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大林蒲、鳳鼻頭的影像紀錄與抵抗
許厝國小遷校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雲林地區長期承受六輕污染、水資源斷絕、因擷取地下水承受沙塵暴的衝擊,居民長期隱忍的憤怒,再次因為許厝國小遷校問題引起廣泛的討論。
相較於許厝國小學童健康問題引起社會注意,高雄市小港區大林蒲、鳳鼻頭兩地同樣位在石化、鋼鐵等重工業區團團包圍下,鳳林國小、鳳鳴國小學生的處境則顯得寂寥許多。
為了紀錄深陷於污染泥沼的大林蒲、鳳鼻頭,一群高雄在地年輕人洪正與黃瀞瑩等,開始著手一項影像紀錄計畫,希望為故鄉留下最後的記憶。
9月9號這一天,這群年輕人在高雄的獨立書店舉辦講座,說明他們的拍攝構想與展出計畫。
與談人地球公民基金會王敏玲風塵僕僕趕到現場,在她介紹大林蒲、鳳鼻頭時提到,這裡曾經是一大片絲毫不輸給墾丁的椰林海岸風光。黃瀞瑩恰好是鳳鳴國小的畢業學生,朗朗唱道鳳鳴國小校歌……
藍藍的大海一望無涯,寒冷的冰雪永遠不會到這裡來……
這裡的小男孩像牛一樣健壯,
這裡的小女孩像雲雀一樣的愉快。
小男孩、小女孩、生長在這裡,
多健壯、多愉快、像生活在天堂。
綠綠的椰林春天常在,
美麗的花朵永遠永遠不停地開……
還未唱完,黃瀞瑩哽咽地說起,她是直到上國中去了小港,搭公車上學途中一路看著景色變化,才發現原來住在別的地方的人,他們的居住環境跟沿海六里的環境是不一樣的。
原來只有我們大林蒲、鳳鼻頭是住在四周被石化廠、鋼鐵廠、大卡車包圍的地方。
一直到長大以後,才有人告訴他們,這樣是不對的事情。大林蒲、鳳鼻頭人沒有必要一直要忍耐這樣的生活品質。從那時候開始,大林蒲與鳳鼻頭的居民才開始走上街頭,去爭取自己生活、呼吸新鮮空氣的權利。
紅毛港、大林蒲與鳳鼻頭
小港區大林蒲、鳳鼻頭一帶在地人稱沿海六里,這裡的人早期以養蝦討海為業,風土人情與「紅毛港」相近,兩地多有嫁娶往來。
1967年高雄港「剖港」,開闢第二港口,切斷紅毛港與中洲、旗津間相連的陸地,使得原先旗津與相連一體的紅毛港分離,變成隔海相望。
紅毛港自1967年劃設為臨海工業區預定地以來,經歷四十年的限建,直到2007年拆遷後,建設為今日的洲際貨櫃碼頭。僅留存一座紅毛港文化園區,保存過去先民生活、漁耕遺跡,居民則已經遷村離去。
惟大林蒲與鳳鼻頭一帶,仍居住著大約一萬九千位居民。這些居民的生活被包圍在中鋼、中油、台船、台電及大大小小重工業廠區之中,東南面則是林園中油三輕工業區,只剩下西南面可以透入沒有污染的海風。
只是現在卻連僅存的、尚未開發的西南面,也不敵破壞危機。
當地人一開始以為海岸線開始填海造陸是為了預防海水倒灌,後來才發現,這個填土工程背後有個響亮的名稱「南星計畫」,是為了開闢新的石化專區。
更糟糕的是,市府的填海工程使用大量的煉鋼爐渣、電廠飛灰等,已經造成海水鹼化,連帶地下水及海底生態都遭到重金屬污染。這個村落西南面正在緩緩開發的「南星計畫」與「遊艇專區」,恐怕將大林蒲與鳳鼻頭人的最後一面窗戶也關上。
工業區周邊往來的大型貨車,以及開發新計畫區的運輸車輛,使得居民或學童青年騎乘摩托車外出往返時備感威脅。
惡劣的生活環境、暴露於健康風險當中,大林蒲、鳳鼻頭居民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堪稱為台灣最有資格稱為石化難民的人群,一點也不為過。
事實上當地居民不乏聽過政府有搬遷的提案,然而最終總是不了了之。更恐怖的是政府將石化工業與經濟效益兩個概念綁在一起,建設工業區遂成為經濟官僚吹噓發展神話的模式。
在石化帶動經濟發展的意識形態之下,任何居民環境權與生存權的討論都是奢言,當石化集團的經濟利益與中央、地方政府綑綁在一起時,當地人的聲音長期被忽略。
紀錄故鄉的影像拍攝計畫
黃瀞瑩說,某一次學校到屏東辦營隊,回程途中經過林園的新三輕,外地的同伴看著巨大的石化廠與煙囪,忍不住驚呼:好漂亮喔!我都不知道高雄有這樣的夜景!
黃瀞瑩說當下她心底相當複雜,外人不知道,石化工廠壯麗的美景其實是建築在許多人居住的痛苦上。除非住到這裡,否則外人無法體會到大林蒲、鳳鼻頭的居民居住在什麼樣的生活環境當中。
台灣所謂的石化王國與經濟奇蹟,是建立在一部分人長期的忍耐與犧牲。
我問這位21歲的小姑娘對這個拍攝計畫的想法是什麼?是希望透夠透過這個拍攝計畫作為武器,抵抗工業區進駐?還是為了留下遷村前的影像紀錄?
她說她沒有把握,她不知道這個拍攝計畫能不能夠真的抵抗石化工業包圍她的家鄉,對於未來她還沒有篤定的選擇,但是她希望能夠藉由這個影像紀錄,留下故鄉的生活影像。
記憶與遺忘的對抗
作為一個去年才搬到高雄定居的高雄新移民而言,我的心情是很複雜而且難過的。
在高雄定居之後,我才能理解高雄做為石化、鋼鐵等重工業超量且高度集中的城市,高雄居民長期所承受的環境壓力與健康風險。每當開車在國道上,看著像野火一樣燃燒火紅的巨型石化廠,還有那巨大排放的煙囪,我很難不擔心我家人的身體健康。
對高雄人而言這絕對是不公平的,特別當媒體大量集中在台北,其他地方的犧牲與壓迫往往被輕忽甚至視而不見。長期污染最恐怖的傷害在於,就連當地人都已經對城市惡劣的環境品質習以為常,不再感受到威脅與不安。
政府編織了一個美麗的神話,稱石化工業是台灣經濟奇蹟背後的無名英雄,聲稱石化工業帶來便利的現代生活。實際上台灣超過七成的石化產品以外銷為主,其競爭力乃以向國際提供廉價的石化原料,且主要是提供給對岸,更加速石化業上下游對中國的傾斜依賴。
台灣雖排名世界第九大石化王國,卻是石化王國當中人口最擁擠、國土面積最小的國家。矗立在高雄都會區的石化王國,事實上包含巨量被忽略的環境成本、社會成本,以及居民生活與健康風險的代價。
有些時候遺忘往往是為了減輕人們現實的傷痛,可是也可能是一種選擇性的逃避。米蘭昆德拉在作品《笑忘書》提到:「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往往也是人與權力的鬥爭。」
如果不是鳳鳴國小校歌裡面記載故鄉曾經有椰林海岸那樣美麗的環境,或許外地人會像我一樣,以為大林蒲、鳳鼻頭從來就是石化重工業包圍的村落,忘記這裡曾經是個樸實的漁村,擁抱著浪花沙灘與美麗的椰林海岸。
我上網查了另一所位於大林蒲的鳳林國小,果然校歌當中也有椰林浪花的紀錄:
高雄港 大林蒲 椰林浪花好風光
同讀書 齊歡唱 哈哈 親愛精誠在一堂
春風化雨 德智體群 真善美
鳳林兒童當自強 我擔當……
現在這群年輕人以他們的熱情出發,紀錄他們故鄉的樣貌,無論是恬淡的生活小確幸,或是身陷石化孤島內心最沉重的悲哀。
我不確定大林蒲與鳳鼻頭人的抵抗,究竟能否持續到抗爭勝利,但我想,我們要像這些年輕朋友一樣,希望大林蒲、鳳鼻頭居民絕對不要遺忘故鄉曾經的美好,雖然這很殘酷,但這是我們持續抵抗的理由——喚起當地人對故鄉的生活記憶,不要放棄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