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安/該如何回答「哲學到底能幹嘛」的沒禮貌問題?

聯合新聞網 沃草烙哲學
圖/烙哲學提供

南華大學哲學系今年即將裁撤,引起不少哲學人唏噓,感嘆社會不了解哲學的價值,甚至直指南華大學即將失去大學精神。

對於裁撤南華大學哲學系的評估和討論,我並不了解。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個社會對哲學的價值確實沒有太正確的掌握,這不管對哲學還是社會,都是遺憾的事。不過在我看來,最有條件改變這個現況的,其實是哲學人本身。

哲學的價值需要說明

我喜歡哲學,但我不認為哲學有不證自明的價值,在我看來,哲學的所有好處幾乎都可以說明跟分享。

哲學有價值,我認為是因為它能帶來一些好效果。這些好效果當中有一些比較不公共,意思是說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享受,例如哲學能為我帶來趣味,對你來說則未必,而這不代表你有什麼問題;就比如我覺得現代舞很無聊,相信你也不會因此說我有什麼問題。哲學帶來的好效果當中,有一些相對比較具有公共價值,例如哲學教育能增加思考和溝通能力、哲學家的研究有助於釐清概念。

然而,即便哲學教育對思考和溝通能力有幫助,這並不代表說,要培養同樣的思考和溝通能力就非得要動用哲學不可。即便哲學家的研究成果對於人們的思考有幫助,也是仰賴哲學家主動和社會說明這些成果,不然它們只是只有哲學家會看的論文而已。

換句話說,哲學比較公共的價值,通常要嘛仰賴哲學人的說明,要嘛可以被取代,或者兩者兼具(或許你認為哲學教育對思辨能力有不可取代的幫助,不過要讓這一點在社會上建立,一樣仰賴哲學人的說明)。

結論就是,要讓哲學獲得應有的重視,必須仰賴哲學人提供給社會的說明。在現在的台灣,坦白說,這件事情不好做,因為社會對哲學不只是不了解:

這兩種情況,都阻礙哲學受到應有的重視。第一種讓人覺得哲學無用,第二種造就了一些懷著真心進入哲學系隨後失望的大學生。應有的重視,在我看來是恰如其分的重視,不高也不低。

社會對哲學的誤解,以及由此而來的異樣眼光和不平等的對待(逢年過節尤甚),讓哲學人頗有壓力。在這壓力底下,把別人的不識貨歸咎於素養不足,是常見的心理反應,也是效果很好的圈內取暖主題。但是,如果哲學人對「哲學有其價值」和「圈外人素養不足」太有自信,可能比較不容易意識到,若要改善哲學在當前社會的現況,讓哲學受到應有尊重,其實有仰於哲學人對社會提供說明。

對於哲學價值的爛回應

然而,至少在我觀察到的範圍內,面對社會對哲學價值的低估,哲學人的抱怨比說明多。而且老實說,有些抱怨並不是非常有道理,例如說,在問到哲學系學生出路時,卻回答「不該把大學當成職業訓練所」或「看待學術不該那麼功利」。

首先,這樣的回答,無法合理地要求高中生,為了公平對待哲學系,在選擇校系時降低「未來工作考量」的比重。對於絕大多數年輕人而言,他們有好理由把找到合適的工作當作重要的事情之一,而且他們沒有欠哲學系一個註冊名額。

再來,若純粹抱怨不讀哲學的人「功利」,意思其實跟抱怨「不理解或不欣賞哲學的價值」差不多。理論上來說,我好奇做出這種抱怨的人,是否真的認為一般人都應該要理解和欣賞哲學,並且為這個宣稱準備好初步論證?實務上來說,如果你沒有論證,要怎麼說服別人去對哲學做出正確的判斷?

總之,面對社會不重視哲學、哲學系被裁撤,哲學人除了抱怨,更該腳踏實地說明哲學到底有什麼用,讓社會恰如其分地尊重哲學。恰如其分是重要的,當社會錯誤地低估哲學,對哲學和哲學人都不公平;當社會錯誤地高估哲學,哲學人也不該裝作沒事一樣享受好處。

舉例而言,若高中生在面試時說,自己之所以想念哲學系,是因為認為哲學能讓他改頭換面,找到安身立命的方式和生命的意義,在這種時候,你是否願意冒少一個學生的風險,跟他溝通他對哲學可能的誤解?

確實,更多時候,社會低估哲學。但是我們也要想,對於這些低估,我們有好的回應嗎?

「哲學很有價值」、「哲學是所有其他學科的基礎」、「沒有哲學的大學就沒資格當大學」,在沒有進一步說明的情況下,這些說法並不是好的回應,還可能會讓人覺得哲學人只是自我感覺良好。

「哲學不對應到特定職業,因此未來不設限」,同樣的,這也不是好的回應,它只是在迴避問題

「你以為哲學沒有用,但無用就是大用」要嘛只是耍嘴皮子,要嘛預設了只有哲學愛好者會認同的價值,缺乏說明力

「你知道嗎?法國新總統馬克宏也是念哲學的」在沒有統計數據的情況下,只能當作特例看。

以上這些說法是我常聽到的回應。但這些回應若拿到哲學課堂上來討論,大概都存活不了多久,或至少需要大幅補充和修正。如果念哲學的人出了哲學系大門,就覺得跟一般人只要這樣講就可以,其實是在砸自己的招牌。

不然你想怎樣?

哲學人需要主動向社會說明哲學的價值。但是該怎麼說明?我的方法大概不是最好的,但是我通常會嘗試這三種方向:

一、哲學讓你更聰明

哲學訓練可以增加人的理解和表達能力。這即便沒有非常嚴格的實驗,也有不少間接數據。這些數據可以幫助哲學系給出比「未來不設限」更有建設性的答案:哲學能增加基本的思考和溝通能力,這不見得讓你就能勝任其他職業,但應該是所有需要精確思考和明確表達的職業所需的。這樣說明,也可以說明哲學系為何要鼓勵學生雙主修,這措施不只是為了逃避哲學沒出路的問題,而是發揮哲學的一種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覺得這個說明方向堪用,那麼,在面對社會對哲學價值的質疑時,你就更應該避免讓自己表現得缺乏說明力、責怪別人素養不足、缺乏人文精神。因為如果你這樣做,你為哲學帶來的形象,是跟這個說明方向背道而馳的。如果「訓練嚴謹的思維」是哲學可能有的價值之一,那麼,當哲學人在判斷哲學的價值的時候放水,這等於是在跟社會說,哲學的思維訓練是白搭的。

二、哲學協助社會進展

哲學的一些學術成果讓我們有更合適的方式去跟世界和社會互動。這些學術成果不見得人人皆知,但它們依然可能參與了重要的社會爭論,或作為推動社會改革者的思考工具。譬如,這幾年來,台灣的網路討論越來越常出現「你有言論自由,不代表別人不能批評你」這種說法,這說法可以為我們帶來好處,因為它合理,而且有助於討論。這樣說的人不見得必須知道這個論點可以追溯到哲學家彌爾(John Mill),但是也可以享有它帶來的進步和好處。當然,這種說明方向不見得是說服人去念哲學的好理由,但可能會是讓社會資助哲學研究的好理由。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其實不用這樣說明,我們本來就不該如此功利地(又來了!)看待學術研究,就像很多最前沿的科學研究花了超級多錢,但科學家自己也坦承這些研究對社會不見得會有什麼幫助。根據這樣的精神,我們應該把知識當成目的而不是工具,知識本身就有價值。對此,我的回應很簡單:

  1. 很多科學計畫看不出來能賺什麼錢,但還是拿得到資金進行,這是因為科學在過去幾百年已經證明了它整體而言是划算的投資。
  2. 說「知識本身就有價值」的人,準備好為它做哲學上的初步辯護了嗎?

三、哲學有趣

哲學很有趣——當然,並不是所有人在接觸哲學之後都會這樣覺得。但是事實上這個說法是我最常用的。身為直接投入市場的哲學人,我至今還保有的少數浪漫,大概就是想讓大家覺得其實也可以不考慮實用性,純粹享受哲學的趣味。在一些演講裡,我會直接這樣說:

坦白講,今天要介紹的東西大概沒辦法直接用在你的生活上。而且它恐怕也沒什麼機會用在工作上。當然,它有機會對你帶來一些啟發,但說實在的不管什麼東西都有機會對你帶來啟發,這只是運氣問題。不過就算如此,如果你跟著我的說明一步一步聽懂,你可能會覺得它還滿有意思的。

你可能跟我一樣覺得哲學很有趣,但你應該記得別人不見得這樣覺得,而且那很可能不是他的錯。

 


 

沃草烙哲學

烙哲學是沃草支援的哲學寫作社群,藉由書寫和討論,我們希望讓大家知道:日...

沃草烙哲學 社會文化 哲學系 教育 大學生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