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擋不住的假新聞之後:臉書公開宣戰真能解決亂象?

聯合新聞網 張約翰
圖/美聯社

經過新聞媒體、倡議團體一個多月來的批(ㄍㄢˋ)評(ㄍㄧㄠˊ),以及馬克祖克柏的公開承諾,12月15日,臉書的假新聞過濾機制終於上路。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有TechCrunchrecodeVox赫芬頓郵報美聯社紐約時報CNNNiemanLabPoynter等各類媒體刊出臉書打假新聞的消息,跟《超級瑪利歐跑跑》APP開放下載一樣熱鬧。

根據以上幾家媒體的報導,這次的假新聞過濾機制是局部試行,但主管動態牆的副總裁亞當莫瑟里(Adam Mosseri)表示,會逐步擴大推動。整個過濾機制整理如下:

有規則就有漏洞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以上假新聞過濾機制還是有些值得質疑的地方。

首先,用戶檢舉就是問題。哈佛NiemanLab的副主編歐文(Laura Hazard Owen)就表示,要搞這個機制還不容易,川粉可以動員把CNN所有貼文都標示為假新聞,希拉蕊支持都也可以對右翼網站Breitbart比照辦理。其實這種事台灣早就發生了,阻擋同婚民法修法到廢除校園性教育的這一方陣營,相當擅用檢舉手段,報業公會、NCC、iWin、臉書、YouTube,各種媒體型態只要有檢舉機制,都不放過。

其次,歐文指出,臉書的機制還是只在單一貼文的層面,卻無法整治假新聞網站,如果碰到像是丹佛衛報、仿冒TechCrunch.com的TechCrunch.co這種明顯刻意量產假新聞、魚目混珠誤導用戶的假媒體,臉書其實有大絕招──直接關掉專頁,封鎖特定網域名稱,但這不在機制之中。

臉書不願當仲裁者

目前這個機制只在美國土本的英文使用者範圍內試行,將來繁體中文能不能實施呢?擔任第三方查核者的資格,也就是Poynter列出的規約,必須承諾遵守公正無黨派、新聞來源透明(人身安全顧慮除外)、組織資金透明、查核方法透明、誠實公開更正政策。台灣有錢有人力的組織、媒體差不多都不符合要求,符合的大概都在緊急募資只求不關門,還不知道撐不撐得到臉書繁中版推行的那一天。

臉書這次推出的假新聞過濾機制,符合祖克柏「臉書不是真相仲裁者」的一貫政策,保障了用戶的言論自由,又不必大量投入人力、經費;在莫瑟里口中,假新聞、唬爛文是「糟糕至極」(the worst of the worst)的問題,有了初步解決方案,產品的品質暫時維持了,品牌形象也維持了。整個看下來,所費不多,實惠不少,令人不得不佩服,這真是一家聰明絕頂的企業。

至於假新聞問題可不可能解決呢?NiemanLab的「2017新聞業預測」中,美國新聞媒體聯盟(前身是美國報業協會)總裁兼執行長雪弗恩(David Chavern)斷言,假新聞會被徹底解決,因為辨識假新聞其實不難,各種平台為了維持用戶體驗品質,並不樂見假新聞泛濫。他說,網路永遠有黑暗愚蠢的角落在散布假新聞,但大部分人並不想去那裡,大企業也一樣。

我倒不這麼樂觀。的確,沒有人喜歡被假新聞愚弄,但問題,是我們首先得知道那是一則假新聞;那些黑暗愚蠢並不躲在網路的角落,而在我們的身邊。

張約翰

原本是新聞工作者,現在是內容佃農,高中、大學都沒畢業卻在大學教課的傳播...

張約翰 媒體觀察 臉書 言論自由 假新聞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