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蛇選民」造就高雄川普?韓國瑜到底動員了誰?
韓國瑜在數月來造成一股旋風,震驚各界。有不少人拿美國總統川普來做比喻,例如有位大學講座教授投書媒體,以〈輸家選民 造就韓流川普〉一文指出:「韓流得以興起與他誠實直白的語言、自然不矯情的人格特質,透過網路媒體時代的催化行銷,達到了量變轉成質變的選舉效果。」並且說:「『又老又窮』與『北漂』無疑是最主要的客群。」認為韓在媒體上的支持度高升,就像川普吸引全球化下的輸家一樣。
另一位沒有署真名的大學教授更投書直言,「韓國瑜有可能成為當前台灣民眾的『救世主』」。其實同樣的類比也不是第一次出現,在韓國瑜競選國民黨主席的時候,他就曾自比川普,後來也有好幾篇文章做了同樣的類比。不過,筆者認為,這恐怕不僅是刻意地「美化」了韓國瑜,也是對川普與美國政治的誤解。我們正好趁此機會來認識這兩個人。
訴諸感覺、不求真實
首先看川普和韓國瑜兩個人相同的地方。沒錯,兩個人都有一樣之處:「直白」的語言。
儘管兩人以「直白」作為鮮明的人格特質與媒體形象,但川韓兩人恐怕都跟「誠實」勾不上邊。就以川普來說,他在競選過程常被媒體挑出「反事實」的各種說法,包括在歷次的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會上都一再地用錯誤的資訊和訊息來做論證,例如景氣好的講成不好的,犯罪率低的講成超高;若在一般場合的話,一旦被指正就會怒嗆對方是假新聞。
而看回韓國瑜過去的發言記錄,他過去就曾被人指出轉彎的言行,也在各式政策論述提出違反事實基礎的政見,例如已被指出沒有任何可行性的愛河「摩鐵」摩天輪,高雄人口四百萬,或者是信口開河的一百億資金,又或者是最大的選舉口號「高雄又老又窮」,都無任何事實基礎可言。至於競選過程的各種自導自演(例如關閉粉絲團,女兒被網路霸凌,或者是競選影片多次涉及侵權)也都和「誠實」這樣的正面評價相距甚遠。
除了兩人在討論事情方面都講求感覺,完全不想要跟人認真討論實際狀況,甚至也無視統計數據之外,其他各項特質兩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素人vs. 傳統地方派系出身的老牌政客
從經歷來看,川普是真正的政治素人,他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政治局外人,他就是「建制派」(掌權的政治菁英)的最大對立面,一路通過初選過關斬將,打敗所有政治體制出身的人物,在這個過程當中,是典型的「民粹主義」、反對傳統菁英的浪潮展現。
韓國瑜完全不同,他先前早有長期從政經驗,且出身雲林的地方派系:張榮味家族。他同時還有一個身份是國民黨內最鐵藍的「黃復興黨部」一員,本身就是傳統政治結構中最傳統的代表之一,若從農業的角度來看,是地方政治「腐敗體系當中的關鍵人物」。結果,現在以一種政治局外人的形象出現,只能說是公關塑造非常成功。
川普和韓國瑜動員了誰?
光是從政黨屬性來看,驅動川普和韓國瑜的支持基礎是非常不一樣的。要知道,政黨和國族認同,依然是台灣政治場域與投票意向中足以左右勝負的關鍵,任何把川普和韓國瑜放在一起看的人,都是有意無意地忽視此一特殊的政治情境與社會脈絡;尤其是自稱要搭上所謂「無色覺醒」這樣浪潮的,更讓人困惑,明明是深藍政治人物卻要自稱無色,這究竟是哪種無色?哪種覺醒?
事實上,韓國瑜現象總歸為兩大類:對民進黨執政不滿意,以及藍軍的歸位。國民黨支持者(包括泛藍媒體)將2014年以來失去政權後的各種失落感,轉化為對韓國瑜這個「救主」的熱切期望,並集結各方資源(網紅、媒體、甚至網軍),將韓包裝成一種親民和有魄力拚經濟的代表人物,大家好似忘了他一年前才參選過國民黨黨主席,但結果不佳。以他的意識型態立場、位置,以及過去在黨內所代表的聲量比例,如今一躍成為整個黨的領頭羊,對國民黨而言其實是一大危機。
從經濟動員基礎來看,川普很明顯的是去動員「全球化下的輸家」沒有錯,就是所謂「鐵鏽帶」的那些失業工人們。川普很清楚地把人們遇到的經濟困境歸結在全球化。其中,與中國的貿易造成美國工作機會的流失是一大重點。
反觀台灣,我們什麼時候曾有過「全球化下的輸家」這樣的討論?事實上,台灣的政治版圖和動員,主要是根據對中國的態度來劃分,尤其是在經貿關係的結盟與動員,常常是依照對中國貿易的輸家贏家來區分。
以韓國瑜提出的政見來看,內容也多指向中國,例如「南南合作」,就是要從中國引入投資和人潮,還有要把農產品賣往中國。他也曾主張承認九二共識,只是近來態度轉為低調,甚至對前總統馬英九日前發表的「不排一統一」言論,韓國瑜則以「南台灣最不需要的就是統獨問題」來回應,更篤定的認為,「尤其是高雄,不要再談政治。」原來,這些事情都不政治啊?
對川普來說,中國是全球化貿易下的問題來源,但對韓國瑜(以及中國國民黨)來說,中國是唯一最佳解方,兩者完全相反。川普在動員經濟輸家時,很明確地將其歸因於全球化和自由貿易,但韓國瑜則訴諸高雄又老又窮造成「北漂」(南部人移居北部),先不提這個詞的內涵有多麼不適用台灣、以及人口移動的正常現象,事實上台灣南北發展不均,是中央執政者(過往的國民黨)長期以來重北輕南,以及整體產業規劃的結果,到底韓國瑜是要動員誰去反對誰呢?
再從社會動員的基礎上來看,美國政治裡所具有的深層「身份政治」因素(identity politics),這在韓國瑜身上是沒有的。在前述〈輸家選民 造就韓流川普〉一文中所說的,川普和韓國瑜現象就是「候選人在道德上是否完美、言語上是否得體、政治顏色上是否正確,都是次要」。錯了,川普的政治顏色和那些針對各群體人們不得體的言語,在在表現出的是身份政治的動員和鞏固,選民當然在乎,更不會是次要。
川普在所有「政治不正確」的地方大放厥詞,原因是每一個「爆言」背後都是身份政治的動員。例如在種族歧視語言的背後,是害怕變成少數的白人;在歧視女性和LGBTQ族群的語言背後,是害怕這些年來自由派提倡的那些價值的保守基督教派;在歧視外來移民的語言背後,動員的是害怕經濟開放造成更多失業的勞工。其他還有很多害怕「平等權益」會傷害到自己應有權益的群體,甚至,在「讓美國再次偉大」這樣的語言背後,動員到了許多害怕中國取代美國成為霸權的愛國主義者。這些不同的群體,在川普一次又一次「不得體」的言論上,被動員起來。川普是有策略的在訴諸這些少數的群體危機感,最後也成功動員不同的群體。
而韓國瑜那些歧視語言與保守態度(例如陪睡招商,母語在學校學是浪費時間,或者是一度宣稱要禁止政治遊行),充其量就是踩在社會大眾普遍的歧視心態、以及整體的保守態度上。很多人都覺得陪睡只是開玩笑而已沒有關係,而許多都市中產階級也多傾向同意「母語不要來浪費我們的時間,學校就是要學英文」。韓沒有要動員什麼少數群體,也沒有要玩身份政治(甚至避談自己最明顯的身份與認同,包括外省人、黃復興黨部、地方派系、大中國情懷等),只是在不同的場合隨機、即興發揮,投觀眾所好而已。
還有千萬不要忘記一點。川普的言行爭議很多,但他的主線很清楚,就是訴諸愛國心,號召愛國主義,希望全民一起「讓美國更偉大」。然而,韓國瑜出身自退役軍人組成的黃復興黨部,理論上是最「愛國」的人,但他不只曾經大力附和軍公教人員應該要「能混就混,能撈就撈」的言論,而且過去到現在我國國軍面對的最主要的、也是唯一的敵人就是中共,但黃復興黨部的人,包括韓國瑜自己,試問有任何反共與愛國的樣子嗎?非但沒有,而且還要將所有經濟重心都放在中國。
此外,他在造勢場合以軍歌《夜襲》為出場曲,但是,一位退役軍人不只不反共,還大力認同要拖垮自己政府,把軍歌拿來對選舉時的敵人唱,支持者好意思把他跟川普相比?
圈圈比叉叉
任何把韓國瑜拿去跟川普相比的人,都是搞不清楚美國政治,也刻意美化了韓國瑜。
另外,大家也不要忘記,川普總統在美國的支持率在歷任總統當中始終排名吊車尾,也幾乎未取得半數以上民眾的認同過。他在大選時,「普選票」部份輸了兩百萬票!而他在選後也讓美國國內政治「兩極化」的現象更加嚴重,深化了每一個社會分歧。川普是當代民粹主義和身份政治動員的最經典案例,韓國瑜不只是看不到車尾燈而已,這完全不是同一個檔次。
重要的是,韓國瑜不是一個「非典型」政治人物,他再典型、再傳統不過了。川普的崛起是因為民眾想要教訓傳統建制派的政治菁英(而且包括兩大黨),韓國瑜現象說穿了其實並不複雜,就是因為人們對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不滿,透過各種資源不斷輸出並行銷韓國瑜(大家可以看一下現在新聞媒體有多少時間、比重、篇幅在報導與美化韓國瑜,以及走進大街小巷的商家看看有多少新聞媒體比例是那些顏色相近的)。
如果說韓國瑜與川普在選戰中有任何相似之處,那或許是顯示在民主政治當中各種公共議題的對話與討論,在這樣的混戰式的選舉操作中,都被大量真真假假的訊息給沖刷帶過了;關於市政的具體可操作性,則在一次次的「爆言」中,其意義更被抵銷。
從「反事實」的傳播,憑感覺而不憑實際數據的討論,對既有政治菁英的不滿意,以及不少人們期待救世主角色的出現,這些現象是韓川兩人相似之處,而不僅台美,也是在許多自由民主國家所出現的危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