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竹教大與清大合併談起——台灣高等教育要走向何方?
在一片(不意外地)爭議聲中,新竹教育大學的校務會議也通過了與清大的合併案,十年來馬拉松式的合併企劃,總算看到了終點線的影子。對於這個結果,筆者認為是一喜一憂:喜的部份是,許多人正為了更好的教育制度而努力著,尤其是因應環境的變化而著手改變;更大的「憂」,台灣的高等教育要走向何方?現在的航道和掌舵手的思維模式,都令人擔心。
台灣在過去十幾年來的高等教育擴張,不只造成高教品質惡化、學歷通膨,還造成了階級複製的問題1。然而,現在為了因應全球化、少子女化的各種調整與嘗試,例如從教育部推動的各個公立大學合併案(公公併)來看,似乎沒有看到令人樂觀的希望。
▎綜合型大學的迷思
延續這十幾年來的大學升格潮,近年來,台灣的高等教育只剩下一種單一的思維:只有「綜合型大學」是高等教育,其他各種技職院校、藝術學院,要不是轉型、升格,要不就是被合併。掌舵者似乎沒有了解到,辦大學的績效不是只能從排名和SSCI論文點數來衡量,更沒有了解到,不同類型的學校可以發展也應該發展出不同的特色。
例如,美國有許多小型的Liberal Arts College(文理學院),它們以博雅教育為理念,並以注重教學品質、小班教學著稱。在這樣的學校,對老師們的評價不是去算有幾個點數,而是以教學上的評鑑為主。除了文理學院,藝術學院也是相當多元,它們不見得必須單獨變成一所大學,更不一定非得附屬於綜合型大學之下。
▎教育大學的重要性
台灣的中小學師範教育原本有一套完整的體系,各個學校本身也都發展出一定的特色。在全面開放各校開設教育學程以及中小學師資員額急凍之後,有些師範學院與其他學校合併成一般大學,有些則轉型成教育大學,發展博雅教育為主體的辦學特色,並以教學型大學為主要定位。以竹教大的畢業生來說,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修習教程並選擇擔任小學老師,近十分之一則會成為幼兒園老師。除了基層教師和教育相關產業人員的訓練,還有各級學校主任、校長的培訓,以及教師們的在職訓練,這些都仍然是師範教育重要的任務。可惜的是,各教育大學都走上了與綜合型大學合併的路2。
現在有許多反對併校的聲浪是從分數和排名來看,認為竹教大的入學分數跟清大差太多,又或者認為竹教大的研究論文產出數目太少,會拉低清大的排名。然而,這些看法都實在太低估了教育大學存在的必要性。
如果說台清交像一把鋒利的劍,拓展學術領域,前進國際百大,產出大量論文和研究,那麼各縣市的教育大學就像是盾牌,盾牌守護的對象,並不只有大學生而已,還有那個地區的小學生、特教學生等。
例如,教育大學裡的特殊教育中心或教育資源中心,對於所有特教學生的鑑定、輔導、諮詢,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老師們的研究往往也不能用點數來評量。以竹教大來說,在特殊教育方面的貢獻對台灣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例如,台灣第一個為了身心障礙兒童所設立的融合班,就是由吳淑美教授所推動,還有像是研究個別化教育計畫(IEP)與多重障礙的李翠玲教授,研究語言障礙的江源泉教授,研究學習障礙的孟瑛如教授,都是各領域的權威,但是這些事情通常不會出現在大學排名的討論當中。
每當我們看到各種關於併校的需要性討論時,似乎總是不外乎課程互補、研究領域互補,或者去談資源使用,但卻總是忘記了教育大學原本具有的使命。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藝術專業學校的合併討論(例如近期的南藝大與成大),或者像是一些科技大學與一般大學的合併討論,在在都是只有升學分數、論文點數以及綜合排名,看不到教育的理念,更看不到各專業型大學與綜合型大學應各司其職的思維。
▎併校等於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和高教品質的迷思
在整併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考量是要「讓資源做更有效率的分配」。然而,小學校的資源就無法做有效率的使用嗎?事實上,資源使用的效率,往往都是以量化思維管理的理、工、商科來定義的。對於經費的使用,該怎麼估算有沒有效率,好像並沒有一個適合的標準來把不同類型的學校放在一起談。再說,目前也沒有實證研究來比較那些已經合併的學校,在合併前與合併後的資源使用狀況有什麼改變。
另有一種主要說法是,併校是為了讓教學與研究資源互通,「以達到1+1>2的效果」。如果是這個考量,其實很簡單,各校之間只要互簽選課協定,讓同學們互相選課更加方便(其實現行體制早已有跨校選課的規定了),至於跨校之間老師們的研究合作更是常見的事情,不見得需要併校。例如,前陣子政大與台科大發聲明說要開始討論併校計劃,主要目的是為了創造「人文科技創新大學城」,事實上,如果真的有心,雙方選課協定和研究計劃簽一下,馬上就可以成立大學城了,所以「人文加科技」並不直接構成併校的需要性(更何況兩校地理位置也不過十來分鐘車程的距離,早就在同一個城市裡,為何需要讓校區變成一個才是大學城?)
還有一個很大的迷思是併校才能「提升高等教育品質」。如果大家覺得現在高教品質低,不如先來分析一下造成品質低落的理由,應該很容易就會發現這跟併校的關聯性非常低。
例如,隨著大學的擴張,台灣的「生師比」大幅上升,比所有已開發國家都還要高,甚至也比中國還要高3。也就是說,其實高教品質下降跟我們的教育資源大餅不夠大很有關係,教育部沒有資源(或者沒有意願)去改善生師比。另外,假設我們認為高教品質太低,則我們更該關心的是,現有的評鑑制度有沒有看重老師們的教學成績?有沒有讓老師們負擔太多的外務?有沒有讓老師們都成為追求論文點數的學術工廠長工?例如,天下雜誌的調查報導〈兩萬名「教授長工」的故事〉,主管機關到底重視了嗎?還是繼續堅持所謂的排名和所謂的頂尖?答案應該是很明顯的,而且是令人沮喪的。
▎小結
竹教大與清大的合併案不會是最後一個,目前在談的「公公併」還有許多。談了十年的合併案,相信在各方努力下,是會談出對兩校而言最好的安排。對師範教育而言,其中重點是要去延續未來的「新竹教育學院」在教育方面的使命;對高教發展而言,重點是要避免最終又落入理工科思維的研究導向、避免讓1+1=SCI/SSCI,而是真正去提升整體的教學和研究品質,讓1+1>2。
在新政府即將就任之際,現在更是一個重要的時刻讓大家好好檢討整個高等教育的結構問題。高教體系的資源應該如何重分配?許多人已經明白指出來的「高教崩壞」危機,該如何因應?台灣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擺脫排名與點數的迷思,讓各大專院校真正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台灣的高等教育,到底要走向何方呢?
|參考閱讀|
- 李又如,2015,新新聞,〈大學併校急急如律令 各有各的算盤〉
- 戴伯芬,2015,〈建立符合大學轉型正義的「退場機制」〉
- 關秉寅,2016,〈台灣高等教育擴張後,仍然鳳生鳳、鼠兒打洞嗎?〉
-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2014,〈改善生師比因應少子女化,沒有大學老師須被裁撤〉
- 戴伯芬主編,《高教崩壞:市場化、官僚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台北:群學出版社。
出身較佳的學生較容易進學費較低的公立大學,而社經地位較低的家庭子女,則較容易進入學費較高的私立大學。參考張君宜與林宗弘的研究。
註2:原有九間師範學院,目前僅存三間教育大學:北教大,竹教大,中教大。
註3:「若將大學生師比逐年改善,從現行的26.3,回到1990年的18.5的水準,則遠遠還沒有『教師太多』而要裁員的問題。」參考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新聞稿。關於各國生師比,參閱戴伯芬,201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