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師還給學生:信任,才是教育的基石

聯合新聞網 黃益中
圖/shutterstock

教育部聽到基層教師心聲,宣布明年(106)1、2月起簡化地方教育「統合視導」項目,不再以量化方式評分等第,改以質化為主,並將原本多達388項的視導項目,簡化成因地制宜的11項主題。諷刺的是,最新出爐的「臺北市105-108學年度國民中學校務績效指標訪視評鑑實施計畫」,卻狠狠潑了老師一大桶冰水,而且這次冰塊放的更多、更新。

這份由臺北市教育局委託「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執行的54頁評鑑計畫,全以量化評分,統統都是KPI(關鍵績效指標),把校務評鑑細分為9大向度,每一向度下的細項指標都有分數,最高5分、最低1分,細項包括教學創新或教育實驗教師比例須佔全校教師50%以上、師生在酷課雲的使用率達80%以上、參與小田園人數達90%以上,才能拿5分。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展現「創新」,評鑑首度把與媒體互動列入評分,學校發布2次以上正向活動新聞稿可得1分、發布6次得3分,若得媒體正向報導1次得4分、得媒體正向報導2次得5分。連關懷學生也可以計分(以後跟學生晤談都要像去律師事務所一樣算時間寫報表是嗎),教師關懷人數佔全校學生人數比例達90%以上可得5分、80到89%可得4分。

甚至是教育部已經在檢討要簡化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詳見:〈這也敢稱「教師專業」?長官,錢不是這樣花的!〉),這份計畫還把它完整列為評鑑指標,而且是加強版(向度三、教師專業發展),包括製作教學檔案、參與跨領域跨校教學、開教學研究會、參加創新教學或行動研究相關競賽教師比例,一大堆KPI洋洋灑灑,讀者有興趣請自行上網慢慢欣賞。

該不該評鑑?對被評鑑者而言,當然是越少越好。要問的是:如果沒有評鑑,會不會產生什麼不當的後果?拿也是飽受批評的醫療評鑑來說,可以完全廢除嗎?當然不行。因為假如病人完全不懂醫學,今天若沒有一個「基本的」考核評鑑制度,沒有人敢保證每個醫生是不是都能專業看診。

但是教育不同。對老師而言,我們每一天、每一堂課都在被評鑑。一個班若有30位學生,就代表有30個評鑑委員隨時都在注視你的教學。這年頭啊,要知道老師會不會教書很簡單,去問問教務處有沒有接到家長投訴,或者1999有沒有來函要老師寫報告就知道。學校辦學情況如何?孩子午餐有沒有吃飽?建議你直接看爆料新聞絕對比等待上級視導還快。請問老師哪裡還需要什麼校務評鑑?

教育學上有一個「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理論,意思是如果我們對某些人(通常是學生或孩子)期望較高,他們的表現就越好。「比馬龍效應」與「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類似,一個人假若得到適當的鼓勵和認同,平庸的人也可以有突出的成就。但如果一開始就認定自己會失敗,通常結果就真的會失敗。

一個好的教育政策要推行,首先要「相信」老師會去做,這就跟我們當老師的人要先「相信」學生的道理一樣。人只有被相信才會心悅誠服去做。老師如果得不到上級長官的信任,被認為沒有評鑑就一定會打混偷懶,說真的,他們也可以「陽奉陰違」,就像學生也會表面上順從老師,私底下卻髒話連篇。

以臺北市這份計畫來說,它把柯市長的政策放入,如創新實驗教學、SH150、小田園政策等,並依學校達成度給予1至5分。這些政策不好嗎?它們都是很好的創意,至少我知道很多老師與學生做得很愉快。問題在於,原本是「自願」性質的鼓勵,被這麼一搞,如今變成「強迫」的KPI達成率指標,就是徒增負擔。說白一點,要應付也不是難事,過去那些評鑑很多也是靠做假資料撐過去,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只是,好的教育理念最後卻淪為表面工夫的KPI,難道是柯市長願意看到的嗎?

舉例來說,我協助臺北市勞動局編寫高中職勞動權益教案,勞動局也有安排種子教師研習,希望各校這學期開始推動「勞動教育」。但勞動局的作法是「鼓勵」,做得好會給予表揚,沒有強迫、也完全不列入KPI指標。先有幾個領頭羊,將來其他學校與老師也願意跟進,我們是這樣相信的。

「改變台灣,從首都開始;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這是柯市長當年帶給我們的期待。信任,就是教育文化改變的開始。

這個「創新」的整人評鑑計畫,真的可以收一收丟掉了。不需要KPI評鑑,直接來學校看就好。上級要做的是提供基層支援,不是來製造人家麻煩。把老師還給學生,教育局你們就功德無量了。

黃益中

師大公訓系,政大東亞所碩士,海軍陸戰隊預官。曾任國中教師,現為高中公民...

黃益中 公共政策 教育部 教師評鑑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