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技職國際賽世界第三,為何人才培育仍被罵得一無是處?
勞動部每年舉辦的技能競賽,從分區預賽一直到全國決賽,幾乎是技職、技術圈的年度大事,且每兩年將從系列賽事選拔出國手,參加有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技能競賽(World Skills Competition),更是許多技職生渴望為台灣出國爭光的夢想。但政府若再持續用封閉思維看待此競賽,台灣很難進入到更高的境界,社會大眾也會繼續無感下去。
台灣當前的技職狀況是處在甚麼樣的境界?前兩屆國際賽總得獎數皆為世界第三,上屆台灣團隊得獎率達92%,在59國家共1184位選手參與的激烈賽事中,實屬不易。但為何這樣的成績,台灣的技職人才培訓體系仍被罵得一文不值呢?
說穿了,這樣的好表現,並不代表台灣整體技職人才素質與環境都是好的。
競賽封閉 大眾難以參與
在本月舉辦的技能競賽分區預賽上共有三千位選手參與,大部分選手為技職學生,北中南各有賽事,然而我到舉辦在某校園的競賽場地採訪卻層層受阻,民眾也難以進入參觀。
在採訪當天,走出鄰近會場的捷運站,卻完全沒看見任何動線或告示指引,直到靠近校門口,才看見兩、三根競賽旗子在那邊孤獨飄揚。甚至一開始要進入校園前,也遭到警衛阻擋,表示他「未被授權」開放讓大眾進入,記者也是,直到過了一段時間,該校負責的教師因警衛的聯繫而來,好心帶我到各競賽場參觀,才終於進入會場。
然而當我在會場中要進行採訪時,如果遇到的是認識的裁判長,採訪上完全沒問題,但若是不認識的裁判則以「沒授權可以拍攝,要去問主辦單位」為由拒絕,即使我身上已掛著「官方的攝影證」。後來向負責該賽場的勞動部人員詢問,一開始負責人也說他們「沒有權限決定」,直到打電話回部會詢問後,我才得以「被授權」採訪,但時間一拖,許多賽事已競賽完畢。
主辦單位有解釋,因為賽事是舉辦在校園內,所以要顧及很多因素。但讓人納悶的是,為何一個期盼社會大眾認識和參與的賽事,卻舉辦在平日?因為一例一休?但同樣為勞動部辦在學校的技能檢定不也在週六嗎?另外,校方的難處,勞動部難道無法跟教育部商量?難不成還有分勞動部的孩子跟教育部的孩子嗎?
賽事長期封閉,連當天遇到的裁判、競賽助理都對此事直搖頭,感慨多年來政府都是如此封閉心態。
封閉思維 有前車之鑑
大家感慨什麼?我舉幾個例子。
在上屆(46屆)技能競賽全國賽,台灣邀請日韓選手交流、舉辦友誼賽,選手在接受我訪問時直言,「台灣怎麼都技職學生在參賽?企業選手呢?」受訪的分別是DENSO、SAMSUNG企業代表團。從這件事可以發現,台灣舉辦的技能競賽與產業是脫節的,甚至可以說,除了同溫層,大部分的企業對此賽事毫無認識。
一年多前我更曾獨家報導,勞動部擅自更改競賽提名規則,引發技職圈一陣撻伐,因為這賽事每年花費就業安定基金數千萬,國手出賽該年則會再加上億元經費,此外技能競賽也會影響國手選拔制度、技專升學加分、保送機會等,當時報導引來許多對勞動部決策不滿的輿論。
不過今年的分區預賽更扯,原本每單位提名參賽選手上限為6人(組),但今年卻降至至多4人(組),而且是在報名簡章公布前十天才由我獨家報導出來,部分早已練習近一年的選手,因為名額臨時縮減導致無法參賽,權益嚴重受損。
當然,上面幾個例子在勞動部立場有它的難處,然而重點在於,這是關係到國手代表選拔的賽事,在未經過公共討論程序就擅自找幾位代表開會決定合理嗎?如此長期封閉的思維,將不利於台灣競賽發展以及大眾參與。
在我先前專欄〈台灣想主辦技職國際賽?醒醒吧,大勢已去!〉中,嚴肅指出台灣技職圈因多年來高層的不重視,已錯失許多良機。其實只要參與於賽事中,不論是裁判、助手、廠商、教練、參賽選手、主辦單位都是辛苦的,雖然現在連分區預賽頒獎典禮也取消,但也曾嘗試在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辦過。
政府應該把競賽當作是種「途徑」,目的則是推廣技藝工匠、職人精神。透過競賽與國際的連結,強化現有政策效益,厚實技術人力培養與產業競爭力,這是在封閉競賽背後,應該去深思的。
以近期熱議的體育議題為例,許多單項協會的討論,都是以「運動產業」角度去思考,也積極討論《國民體育法》的修法;回頭看看我們技能競賽,自民國50年代以來累積的參賽經驗,選手在國際賽上表現優異,台灣也曾舉辦過世界賽,技能競賽更與台灣人力資源政策及教育制度緊密連結,若在如此封閉下去,不只大眾與產業持續無感,更將遺失台灣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僅存的優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