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錯,步步錯:連勝文選丟北市長的四個原因
連勝文把國民黨的台北市長給選丟了。
眾人雖早能預見他的失敗,但有一些戰術上的錯誤考量,許多評論者雖然心裡有數,卻因為樂見其敗,未在選前破梗。現在選戰已告一段落,我就把這些連營錯棋一一說分明。
第一,連陣營沒有好好利用馮光遠這個角色。
綠軍在台北票少,如果有分票的可能,藍軍當然應該儘可能利用。在選舉過程中,有許多獨派、墨綠一直意圖把柯的票分給馮,但因為他們不擅長選戰、宣傳,這種倡議一直只在小圈子中蘊釀,沒有實質影響力。
如果連陣營在六七月時開始拉抬馮,刻意把馮拉進三方對打,或是給馮穩定的媒體曝光,讓馮氣勢衝得夠高,有足夠的媒體曝光以強化獨派形象,較不擅長棄保的獨派選民,可能會因為柯的蔣經國論與「往中間靠」的態度,而把票分給馮。
但連勝文並沒有這樣做,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有什麼道德堅持才放棄此招,因為他們其他的招數更沒道德水準。會不採拉馮分柯的策略,很可能是因為連勝文本人擔心在公開場合被馮譏嘲,而決定完全不理他。
因為候選人愛面子而貽誤戎機,自古多有,連勝文只是最新的一例。
第二,是連陣營缺少「看錢的人」,被人大坑了一票,戰力大損。
到了後期,連總部與國民黨部推出的廣告,幾乎可說是一天一齣,這種生產速度,和二次大戰後期美軍生產航空母艦和雪曼坦克的速度相仿,顯然是想透過金錢之力」一舉壓垮不打算花錢的柯營。
但問題在於這些廣告都非常粗劣,根本沒發揮多少作用,有些還是反效果。這突顯了第二個隱藏的問題,就是連陣營少了「看錢的人」。
競選總部除了文宣與組織兩大部門,還要有「看錢的人」去控管錢的支出,並以客觀態度審核成果的品質。馬英九第一次市長選舉時的總幹事朱甌就是這種角色,他不能打文宣戰,也帶不動組織,但在「看錢」方面相對上手,因此穩住了有如拼裝車的馬總部。
連陣營呢?看看他們的做出來的成品,感覺就像是有人一直搬錢出去花,品質卻沒人顧。如果要主打財經、管理能力,自己的總部就是最好的示範,但他老是錢花了一百,效果只有十,柯文哲只花十,鄉民幫他做出來的效果卻是一百。一來一往,就差了一百倍。
什麼網路霸凌都是其次,你花錢做了一堆廣告,想壓著柯打,但最後這些廣告卻是霸凌自己,這不是太可笑了嗎?
第三,老人不懂選舉。
講到管理,連總部一開始是公子哥管事,倒也還好,只是太急著分封,吸不進真正的人才。
到了後期,問題轉變成為「老人管事」。這些連系的老人,其實都是不能打的,只是老而已。連戰自己沒打贏過,整個連系也都不能打,充滿一堆位高權重卻沒打過大仗的人。
這次選舉運用到許多新的高科技工具與概念,但這些老人無法消化,還是用舊思維來套。這是用一次大戰的衝鋒戰術思維,來打瞬息萬變的現代戰爭。
像是網路宣傳,講求第一瞬間的打擊與回應,往往一天之內就有數次的交鋒,連陣營的老朽機制難以對應這種情境,被打得一洩千里,丟光年輕人選票。我曾有一篇批連的文章,發出九天後,擁連陣營才以專文回應,實在是慢過頭。
當選舉機器啟動,一堆不能打、不會打、沒打過的老年人混在一起清談,把戰局導向藍綠對決,想激化選情。「藍綠對決」的概念本是藍軍戰術高手用來騙白痴選民的,但這些老人卻自己著了道。
老人想創意,年輕人管花錢,下場就是這樣一團亂。
第四,黨內分裂,無人來救。
國民黨能打且當打的人物,這次多在新北,所以朱立倫的選法,也是執政黨在施政連番挫敗下的正確打法:「低調戰」。不理對手,冷卻選情。連勝文若是這樣打,應該也是有機會,但他們就是無人力主這種戰術,一直發動攻擊。
這就代表連勝文底下沒有國民黨的第一流好手。過去選舉,「穩定區」政客的門下強將,往往透過高層關係外借到激戰區,但今年這種狀況不復見,各方山頭就是不來救連,只是隨便站台個兩下。為什麼?
這有一些政治算計。依選前民調,若連勝文翻船,胡志強掛了,剩下的「強藩」就只有朱立倫與桃園吳家,加上立院老王,這三雄就算不發動倒馬,也可以成立政治同盟,和馬談條件。如此觀之,強藩自然不會發兵去救連勝文了。
這選後政局推估,就是擺在那,但連陣營為何沒有提前反應?或許是認為台北市好選,自己必能獲勝,所以沒有先行整合、借將,又或是覺得馬英九選後依然勢大,所以一面倒向馬。這種戰略誤失,大概就是連勝文說的「長輩們覺得選舉簡單」吧。
當然,這些地方諸侯千算萬算,卻沒想到連勝文的負面效果太大,甚至連累到自己的選情。真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我知道連陣營中曾有人對以上這四點努力向上反應,但都被置之東流,這正是所謂「神仙難救無命客」。
初陣雖敗,回去好好練過再來,以連家的家底,還是有機會的。不過我建議,別推大憨哥了,改推連小妹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