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自己很有人文素養的那些理工人

聯合新聞網 周偉航
photo credit:pexels

台灣有一些理工人,覺得自己很有人文素養。

一看到上面這句話,你的腦海可能立刻浮現幾個名字,或是開始比對現有的社會賢達哪些人符合這句話的描述。其實我還蠻鼓勵對號入座的,就當我講的就是你想的那些人好了。

當然,我指的範圍,很可能比你設想的還要來得大一些。我想談的,是那些「並未受過完整人文社會學門訓練,在自己選讀了一些人文書之後,突然蹦出來對人文社會領域指手畫腳,認為他已掌握人文社會學門的某些奧義」的那些理工人。

為什麼要談這些人呢?有很多人文社會學者認為這些人是胡言亂語,誤導社會,教壞小孩。我倒認為這些人對人文社會學門的威脅不大,但他們的這種想法,對於自身與其他理工人卻可能帶來不好的影響。也就是說,這種態度會是個內向的道德問題。

絕大多數的理工人,面對人文社會知識時是非常謙虛與尊重的,也樂於學習人文社會學門的知識,他們往往是人文領域的新媒體寫作者設定的溝通對象,正如某些理工人致力於普及科學知識於文組出身者之上。

但某些「自以為很有人文素養的理工人」,就沒這麼尊重、包容、友善了。他們的想法基本上有以下幾點共通特質。

第一,在學習方面,他們認為自學的文組知識,比學院派的系統閱讀、研究更加精準。

第二,在研究方面,他們認為文組的研究方法大有問題,甚至不能算是研究,只是個人心得的抒發,所以他們也可以抒發。

第三,在對人方面,他們認為讀文組沒什麼難度,就是多看多背而已,所以文組教授笨笨的,在思維嚴謹度上比不上理工教授。

第四,在世界觀方面,他們認為受過理工學門的知識訓練,才能對世界有比較融貫的瞭解,文組的認知都非常狹礙,無法從人文知識貫通到自然科學。

你不難找到一些「社會賢達」符合以上特徵。你或許也會想到柯文哲。柯文哲上任後的許多施政衝突,特別是與民團的衝突,正是因為其人文素養不足,或是因為「他自以為很有人文素養」所造成的。

台灣還有很多重要的理工人也都有類似的問題。他們以為自己可以跨出原有的專業領域,對人文社會世界提出「最有效的解決方案」,但往往弄得一身腥。為什麼呢?這些「自以為很有人文素養的理工人」問題出在哪?

不妨先來看另一種人,我習慣稱之為「哲學怪人」。

我讀哲學,也在哲學系服務,其實大多數的哲學系師生都很「正常」,但系上還是會有一些怪怪的人出沒,而這些人通常不是學生,只是哲學的愛好者。我不清楚他們真實身份是什麼,但他們常在未告知教師的狀況下,隨意闖入任何一間教室旁聽。

但他們有些人不太想「聽」,只是想找個機會表達自身的「哲學研究成果」。他們可能花了十幾二十年,在學院外發展出一套「掌握天地奧義」的系統哲學理論,從宇宙誕生到公車讓座,這套理論都可以解釋。所以他特地來到哲學系,來好好「教育」一下還沒悟道的師生們。

就哲學專業角度來看,這些「哲學怪人」之中最好的見解,頂多是幾百、幾千年前某位哲學家思想的「弱化版」。因為這些哲學怪人沒受過系統性的中西哲學史訓練,所以他們花時間搞出來的東西,只是把古代思想家的理論「再發明」一次。連錯誤也一樣,甚至更嚴重。

人文社會學門之所以在基礎訓練階段強調「思想史」部份,就是希望學界晚輩可以避免前人的錯誤,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望向更高更遠的知識成果。

因此,要能在人文社會領域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在正常狀況下,需要有一定的閱讀量,其中包括大量「自己根本不想看」的文獻資料。這也是「自以為很有人文素養」理工人最大的問題,因為他們往往只看自己有興趣的書,或是比較有名的「經典」。

缺少這些基本訓練,他們在推理上就可能出現很多漏洞。除了重覆前人錯誤之外,他們還有以下的常見問題。

首先,他們對於美學價值與倫理價值的掌握相對薄弱。他們可能擅長於某種藝術技巧,如繪畫或樂器,但是對其他的價值領域缺乏理解與尊重,像是認為通俗文化很「低等」,沒有價值內涵,或是反過來認為傳統藝文沒有「用」。對於這種價值想法,他們往往提不出個人好惡以外的理論支持。

再者,他們通常擁有許多零碎的人文興趣,但缺乏目標階層概念來安排、整合這些興趣,這會讓他們的行動失去方向。人文研究者之所以探究人文社會領域的知識,是想要建立一種融貫的價值系統來指引人生,讓我們由最基礎的目標一路往上爬,走向人生的終極目標。

最後,如果他們有信仰特定宗教,那他們對於這些宗教的反思往往異常薄弱,遠不如對其他人文知識的批判。檢討他人非常用力,但是花在自省的時間少了些,這種「真理標準」不一的狀況,在知識領域中並不健康。

在個人學習面上,理組與文組沒有矛盾或互斥,理工人只要受過人文社會學門的訓練,同樣可以提出具有高度價值的學術見解,甚至指出純文組學者所忽略掉的重大議題。因此問題在於「自以為」很有人文素養,但實際上沒有。

你很少碰到文組人會「自以為」很有理工知識,因為理工知識「自以為懂」也顯然不濟事。那為什麼反過來,就變得可行?

許多「自以為很有人文素養」的發言之所以能取得社會能見度,通常是因為講述者於理工領域的社會地位,這可能誤導一般人相信他們在人文領域的見解也有可信度。不過,在網路發達的今日,他們如果真的講錯話,人文社會學者也可以快速「打臉」,因此他們對外的負面影響並沒有那麼大。

他們真正的道德問題,在於他們被批判後,卻不願以學術態度面對質疑,有些人只是「裝死」,還有一些反而是情緒性地認為人文社會學界「閉關自守」、「不肯接受新知」。不論是做人或是做研究,這都不是種好現象。要判斷自己的論述在人文社會領域能不能成立,寫篇論文來投看看,不就知道了?

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是文組或理組,專精哪種知識方法只是個人選擇。如果要選擇進入某個領域,那就依這個領域典範入門,再想辦法超越其現有的成果。堅持太多的「自以為」,不但無法撼動現有的知識體系,更只是在浪費自我生命而已。

周偉航

筆名人渣文本,輔仁大學哲學博士,專長為價值論、運動倫理學、流行文化研究...

周偉航 時事觀察 社會科學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