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吵,乾脆廢掉文創法!
台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在他剛回台灣還是年輕英挺笑口常開的新銳建築師時,我就有機會結識。他說他就是文創,我們看文創法,建築設計產業屬於文化創意產業「15+1」的行業之一,他沒說錯。儘管他不能代表其他多項文創產業,但建築是文創啊。(趙藤雄董事長也是文創無疑。)
李永萍早年參與小劇場,從政前對表演藝術界不陌生,我的舞台劇「E-MAIL情人」還拿過她辦的第一屆(也是唯一一屆)台灣晶球獎最佳原著劇本獎,我們認識超過二十年。她說文創公司要賺錢也沒說錯,因為她是TCCA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榮譽董事長。任何事「產業化」了都該考慮創收、利潤、可持久性。
已故建築學者、博物館專家漢寶德先生,我十八歲就有機會登門請益。他生前最後一年出版的《文化與文創》,苦口婆心條理分明想為這一團文創迷思抽絲剝繭,大致的分析架構我同意,少部分對通俗文化的誤解或鄙視,哲人已邈,我不想多辯,摘錄片段大家便可自行判斷(或一嘆):
「台灣以文創之名,為流行音樂建劇場,實在是錯誤的政策。流行音樂的觀眾動輒以萬計,使用體育設施就可以了。他們的場地沒有必要考慮嚴謹的外觀,不必做細密的聲學規劃,只要揚聲器忠實地把聲音放大,讓舞台上載歌載舞的景象清晰地投射在大螢幕上,觀眾就很滿意了。從產值的角度,流行音樂勝過正宗音樂豈止十倍百倍!但是它絕大多數只能鼓舞青春氣息,對國民素養並沒有任何幫助。」
2010年8月30日正式施行的文化創意發展法,有幫台灣帶來甚麼了不起的文化提升嗎?我認為,沒有。
文化內涵、文化素質很抽象,談談具體的錢好了。文創法上路,有幫文化部爭取到更多政府年度預算嗎?沒有。
文化部民國103年度預算新台幣165億元,佔中央總預算0.83%,約國防部的20分之1、教育部12分之1,居十二部會之末。距離自稱「文化總統」(真敢啊)的馬英九選舉支票4%遙遙落後,連首任文化部長龍應台個人主張1%也難如願。
104年度文化部總預算167億元(增加的多是工程預算),還是只佔政府總預算0.87%,馬政府持續對文化預算跳票。可見,文創是喊爽的,與菜錢無關。
文創法,有幫到那些本來就屬血汗工廠、小眾市場的行當嗎?沒有。表演藝術團體、出版社、漫畫家、詞曲作者、編劇……15+1的各種業別中,沒補助的照樣沒補照,有補助的仍循本來主管機構申請,有沒有文創這頂新帽子毫無關係。
但文創法,有帶來產官學各自表述、見縫插針或文過飾非的喋喋不休嗎?有。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在回應台北文創大樓的使用業別時表示:「台灣大哥大無疑是文創產業,且現在大家都講數位匯流,台灣卻不把電信產業當文創內容產業。」
是啊,數位內容產業也是15+1俱樂部一員,所以蘋果電腦、亞馬遜、臉書,若在台灣全都可以宣稱是文創業。
但人家不屑。人家把品牌做大做強,不需要文創的招牌、文創的特許、文創的美化護身漂白。美國甚至沒有文化部。但人家嚴肅的、娛樂的文化都比我們強。
其實,文創沒有真、假之分,只有要不要發明一個莫名其妙總稱「文創業」的大是大非問題要認真考量。誠品、法藍瓷現在被視為文創業的精品代表,但誠品不能就是複合式出版商場的代表嗎?法藍瓷不能就是陶瓷家飾業代表?
更資深的琉璃工坊、琉園、霹靂、夏姿、寬庭、李祖原、朱銘、雲門、朱宗慶、侯孝賢、滾石、遠流、食養山房、光點等各行各業,沒有沾到近年文創的光,不也早就自己發光,擁有自己的文化形象了嗎?
為啥要去拉攏個別的成功企業來幫「文創」搽脂抹粉,卻廣開大門讓某些產業以「文創」為跳板,彷彿因此離「文化」更近一點、社會形象更好一點?
新任文化部政次邱于芸立法院答詢時說要「和林洲民溝通、了解餐廳的定義」,其實,文化部早就有自圓其說的巧門,說華山12家餐飲業者五家是「一般餐廳」,兩家「複合式主題餐廳」,一家有帶書店,一家有帶音樂表演,一家有帶畫家商品專賣店等。意思是只要你店內說得出一點文化藝術名堂的,都不叫「一般餐廳」,結論是「華山餐廳並沒那麼多」。
文化部長洪孟啟說一個月內檢討文創園區餐廳所佔比例,據報載部長認為「應可以降低到10%,並可降低商業色彩比例」,聽來相當怪異。政府要不要把手隨便伸進與民間ROT的合約,逕自「13%降為10%」,還要餐廳「降低商業色彩」(是公辦食堂嗎),以為可平息眾議,實非明智之舉。
台北市現任都發局長和前任文化局長的爭論不是重點(華山園區屬文化部而非台北市政府管),文創法實施五年來,全民對文創分裂成「普遍反感vs.見獵心喜」兩大陣營才是危機。
如果文創法既無法端出實際政策工具幫到15+1中本屬弱勢的行業,也無法提升全台崇尚形式主義的膚淺民心(如到處流行以外來卡漫角色彩繪牆壁、不願請專業藝術家因地原創),還製造出這麼多財團吃藝文豆腐的問題,一個釜底抽薪的辦法,不如乾脆廢掉文創法?
拿掉這已然發神經的護身符。賣手機的回歸賣手機,賣咖啡的賣咖啡,賣包包的賣包包,賣書的賣書,賣香皂的賣香皂,拍電影的拍電影,辦展覽的辦展覽,寫小說的寫小說,大家領回原先的身分證,各安其位。
才發現,世界並沒有改變。不注重人文與設計的公私立機關行號還是端出醜得要死的東西並拼命殺價,會精益求精提升品味的企業和個人還是會,能賺錢的公司繼續賺,掛文創而市場不買帳的作品照樣賠,需要長期補助贊助的教育推廣單位還是永遠需要。這個島只是短暫用文字開了一個玩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