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職競賽窮途末盡?「相忍為國」的技職國手團隊們
近日網球國手謝淑薇槓上台灣網協、羽球國手戴資穎贊助鞋爭議等,引起社會討論體育國手們的權益,在社群上一片撻伐。而在技職圈,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國際技能競賽,是所有技職選手的最高舞台,它是一個擁有近80個會員國,涵蓋全球超過7成人口,有著「奧林匹克」之稱的規模最大的技術賽事。在上一屆(第43屆)台灣國手們共得5金、7銀、5銅、19優勝,獲獎數世界排名第三,僅輸給韓國與巴西。
但各位知道嗎?在號稱全球前五大技職強國的台灣,對技職國手團隊待遇也沒好到哪去。
國家榮耀背後瘋狂燃燒的教練們
在台灣,技能競賽教練大多是學校老師擔任,因為平時還有教書等正職要做,只能奉獻自己平日課餘跟週末時間來訓練選手。若你的選手經過層層考驗,最終選上國手,那才是煩惱的開始。
在國手培訓期間,裁判長會擬定培訓計畫,然後由教練團執行,教練團通常必須設法聯絡歷屆國手加入培訓團隊,完全靠人情在支撐整個訓練模式,這樣該如何維持訓練品質呢?
更常見的狀況是教練、選手與裁判長在不同單位,所以交通上就更辛苦了......曾有教練跟我抱怨,他想陪選手去國際競賽現場,但由於政府只補助裁判長、翻譯、國手各1名(如果不需要翻譯則可換成補助教練1名),教練則沒有補助。
有人會說,帶國手去比賽的裁判長外語能力本來就要好啊,何必要翻譯?但事實上沒有這麼簡單。
我以汽車技術職類為例子,國際賽比賽有5站,每一站都由不同國家的裁判長駐守,可能遇到來自韓國、巴西、瑞士、德國、印度等非英語系國家之裁判長,而即使是以英文溝通,難道多種口音是一般未受過口譯訓練的人,能在短期間內習慣的嗎?
更何況,我們都知道,競賽中評分團隊是各國裁判長所組成,所以除了國手競賽表現外,其中各國裁判間的爾虞我詐、團隊結盟,都可能影響比賽結果,所以專業溝通的翻譯,是極其重要的!
再者,部分國家之國情愛國主義極為濃厚,以韓國為例,韓國的代表裁判會故意多扣排名在前的選手的分數,設法協助自家選手提升國際排名。如果在爭議出現(時機到了),該好好大吵一番時,若因為外語能力而無法完美達意、吵個痛快,那真是無奈到最高點。
至於跟我抱怨的那位教練,最後自己掏錢、募款了數十萬後才得以一起出國,只為了在競賽期間與自己訓練的國手面對面討論戰術,而不是透過通訊軟體跨國、跨時差討論。
有人問,現場裁判長私下不指導嗎?抱歉,有些裁判長只是官僚、佔著位置,真正上戰場後毫無功用、不懂技術,而且國手平時訓練都是由教練團負責。
講到錢就傷感情,國內賽就算了,國手培訓期間部分教練是沒有薪水或津貼的,有教練一開始就被編入培訓計畫,而政府給每職類每月的指導老師費用是6千元,還是2人份,若教練團超過2人,最後分配到的補助金就更少了。
以我剛剛舉例的汽車技術,國際賽比5站,分別為引擎控制系統檢修、汽車電系檢修、汽油引擎修理、煞車懸吊與轉向系統檢修、變速箱檢修等,每一站都需要1位專門教練指導的話,就至少有5位教練,培訓期間將近一年,結果每月只能領6000/5=1200元的指導費,搞不好交通費就不夠了!
再者若碰上某些精深的技術領域,教練只能請各種專家來協助,這價碼絕非幾千幾萬塊可以解決的,教練們自己到處找錢,才能幫國手聘請夠水準的技術指導。
當然,訓練教練最專職的是職訓中心(現已改制成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各分署)的職訓師,但以目前政府員額緊縮,勢必無法支撐所有職類。所以在國內賽經常可看見,許多分署為了績效,只找較有機會得名的學校合作,丟經費給他們,假訓練真掛名,一般缺乏經費的學校老師,只能屈於現實給掛名,主管機關應仔細追查這樣的例子,不該默許他發生!
技職圈的葉耀文們
各位還記得,士林高商17歲台灣撐竿國手葉耀文嗎?他因比賽前一刻沒有竿子而棄權國際賽。
雖然國際技能競賽的所需機具與材料主辦國會提供,但沒有設備可用的情況,卻經常發生在國手培訓期間。
國際技能競賽主辦國每屆都不同,像2015是巴西、2017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019俄羅斯,所以即使同一個職種賽事,各主辦國指定的機具型號、材料都不一定相同,這樣的情況對於台灣是極其麻煩的事。因為我們採購程序繁瑣,所以台灣選手與教練經常對此傷腦筋。
例如訓練機具要跟哪個廠商借用?如果競賽用的機具在台灣廠商找得到、借得到,那算是幸運的,若只能在國外買得到,除了要煩惱這筆錢如何生出來外,如何進口又是一大問題。通常教練與裁判長只能瘋狂燃燒自己的人脈,到處拜託政府、廠商、拜託各達賢人士,有教練說,這根本跟行乞沒兩樣。所以部分職類國手只能先以不同廠牌、規格的機具先行練習,等到國際賽場上,再視情況應變,看了真是心酸。
有人看到此會問,政府單位沒有預算嗎?恩......若非特殊情況,各職類約有30萬的材料費,但通常工科類的機具或一套工具就遠超過30萬,更不用說各職類平時訓練的耗材等。
我曾訪問過某屆技職國手,他在選上國手當下其實很猶豫要不要放棄,因為一旦進入培訓,勢必要承擔很大的金錢壓力,好在他靠著國手培訓期間的空擋去打工,也有周圍老師集體掏錢贊助材料費,才得以撐到世界賽。最後這位國手替台灣拿回了自1970年參賽以來,美容職類的第一面世界金牌。
大部分國手在培訓期間須休學來全力應戰,期間生活津貼大約1萬2,勉強還能接受,但在移地訓練時,期間的吃住並沒有相關配套。譬如上屆有位技職國手跟我分享,他的裁判老師在北部,但他卻住在中南部,往返交通費讓他非常吃力。
技職國手奪牌後獎金
獎金部分,教育部去年修正國光體育獎章及獎助學金頒發辦法。奧運奪金從原本的1200萬提高到2000萬,銀牌跟銅牌則維持不變,分別是700萬及500萬;另外,中華奧會對奪金體育國手再加碼一千萬,如此屆舉重代表許淑淨奪金後,可領到3千萬獎金。
那有「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技能競賽國手呢?
國際技能競賽是一個擁有近80個會員國,涵蓋全球超過7成人口的競賽,許多國家投入的關注與配套、資源並不輸給奧運。但以獎金層面來看,台灣金銀銅牌分別為100、50、30萬——而且是2013年才調升過,在此之前別為50、40、30萬元——和奧運獎金落差懸殊,當然,也有國家給技職國手的獎金是少於台灣的。
雖然技職國手只是20歲左右的學生,此競賽對他們來說只是個過程非結果,他們仍須投入職場,以此切入點,獎金不可能(不必要)像奧運那麼高,只是這比例也太過懸殊。韓國選手若奪牌會額外贈送一棟房子;中國大陸汽車噴漆國手楊金龍奪牌後,雖然僅有中專學歷,也就是台灣的高職學歷,卻被聘為同等教授待遇的「特級技師」,擔任杭州技師學院的正式教師。但台灣的技職國手呢?
看著國際賽上韓國Samsung(三星)、德國Festo(飛斯妥)、德國Siemens(西門子)大力贊助,並在各國間支持選手、培育選手,台灣業界投入培育競賽選手資源不夠多,仍是一大隱憂。
以制度面來說,韓國技職國手可以免役,但台灣卻只有升學保送一個途徑,只是國手經過選拔再加上培訓至少要花3年,最多有人花上5年、7年才選上,為國奉獻多年青春後,奪牌回來還要服兵役,這對於他們是多麽不公平的事?而兵役制度只是沒有良善配套的其中一例。
技職國手的發展窮途末盡
教育部舉辦的技職再造第二期成果展中,邀請了第36屆國際技能競賽板金國手馬祥原當作台灣技職學生的標竿。當年馬祥原拿下奧迪在中國大陸的所有合約,一戰成名,現在自己在中國大陸開公司經營汽車事業,但諷刺的是,馬祥原私下跟我說,他能有現在的發展,是因為當初國手比完賽後在台灣找不到發展,去了中國大陸才闖出名堂。
過去台灣政府投入許多經費培養的技術選手,保送上明星科大後卻沒有適當的教育環境,導致求學困難;投入職場後,又因技術沒有精進,也沒有將比賽技術轉化為業界所需職能的教育過程,導致了最終練比賽、練技術只是成為升學的入門磚罷了。更慘的是,被二一、退學的例子不在少數。(延伸閱讀:〈被放生的萬名技優生何處去?〉)
技職競賽背後的問題本質
大概69年前國際技能競賽在西班牙萌芽後,目標就是「透過技能競賽呈現技藝精神,除了年輕人的競爭心態將被喚醒,社會大眾更會討論比賽過程與結果,遊客們也能看到各行各業的技術。」而我更進一步認為,競賽,就是展現一個國家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的綜合成果。
台灣政府若只把技職國手當作奪牌機器,把競賽當作例行活動在辦理,而不去思考如何透過國際技職賽事,提昇全民投入技術學習之氛圍、提升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的品質,甚至吸引更多企業在國際曝光或相關商機誘因下投資技職教育資源,那就枉費了每年政府投入在這些賽事的資源與人力。
台灣辦理的技職競賽多達47種職類,包含美容、美髮、西餐烹飪、綜合機械、花藝、服裝創作、健康照護、珠寶金銀細工......等,每個職類都代表一個產業的生態鏈,其中可橫向縱向發展、借力使力的面向實在太多太多了。可惜,過去政府投入資源不足、格局不夠寬廣,難怪逐漸被他國追趕超越,這並非單一單位的責任,而是台灣整體是否有大格局的技職發展戰略思維。別說中國大陸了,俄羅斯、印度等國都在蠢蠢欲動、蓄勢待發。
或許憑著過去前人努力的基礎,台灣的技職教育系統在世界上仍排得上前五名,但5年後、10年後呢?這值得我們思考競賽表面背後的問題本質——整個台灣技術人力培養與發展,以及產業、技職系統、職訓系統間的互動關係。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