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藝金曲獎站穩了,文化部該考慮「台灣東尼獎」?
第二十六屆傳統暨藝術金曲獎(簡稱傳藝金曲獎),是我首次觀禮的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簡單說幾點感想:
1.舞美刻意以家庭場景搭配slogan「傳藝金曲,日常交響」,有客廳餐廳廚房和陽台窗景(放影片用);連主持人多數時間坐在陽傘下、餐桌旁、甚至斜躺沙發上,如此隨興,開大型典禮先例。
用意大膽,為拉近與觀眾距離用心,但顯然觀者與演出者(包括文武場)仍需一點適應。整體說來過於具象,在創意和執行上有再努力空間。
2.郎祖筠、黃子佼搭檔主持,人選符合電視轉播需求,兩人儘量深入淺出、談笑風生,算不負使命。但傳藝領域子民本身莊重多於輕鬆。主持人施力有限。
3.得獎者多數表現平靜,有點太矜持、壓抑,純以典禮論缺乏「戲劇性」。歌仔戲小生陳禹安奪最佳表演新秀,堪稱最激動、也最有感染力的一段了。
4.傳藝界多數長輩學院出身,團體門派山頭很多,也講輩分、師承,與流行金曲獎個人明星盛行氣味大不同,儘管標榜「一家親」、「來我們家」,仍難改變圈子長幼有序的現實。放眼觀眾席,氣氛偏「傳統」、「藝術」。
5.獎項少,但致詞、謝辭不限時間,全程仍花近三小時半,稍冗長。比照坊間表演藝術,還安排中場休息二十分鐘,也是主因。
6.傳藝金曲獎從文化部影音局轉去傳藝中心主辦、台灣音樂館承辦後,這兩年找到新定位,表演節目企劃每年訂一主題,堪稱大型典禮創舉。去年「人聲」,今年「打擊」,明年「絃」,還有中西絃樂器委製曲目壓軸演出,有如奧運城市交棒,最為創新(但會不會十年內就主題用罄?)。
比起來,流行金曲獎頒獎典禮節目,每年主要看入圍菜單或當年市場氣氛敲卡司,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則自顧自走文化推廣之路,以「小而美」和「跨領域」團隊合作搏出位,節目製作團隊值得鼓勵。
7.六組表演節目,類同流行金曲新人獎入圍者的五位表演新秀同台競技,一山過了是一山,最吸睛;以鈸為主的《戲》最新鮮;但結尾劉韋志委託創作的新曲《幻》最得我心。
8.第一位得獎者貓貍文化工作室謝辭稱「傳統藝術產值為零」,一語尷尬道出傳藝類出版品及表演活動在現時發展的辛苦,典禮過後,日常生活風景裡還有無這些音樂、戲曲存身處,值得關心。
9.傳藝金曲獎曝光屬藝文線,藝文記者多溫馨少八卦,見報平鋪直敘(還好這回有小提琴家曾宇謙得獎助陣),沒人議論「誰該得獎、誰沒得獎」,也無放砲,看似風和日麗,但也顯見評審見解似非圈內焦點,遑論引發大眾關切。
一個文化獎要受歡迎,可能還得有更多日積月累的社會溝通工作,否則,頒獎只是一夕之歡,獎項主辦再純熟再順利,若每年選出的作品與藝術家未能點石成金,終究還是「家裡人」的活動。
10.和文化部許秋煌次長、藝術發展司張惠君副司長均提到,傳藝類從當年不願與流行類分家,到傳藝金曲獎正式切割,再到連主辦單位都換成傳藝中心,近年已站穩腳步;雖然預算相對流行金曲獎僅約一半,但至少自立天地,經營有成,氣質、格調也慢慢浮現。
表演藝術中,剩下現代戲劇與舞蹈尚無國家級獎項支持,美國有東尼獎,英國有勞倫斯奧立佛獎,台灣民間力量不振,文化部似有考慮規劃新獎項之必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