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音標準就比較「對」嗎?
日前網路上有個引發廣泛討論的口音歧視爭議,知名插畫家Duncan以親人不標準的國語為梗,引發了某些人的不快,並認為這是種歧視。我個人認為,依歧視的學界定義(以不相關的條件排除某人參與社會活動),原事件不太算是歧視,只能算是引發某些人的負面情緒的表態行動,但「引人不快」算不算道德錯誤,還有得吵。
我發現這次的爭論中,倒是突顯出多數人都有「標準語音信念」,也就是認定存在「標準國語」、「標準台語」,甚至是「標準台灣國語」。但語言發音之「標準」與「不標準」,並沒有一刀兩斷式的明確區別,而可能是種「核心與邊陲」的差異。
這是許多學門探討的主題,而我在本文想集中討論這種「標準語音信念」的道德意義。
▎標準語音如何形成?
很多人認為,把話講得「標準」是種道德義務,講國語或台語,就好好講,講標準,但也有人認為語言發音本來就會流變,是有彈性的,只要聽得懂就好,過度要求準確發音甚至在道德上是錯的,會扼殺語言的發展潛力。
在過去,因為地域隔離、交通不變,同一種語言很容易演化出不同的口音,近代則隨著教育與媒體發達,而有口音統合的現象,不過相對於文字(因為印刷術有穩定性),語音還是比較有彈性。
就算是多數人認知的標準語音,也不是很穩定。不信可以去比對近三十年台灣電視主播的發音,甚至是同一主播的發音(不妨去youtube上找檔案比較看看),也可以找到一些線索。
那明明有「標準」,為何還會變化呢?這就要來看「標準語音標準」的形成的幾種理由:
- 政治權力的限制:「官話」是也,大官說就是該這樣發音,你若不聽從,小則掛狗牌,大則無法謀得一官半職。
- 專業學者的研定:由學者們定出一套標準,學校會教,課本會寫。從官方用語到方言課本,都有這種標準語音準則。
- 多數人的選擇:數大就是美,人多就是強。一堆人都是這樣唸,你就該這樣唸,不然沒人聽得懂,或是你會被當笑話看。
- 經濟優勢者的偏好:凱子都這樣用,想賺到凱子的錢,甚至成為凱子,你就該講凱子話。
- 領袖人物的特質:明星偶像的怪腔怪調或含魯蛋音,只要粉絲夠多,也有機會成為新的主流。
- 家族慣用:我家的口音就是標準音,其他家的都不夠道地、準確,都有受到污染。這又可以稱為「我母卡好」原則。
這些理由又可再簡化為「個人生命脈絡」「所屬社群」「主要參與活動」這三個層面。多數人類的行為標準或價值觀也都會來於這三大向度,「語音」當然也不例外。但推力這麼多且雜,標準語音的內涵也自然會不斷變動。
▎「標準語音」是否合理?
如果發音一直在變化,那麼「標準語音」這種概念合理嗎?就現實層面來看,我們還是有追求「標準語音」的想法,人人心中也就都有一套「標準語音的標準」,不只是用來求己,也會用來要求他人。不論是官方語言(如國語)或方言(台語、客語),你有時發錯音,就會立刻得到「這唸法不對」的評價,而這種「不對」,除了形式意義上的錯誤之外,也很可能有會有道德方面的問題。
那在道德上,我們為什麼要使用標準語音呢?
首先,是採用標準語音,別人比較能聽懂你在講什麼。這是一種出於對他人的體貼。
第二,標準語音顯然有某種文化脈絡,講標準語音,算是為保存某種傳統文化盡一點責任。
但這兩種道德主張都蠻「弱」的。說是「體貼他人」,這可以自我要求,但似乎不應該要求別人去體貼你,也就是說,對方可能因為自己發音不標準而表達歉意,但你沒辦法要求人家講標準發音,或是要對方為發音不準而致歉。可是一般的道德原則,你在自己做到之餘,也是可以要求對方做到的。
其次,如果保存傳統文化在道德上是正確的,那創新呢?通常我們認為創新也有正面意義,因此這種價值選擇很可能主要是美感選擇。如果對保存傳統盡力為之,可能產生道德意義,不過無法指稱選擇創新的人在道德上是錯誤的。
因此我們對於標準語音的偏好主要是美感判斷,若在這方面有道德堅持,則可能接近於「超義務行為」,就是「做了值得稱讚,但不做不會怎麼樣」。
相對來說,也有些人主張語言本身具有發展彈性,強硬規定出標準版本,可能扼殺其生命力,反而害死這個語言。這種說法需要更多輔助證據才能成立,就我個人的觀察,許多語言就算有標準版,甚至有「官方認證標準」版,在廣泛使用的狀況下,也無法限制其「亂長」,像台灣人用的國語就是一例。
而有些方言的「標準版」雖然讓很多使用者不滿,認為反而聽不懂、很陌生,但這種方言的衰亡,並不能歸責於這種標準化,而是缺乏使用該語言的環境條件。
▎你的傷害,我的關愛
回歸最初的問題。當我們聽到別人使用「不標準」的語言時,我們內心的「標準語信念」很可能就被啟動了,會認為那存在需要修正的「問題」;但對於那些將「你心中的不標準」視為「另一種標準」的人,你的這種態度才會是問題。
這就是我在本文之初所提到的,其實爭議雙方都是「標準語魔人」,一邊覺得標準國語才是正宗,另外一邊(也隱然)認為台灣國語也是種王道,你憑什麼瞧不起我的標準,是不是背後有什麼文化霸權和意識形態在作祟。
這都是太過被語音特質所綁縛了。道德的核心還是在於人,活生生的人。雖然人的存在主要形式之一就是語言,但人並非只有語言,人還有許多特質,而只看到語言,就會失去對於全人的關注:你看到的是傷害,但別人看到的可能是更多人與人互動的親愛。
語言是工具,人不該被工具所吞噬。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