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語言」,還是學語言的文化精神?
有些人主張,語言只是溝通的工具,最好人類只有一種語言(如果這件事發生了,那很可能就是英語),並覺得多學些語言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行為。至少對多數臺灣人而言,這是很常見的想法。
每次看古裝劇,劇裡說的語言,都是我們的語言。比方說在香港看古裝劇《帝女花》,是明朝的故事,裡面的崇禎皇帝說「同朕check下,各地各省有沒有人欠稅」,就是現代的香港廣東話。這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這是我們現在的文化,與過去的語言文化,早已有很大的分別。
人類的語言文化不斷變化,甚至不需要去到百年,光是每個世代,說話的方式與用語已經不一樣。有些詞語新世代已經無法明白,同樣地,新世代也有一些詞語,我們不學習就不知道意思。
語言是一種不斷變化的生命體,它會不斷的新陳代謝,所謂新陳代謝,是指它既會新增東西,也會有些東西消失。而新增的部份和除去的部份,都是人類根據技術,環境的變化而出現的。人類先天就有適應生活環境的能力,生活環境造就不同的人類,同樣地,環境,價值觀也造就不同的文化與語言。
一個人如果活在寒冷的地方,溫暖是經常被追求的事情,所以他很可能更常用溫暖詞語,但是活在熱帶的人,可能就會對清涼這個詞語更有感覺。活在海邊的人對於魚的味道可能會有大量的形容,這自然對於長期生活在內陸的人來說感到莫名其妙。就算同樣是陽光,對於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意義也不同。
文化價值觀上,中文有非常豐富的親戚詞語,有「姪」,「表」,「舅」,「堂」,「姑媽」,「伯娘」這種概念。如果翻譯成英語,很可能這些人全部都只是「Auntie」,「Uncle」,如果這世界上只有英語,那麼這些豐富的人際關係概念,也會消失。細心去研究,幾乎每個語言都有自己獨有的詞語與概念,是別的語言難以表達,翻譯也會喪失部份意思。
因為儒家文明非常注重倫理,才會有這麼豐富的詞語在這裡,如果你不學習中文,用英語翻譯版本去理解儒家,那你很可能會喪失相當部份的理解。
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很多人抱怨為何不能言同語? 那我就不用學習我不懂的語言了。人類不只一次期望統一語言,透過文化滅絕,政策歧視,甚至武力鏟除差異等方式去達成。但這種嘗試都是失敗的,因為人類敵不過自然力。
就算短期裡用甚麼方式去盡量統一,因為只要人類生活在不同的環境,就需要不同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在各處散落的人類。又會在既有的語言中,加入新的用法,詞語,廢除很少用到的部份。假設一群語言相同的人,被相隔在兩個島一段長時間,他們再相會時,應該是已經溝通不到了。
就算詞語被保留,他的意思和感覺,也會不斷的改變。例如「方言」,在古代指的是一個地方的語言,所以英語,法語,皆為方言。但是今天卻用來翻譯英語概念中的 dialect。所以同一個詞語即使繼續存在,它的意思在不同時代也是不一樣的。在這裡可以看到,語言承載的是一個文化和時代的靈魂,它只是同時具有溝通工具的作用,卻並不只是溝通工具。
溝通靠的不是語言,而是對文化的理解。你能跟別人溝通,是因為你理解他的文化,就像聊麻將,聊政治,聊天氣,聊動漫一樣,如果你跟對方的文化沒有交集,那就算大家語言相通,也是溝通不了。
有些人認為,只要自己學會英語,就能國際化,結果他們學會了英語,但也沒有國際化,正是因為他們一直誤解了,以為語言只是溝通的工具。結果他們學會了英語,卻沒有學到英語背後的文化,無法理解英語使用者有趣的東西,說話枯燥無味,也聽不懂別人的真正意思,最終還是格格不入。這就是把語言僅當成「溝通工具」,忽視其文化本質所導致的結果。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