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車的城市到人的城市:台灣該向美國汽車文化看齊?
在一次聚餐中,我與兩位美國友人聊起他們在荷蘭當交換學生的經驗。他們提到一位荷蘭老師,直說他非常具有美式風格,像極了美國人。我問朋友何以認為那老師很美式?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是因為他與一般荷蘭人大相逕庭,去任何地方都要開車。
許多人知道,荷蘭是個自行車文化盛行的國度,荷蘭人日常交通的首選就是自行車;然而在美國,即便路程不遠,第一選項必是汽車。
台灣人該學習這樣的美式風格嗎?
向美國看齊?汽車文化幾乎席捲全球
許多剛搬到美國居住的華人都會讚嘆:「美國真是太棒了,去哪裡開車、停車都相當方便!」許多習慣了美國生活的華人,更是眷戀著開車的便利。
美國人養成以車代步的習慣,並非因為國土幅員廣大,而是因為許多美國城市是專門為汽車交通而設計,有著四通八達的各級車道及大量的停車空間,讓開車、停車都非常方便,也讓美國成為開車族的天堂。
如果到哪裡都可以開車,何樂而不為呢?於是,以車代步成了典型的美國文化之一。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全世界都努力向美國看齊,打造流暢的行車環境,所以汽車文化也早已全球化了。
對開發中國家而言,又寬又直的道路就是進步的象徵,是邁向現代化過程中必定得進行的建設項目,是政府的重要政績。
一向崇美的台灣,即便經濟已經高度發展,心態上仍然停留在「開發中國家」,即使過去幾十年來小小的島上已經建設許多高速公路與快速道路,也已拓寬無數地方道路,甚至還有翻山越嶺的橫貫公路,政府仍然樂此不疲地繼續規劃和找尋新的車道路徑。
海峽另一端、經濟愈來愈強盛的中國,為了加速現代化,讓「大道暢民心,和諧通四方」,也極力仿效美國建構汽車道路網,即便目前中國人的汽車擁有率仍遠不及美國人,但汽車數量成長快速,已在2010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購車市場。一方面,無論是大小城市都面臨嚴重堵車狀況,但另一方面,因為預期未來汽車數量持續成長,許多新發展區域的道路蓋得比實際需求來得寬,於是,一條又一條沒什麼車流、但有著十線以上車道的道路開始在中國的土地上蔓延。
「真是了不起的遠見啊!」許多人也許會這麼想。
表面上看來,替未來的汽車成長預留道路空間的做法是聰明的,可預先避免未來交通壅塞,但是,恐怕這「遠見」還想得不夠遠。
在氣候變遷和暖化的趨勢愈來愈顯著、車輛交通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成為重要元凶之際,會讓人們更想買車、開車的道路建設其實是非常短視的。再者,這樣的「遠見」與將近一個世紀前的想法其實沒有兩樣,在時空已改變的情況下,交通規劃的本質若沒有因應時代調整,又怎能說是「遠見」呢?
科比意的未來城市,熱情擁抱汽車的20世紀
話說20世紀初, 法國建築師科比意(Le Corbusier)就有了這樣的「遠見」。科比意可說是上個世紀在建築和都市規劃領域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除了引領現代建築潮流,他對都市規劃的想法也深深地影響現代都市的設計。
科比意在1929年出版了《未來城市規劃》(The City of Tomorrow and Its Planning)一書,詳細描繪了一個理想現代城市的藍圖,稱之為「光輝城市」,企圖解決20世紀初期傳統歐洲城市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快速工商業發展吸引許多人湧入城市討生活,許多老城市的公共建設已經無法因應大量人口所帶來的挑戰,產生嚴重的交通、公共衛生和健康問題,影響城市發展。
做為建築師的科比意,習慣性地從都市硬體空間的層面來思考都市問題,他斷定就是因為歐洲傳統城市空間不規則、毫無秩序可言,才會造成城市運作的無效率。科比意非常欣賞當時那些有著幾何、棋盤格式街道規劃的美國城市,因此認為城市應該要以幾何的空間形式來創造高度的秩序;他預見汽車將成為未來城市交通的主流,於是主張建造超級大的街廓以減少交叉路口,讓未來的汽車交通更流暢、更有效率;此外,科比意也認為,要達成理想的城市樣貌,非得把現有城市剷平從頭來過不可。
科比意所描繪的未來城市空間樣貌看來很眼熟吧?是的,科比意那熱情擁抱汽車的未來城市早已全部、或部分實現了,正是美國城市和世界各地新興都市的樣貌,也是當前許多都市人所處的生活場域。
科比意的都市設計想法影響深遠,過去將近一個世紀,歐美的都市規劃界基本上承襲了科比意的理論來改造都市,致力於創造更有效率的行車環境。而許多開發中國家的都市規劃也複製了歐美的規劃邏輯,在政府意志遠遠凌駕於民眾權益的情況下,更是能淋漓盡致地實現以汽車為主的未來城市藍圖。
連科比意也想不到,過去的「遠見」成為現在的麻煩
科比意心目中的理想城市在實際上卻是問題重重。1960、70年代,為了解決美國部分都市區域貧窮、犯罪、破敗的問題,美國政府進行了一連串的都市更新計畫,實踐了科比意「從頭來過」的主張:將許多原有的都市紋理全部剷除,以大街廓、高層住宅、筆直的大馬路取而代之。
然而,以重建硬體空間的方法來解決都市問題畢竟過於天真,將問題簡化了,除了效率外,完全沒有考量到其他細微的社會面向,當時就立刻遭到著名的都市評論者珍.雅各(Jane Jacobs)的強烈批判。
目前,歐美政府早已不敢再進行如此粗暴的都市更新政策,甚至連「都市更新」(Urban Renewal)一詞也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可悲的是,台灣的官僚到現在都還奉之為都市現代化的圭臬,熱情地擁抱問題重重、過時的都市更新觀念。
時至今日,包括台灣和中國許多掌管都市規劃的官僚,不管認不認科比意為祖師爺,都仍以滿足汽車成長需求、維持汽車交通流暢做為空間規劃的基本價值。
於是,許多城市成為汽車的天堂,卻也同時成為行人的地獄,衍生出許多問題。當都市中湧入太多的汽車,不但造成交通壅塞,汽車排放的廢氣更帶來嚴重的空氣汙染;車撞車、或車撞人的事故也成了城市安全的大麻煩;此外,行人的空間被汽車排擠,走路空間和安全保障同時流失;在沒有良好公共運輸的情況下,許多人不得不選擇開車。
另一方面,都市規劃者在滿足汽車交通需求的同時,也因為創造了良好的開車環境而進一步鼓勵人們的開車行為,在解決當下問題的同時又製造了未來的汽車成長。
在20世紀初期那個汽車尚未普及的年代,科比意的「遠見」在於看到汽車普及的未來,因此認為城市必須建設大量筆直的道路以因應未來需求。然而,誠心想解決問題的科比意,恐怕怎麼也想不到今天汽車的大量增長,還會衍生出當時人們想都沒想過的氣候變遷問題。
科學研究顯示,大量排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特別是二氧化碳,是造成當今全球暖化與其他氣候變遷現象的主要元凶;而化石燃料的使用是溫室氣體排放的大宗,雖然許多工業也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但私家汽車也得為氣候變遷現象負上很大的責任。也許有人會問,私家汽車的增長真的可以歸咎於道路建設嗎?
這也許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但我認為要是沒有獨尊汽車的都市交通規劃,今天汽車數量也不可能恣意地成長。
這樣看來,科比意當初以汽車為考量的「遠見」,不但以都市更新的形式造成社會破壞,也成為今天許多都市環境問題和氣候變遷的麻煩製造者;同樣的,那些為將來汽車成長預留空間的道路建設,也不過是為未來製造麻煩。
人性化城市,交通方案不該只有一種選項
都市規劃者其實應該再想更深遠一點,問問以下問題:當預留的車流空間不敷需求時該怎麼辦?隨之增加的停車需求又該如何解決?我們可能不斷地興建道路和增加停車位嗎?
想遠一點就會發現,以不斷增加供給(道路建設)來滿足需求(汽車成長)的交通方案,最後只是死路一條。
比世界上許多國家早一步「現代化」的歐美富裕國家,早已嘗到獨尊汽車的城市交通規劃所帶來的苦果。2015年,以私家汽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加州,其交通部終於正式承認一個事實:蓋更多的高速公路並無助於舒緩交通,反而會吸引更多人開車上路。
從3、40 年前開始,許多歐美城市就開始修補過去的錯誤。歐洲在城市交通的改良上尤其積極,許多歐洲城市甚至結盟,誓言共同努力,朝向「無車城市」(Car-Free Cities)的願景努力,從減少汽車交通、增加其他交通選項做起,最終希望免去人們買車的需要,讓城市從車的城市變回人的城市。
歐洲城市邁向無車城市的主要做法包括:改善市區的步行環境、減低行車速度、增加開車和停車的困難度和金錢成本等。在抑制私家汽車交通的同時,也發展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建構自行車環境,並提供汽車共享的服務。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許多歐洲城市已經成為世人羨慕不已的人性化都市。許多住宅區的街道做了改善,強迫車輛減速以維護居民的安全與社區安寧;市中心繁忙商業區的車流顯著減少,舒適寬廣的人行道增加了,甚至有不少禁止車輛進入的行人徒步區。
許多歐洲城市也建構了高品質、可信賴的大眾運輸系統,和友善的自行車環境,讓人們在汽車之外有了其他更省錢、更便利的交通選項。除此之外,因為政府刻意施行相關政策來提高買車、開車、停車的金錢成本,進一步減低人們買車、用車的欲望。今天,歐洲城市成為人人嚮往、舒適宜居的地方,正因為她是人的城市,而不再是車的城市。
但,改革的腳步仍然繼續。例如,2014年,芬蘭首都赫爾新基就宣布了一個野心勃勃的計畫——要在2025年,讓人們根本沒有任何擁有私家車的理由。挪威首都奧斯陸甚至大膽地宣布,2019年以後,所有車輛都將禁止進入市中心,成為真正的無車城市。
城市的遠見,奠基在解決問題的本質
城市的遠見,不只在為將來的趨勢準備,更在於能否看到問題的本質。
過去人們看到的都市交通未來,不過是汽車成長的趨勢,不但沒有看清交通問題的本質,也沒有想到汽車成長的可能後果。交通關乎於人們如何在都市中移動,而移動的工具有很多種,汽車當然不是唯一選項。
當然,人們無法清楚地看到未來,也不可能預知任何行動的全部後果,能看到多遠,的確有其局限。為了減少視野局限可能造成的負面後果,最重要的原則是:多元的解決方案總比一元好。解決交通問題不能孤注一擲地獨厚私家汽車這個選項,多管齊下才是聰明、保險的做法。(本文摘自《好城市:綠設計,慢哲學,啟動未來城市整建計畫》)
《好城市:綠設計,慢哲學,啟動未來城市整建計畫》作者:廖桂賢出版社:野人文化出版日期:2017/11/0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