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掉中天的麥克風,是打壓異己或維護民主?
上週五美國總統大選第二場辯論的MVP,不是兩黨的任何一方,而是「被消音」的麥克風。
早前的第一場辯論,因為現任總統川普在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發言時頻頻插嘴,演變成兩個「老白男」互嗆的大亂鬥。歷經此一災難,主辦單位在第二次辯論中放大絕,於候選人發言時關掉對手麥克風。雙方即便想回嘴也不能搶話,只能在自己的發言時間中說話。
結構管制:適時消音麥克風的智慧
麥克風消音作法受到不少讚賞,認為兩位候選人總算回到公共政策交鋒,從上一場的「吵架大賽」迅速升級為「總統辯論」。
雖然事前川普陣營不滿麥克風消音規定,認定是主辦單位的偏心打壓。不過在消音措施下的整場辯論,兩人都較能暢所欲言,展現總統候選人應有高度與風度的「下限」。因此有記者認為,川普難得「被迫」的自制表現,也能為他選情加分。
適當地切掉麥克風,就是對發言管道的「結構管制」。表面上,麥克風消音作法似乎扼殺了川普與拜登隨心所欲的發言自由;但實際上,透過對辯論制度的合宜規定,讓雙方都能有話好好說,而促成理性的辯論。
市場失靈:老闆把「新聞台」做成「自媒體」
台灣數量爆棚的新聞頻道,也需要類似的結構管制。
1990後期威權時代結束後,主管機關就遵行放任政策,鮮少對電視台進退場進行結構管制,造成過多頻道競逐有限收視市場。密度之高冠於全球的新聞頻道,因此在降低成本與競逐碎裂市場的誘因下,各自鎖定藍綠「基本盤」中極端鐵桿政治粉絲,以確保個位數百分點收視率為足。
放任政策下的市場結構,未能讓業者進行「新聞專業」的良性競爭,反而是把原本應該追求真相的新聞頻道,經營成以老闆立場馬首是瞻的「自媒體」,只在特定立場「同溫層」中所帶來的政商利益來取暖。
歐美社會近年在推特與臉書等社群媒體盛行後才經歷的「後真相」危機,其實在台灣,早已是十數年來的政治日常。因為電視等主流媒體「立場決定報導」,造成藍綠政治人物與支持群眾擁抱各自的偏見,「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難以理性辯論與溝通——就像互相嗆聲而亂哄哄的美國總統大選第一場辯論。
黨同伐異:所有的辯解都讓對方以為是企圖
可是美國總統大選辯論中適時消音麥克風的結構管制道理,在台灣並不容易達成共識。上週末,一些反對黨政治人物上街頭抗議,認定政治力量干預中天新聞台換照,是對在野陣營的「封喉」與言論扼殺。另外卻也有不少人義憤填膺,認為中天新聞內容長期「染紅」,非得除之而後快。
這就是台灣政治與媒體黨同伐異的病態。各個領域的理性討論,包括媒體的結構管制,最後都被降格為藍綠惡鬥。原本換照的結構管制理念,都被降格為箝制對手言論內容的不堪手法。借用老派流行情歌的歌詞:所有「專業」的辯解,都讓「藍綠」對方以為是「政治」企圖。
難道我們就這樣被民粹征服?
跳脫民粹:把換照從「政治問題」還原為「媒體問題」
從2005年新聞局時代換照風波後,台灣社會已有共識,希望透過制度設計,讓電視換照不再是黨同伐異的政治問題,而必須是專業表現的媒體問題。
所以,傳播主管機關從新聞局改為獨立機關的NCC,委員任命須經國會同意,也有交替任期制,以避免一黨獨大。所以,NCC換照審查除了委員合議,也必須經由專家學者的外審諮詢,以避免委員會專擅。所以,節目內容核處除了政務官與事務官的裁決,更必須經由公民團體代表參與,以納入多元聲音。
如同大選辯論主辦方按照理性發言規則,決定麥克風開關與否;透過上述這些機制,台灣的換照審查應該、也必須能夠按照新聞媒體的專業法理,決定中天新聞消音與否。
中天新聞台上次六年前「有條件」的附款換照後,未能及時建立專家要求的新聞把關制度,又屢屢違反事實查證規定而多次遭罰。這些專業爭議的「媒體問題」,才該是討論中天新聞換照的關鍵所在。
在傳統藍綠對抗的政治格局中,換照被政治人物與媒體簡化,一口咬定是打壓異己的手段。但走出藍綠互嗆的死胡同,從專業角度決定媒體的麥克風是否消音,進而讓新聞媒體走回按照事實報導與評論的正途,將可以提升政治辯論品質,促成真正的言論自由與維護民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