行音樂的排行榜嗎?不要把科學放進你的歌詞中」,分析的對象正是台灣流行音樂中所援用的科學元素。這一篇報導中指出台灣的流行音樂歌詞很少使用科學的元素,頂多是跟「天文學」相關的像是星星、月亮、太陽、太空、火箭之類的東西,但是不管是用什麼,講的多半是愛情、友情、勵志等議題,真正的「科學意涵」很少出現。即便偶爾出現像是「進化論」、「拋物線」、「達爾文」、「化學方程式」等酷炫用詞,最終還是在講愛情,科學用詞只是妝點性的聊備一格,無關內涵。Science的記者將標題下成這樣來形容台灣流行音樂的生存之道,「科學元素」儼然變成是台灣流行音樂中的毒藥?!

相較西方第一線的流行音樂歌手,卻不乏將科技議題作為主要創作題材,例如冰島碧玉的《Mutual Core》透過地質學上的各種變化來隱喻人際互動,不管是歌詞或MV都富含地球結構的張力;英國的電台司令(Radiohead)曾以高能物理實驗中的大強子對撞機作為題材,寫下《Supercollider》一曲;德國電子音樂教父Kraftwerk樂團,向來在作品中反省各種科技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例如機器人核能輻射等議題。這樣看來,科學又好像不是西方流行樂界的毒藥。

▲ Björk - Mutual Core

如果流行音樂不夠明顯,再看看今年台灣的十大賣座電影,除了《Kano》與《等一個人的咖啡》兩部與科學完全無關的國片之外,其他八部都與科技的意象有關,而且剛好都是進口的電影。或許有人認為這是台灣流行文化產品的特色,但是這種內容與題材的明顯偏食,會不會只是我們思想怠惰的藉口?看看台灣的鄉土劇中,不管主題是親家、娘家、還是風水世家,反正到最後都會只剩下總裁、併購、抓姦、呼巴掌。而偶像劇除了畫面美一點,主角的行業從賣豬腳變成時尚的糕點師傅、作家、設計師之外,基本元素並沒有什麼不同,腦殘程度並不會因為是鄉土劇還是偶像劇而有所區別。

這麼說並不是要證明非得把科技的元素放進去文化產品,才是一項好的創作,而是當我們整體的文化創作中已經系統性地隔絕某些知識及思想的時候,也宣告了我們文化淺碟、被淘空、無以為繼的命運(國片熱潮的驟然消退不正是如此嗎?)。

當科技人自知缺乏文化素養缺乏而認命地去充電時,台灣的文化人是否也該好好地自省,不要再成為整體流行文化中「去知識化」的幫凶。新的一年,就從把心電圖裝對、把繃帶纏對 開始,好嗎?

▲ Radiohead - Supercollider

黃俊儒

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科學傳播教育研究室」工頭。長期關心科學傳播...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