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忘了,這些救災英雄也是人
高雄氣爆案邁入第五天,這幾天新聞報導許多位救災人員已好幾天沒闔眼,還有一位警察同仁受傷後還堅持服勤,拖著傷病的身體在現場協助救災。我曾經是救難一員,也親身體會過這種夜以繼日的辛勞。在這些救難人員與志工持續工作的此時,我想提醒各災害應變機關的首長:
別忘了,這些救災英雄也是人。
美國奧克拉荷馬市(Oklahoma City)在1995年發生了一起恐佈攻擊,炸毀了一整棟聯邦行政大樓,事後現場指揮官Jensen寫下了他應變這場災害的經驗。書中特別談到災害現場救災人員身心健康與輪替問題。雖然恐怖攻擊與目前高雄遇上的氣爆事故並不完全相同,但美國處理這起長時間災害應變的經驗還是十分值得我們參考。
首先是救難人員在處理大體後須要經過心理輔導,尤其是新進人員更須心理醫師或志工陪同,鼓勵他們卸下勤務後把心中的恐懼與壓力說出來。Jensen書中提到,每個人承受救災壓力的能力不同,因此所有救災人員必須輪替,不可由同一組人不斷在前線救災,而應該分組分批輪流進入現場。Jensen提到一個簡單判斷承受救災心理壓力能力的方法:
「如果親友或寵物過世後許久還不能恢復,那這人在處理災害時可能沒辦法見太多屍體與承受太大的壓力,這樣的人應該適時替換,指派其它工作給他。」
當心理壓力累積過大時,救災人員情緒容易波動,注意力無法集中,嚴重者會產生幻聽與幻覺,除了影響自身安全,救災團隊也易生危險,所以當現場持續救災時,不應忽略人員心理壓力問題。
再來是人員必須排班,除了我前面提到不要讓同一組人不斷地在前線累積心理壓力外,就是要讓這些救難人員們休息與放鬆。Jensen書中提到,每週應該至少讓這些人休一天假,並強迫他們離開救災現場,以轉換救災時的緊繃情緒。救災人員遇上災害,因精神亢奮而不易感到疲勞,但畢竟還是血肉之軀,指揮者應該強迫他們輪替與休息,以免造成人員受傷。
最後,災害現場救災人員的休息站不要與家屬休息站設在一起,因為罹難者的家屬會談論死者身前的故事,或將悲傷的情緒傳染給救災人員等等,凡此種種都將增加救災人員的心理負擔,進而增加其心理壓力。
在生理方面,救災現場應該多設洗手與清潔站,救災人員用餐與飲水前一定要徹底清潔雙手與臉,用餐地點如能選在室內較好,室外則須小心飛塵與污染,爆炸後的現場有很多懸浮污染源,救難人員在現場的飲食必須更加謹慎小心。
救災人員挺著跟我們一樣的身體在災難現場穿梭,除了掌聲之外,他們更需要的是身心靈的關懷與協助,災害應變與復原固然分秒必爭,但別忘了這些英雄們在面對災難時,其實和你我並無不同。
- 更多現場操作經驗請見:Jensen, R. (1999). Mass fatality and casualty incidents: A field guide. USA: CRC Press LLC.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