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物語】如何面對中國觀光客的文化衝擊?——日本經驗

聯合新聞網 蔡慶玉
圖/Moyan Brenn(CC BY 2.0)

春天櫻花季,中國遊客爬上櫻花樹拍照被日本媒體報導後,鬧的滿城風雨,而近期中國國慶假日,這樣的衝突又再度於日本掀起風風雨雨。

有對到日本蜜月旅行的中國年輕夫婦,在北海道便利商店排隊還沒付錢前,就先打開冰淇淋大口吃了起來。店員告知他們要先付錢才可以吃,於是在銀行上班文明的中國夫婦,衝上前去拉日本店員的頭髮,聯手又踢又打。他們遭到被警察逮捕時,振振有詞地說,「我們以為店員在罵我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1. 在日本雖然是國外,但是打人也是有傷害法律責任;
  2. 中國人買東西如果在付帳以前先吃的話,不可以糾正他們,否則他們會生氣,還有可能會被打。

電視節目報導完後,日本女性腦醫學博士,一本正經地評論,完全沒有酸味,「每個國家都有不一樣的消費習慣,也許在他們國家認為,反正都要付錢,又不差那一分鐘,先吃也不會怎麼樣吧。」

我和一起看電視的弟弟說,「沒有這回事喔,絕對不可以喔,沒付錢的東西不能打開喔。」其實,這句話我在他兩歲時說過,他有記住,後來就不用再講了。

▎機場的垃圾堆

節目在報導中國人帶來的龐大經濟效應後,播出一連串讓日本很困擾的情況。例如,在日本關西機場,中國旅客大量爆買,因為行李會超重,所以把紙箱包裝等都拆掉,隨便堆在機場一角,垃圾越堆越大,到處都是。這對乾淨的日本人來說,與其說是憤怒,倒不如說是訝異,怎麼會有人這麼大大方方地丟垃圾。

一般日本家庭丟垃圾有潛規則,紙箱丟掉前,一定要拆成扁平,用繩子或膠帶綁好,方便清潔人員帶走。我剛到日本時不知道,因為不是硬性或明文規定,也不會罰錢,但這就是所謂的教養。近年來環保回收意識高漲,這更是一般常識。

在機場被訪問的年輕清潔人員應對禮貌,他笑笑無奈地說,可以體諒遊客要丟垃圾的苦衷,上司要他每小時多巡兩到三次。但是旅客若可以稍微縮小紙箱體積、或把塑膠袋、紙袋對折一下,不要影響到其他旅客就好了。訪問中,一位旅客若無其事地把沒喝完的飲料,嘩啦嘩啦地倒進去垃圾桶。

我又回頭告訴我家弟弟,「機場不能隨手亂丟垃圾,垃圾就是依分類丟垃圾桶喔。」

▎鐵軌上拍照

電視畫面出現京都令人屏息的景色,突然畫面上有好幾組情侶、年輕人站在鐵軌上拍照。平交道叮叮響,旅客們拍照到桿子快放到水平的瞬間,才哈哈大笑快步閃開。我看了一把冷汗,期望他們跑開時不要跌倒,危及的就不只是自身的生命而已。

我正想回過頭和我家弟弟機會教育,還沒開口,他就說,「ママ、危ないね~。しまじろうはだめって言ってるよ」(媽媽,好危險喔~巧虎有說不可以這樣耶)

日本真應該派巧虎出巡好好的宣導一下。

▎邊走邊抽菸,隨手扔菸蒂

電視畫面出現在一群男性在「此地不能抽菸」的中文告示牌前,大剌剌吞雲吐霧,之後隨手一丟。仔細一看,菸蒂上印著「丹建」兩個字。應該建議中國煙草公司,香菸上以後不要印牌子了,因為隨手丟菸蒂時,會被發現是中國人丟的,而且菸蒂不會一直被丟在路邊,馬上就會被附近日本居民撿去丟掉的,撿多了「丹建」,「牡丹」對品牌的形象會不好喔。

▎土足禁止 (不可以穿鞋子)

為了緩和節目的訝異憤怒緊張等綜合情緒,畫面出現了京都有名寺廟的住持,帶著出家人的慈悲,對旅客穿鞋子在祠堂裡走來走去的情形表是他的看法。住持說,「嗯,很傷腦筋。直接從迴廊跳下去枯山水庭園,繞繞再跳上來的旅客了,最近比較少了。」接著節目請住持指點迷津,對於中國旅客令人困擾迷惑的行為,應該要怎麼辦?

自古以來,來者是客,應以上賓之禮相對。但是,讓旅客體會日本文化,解釋生活習慣的同時,也是感受文化的一部份。我們要清楚柔性地告訴觀光客,日本マナー(manner)是甚麼。相同的,日本人到國外去,也要遵守當地的規矩和習慣。

日本文化的精髓,不只有外在的形式,建築不只是工匠工法,料理不只烹調技術。市井街道在乾淨的前提下,瀰漫的清爽自然美景,櫻花楓紅,山泉溪流,靠的是人文的力量,每個人真心的維護,整體才會呈現在我們眼前,從內在發出的深厚文化氛圍,也是日本吸引觀光客再三觀光的理由,不共同維護,就會漸漸消失。

簡言之,日本街道為什麼乾淨,我想是因為沒有人丟垃圾。

▎解決對策

日本人認為這是危機也是轉機,要找出對策方法,才有能力面對2020年東京奧運,為來自全世界的朋友盡最完善、貼心的待客之道(Hospitality)。

謾罵生氣困擾後,如何理性解決呢?日本民族性間接客套又拘謹,很難像美國西方有黑白分明的方式,中國人抵制日貨的方式,在日本恐怕也很難共同抵制Made in China吧。

除了借重導遊與旅行業者宣導,各界也提出建議。像是在機場設置紙箱回收區,發觀光地圖時順便附贈隨身菸灰缸,設置專用吸菸區。禁菸標示清楚明顯,現在礙於街道景觀以及個人自尊心,警告標示都小小的。錦市場、近江市場不會說英文,由工會等發標示牌「Don’t Touch please!(請勿觸摸)。」醃醬菜大蘿蔔,拍照時不可以直接用手拿起來;試吃味噌,不可以用手指插進去;水蜜桃不可以一個個拿起來挑來挑去,因為會有黑點點。

▎掃到颱風尾

日本東京、京都也有可能會變成這樣,失去深沉的魅力。但是日本理性面對問題,積極發展對策,想要解決衝突和問題,的確讓人安心不少。從311過後,日本發現台灣是最真心的朋友,從一 連串謝謝台灣的活動,可以感受到日本善意的回應。最近,在日本只要說是台灣人,常常就會被感謝~希望不要因為中國人脫序的行為,影響到台灣人,在被誤以為是中國人時,有不好的聯想。

每個國家都有比較「有水平」和「沒水平」的族群,日本也有,台灣也一定有,就算是2%的人口好了。只是中國人13億,百分之二是2600萬人,剛好是一整個台灣人口數,所以我們才會覺得很多吧。

▎台灣該怎麼辦?

面對陸客觀光人潮的壓力,台灣同樣感同身受,然而相較日本單純的觀光行為,台灣與中國觀光客間的衝突則更為複雜。日本在與中國觀光客間的文化衝突間,不斷尋求解決的辦法,希望透過體貼的制度引導更友善的文化互動,而非對立。

那台灣呢?在一波又一波與中國客的衝突中,只有以對立的場面製造下一場更緊張的衝突,或是爆出夜市賣中國客的現切水果售價驚人,這些對於正視觀光帶來的文化差異並未能有所幫助。尤其台灣,這一個擁有多元族群的國家,是不是該想想解決的辦法,並提出可落實的方案了呢?

蔡慶玉

政大日文系,南加大(USC)傳播管理碩士。旅日文化教育觀察者。資深廣告...

蔡慶玉 世界脈動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