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職奧運時代來臨,國慶卻沒技職人身影
隨著2016年新政府上任,總統蔡英文時常對社會喊話「技職應是主流」,我們技職人聽了很期待,期待實質改變的出現,但光看諸多國家層級的重大活動中,仍然只表揚體育,沒有技職。
這次國慶中,國慶籌備委員會安排了雅加達亞運國手英雄列車,更與教育部、體育署、奧會合作,邀請奪牌選手參加國慶典禮,亞運國手將從總統府前經過後,展開英雄式的列車大遊行。對這樣的節目安排,我覺得非常好,體育國手們太值得社會重視與鼓勵了!可是同樣屬於奧會模式的技職國手,參與的不只是亞洲賽層級,而是世界級的賽事,卻鮮少有被府院如此重視過。
「為國爭光」的兩樣情
目前有80會員國參與的技職奧運國際技能競賽,同樣以奧運模式舉辦,技職國手團隊同樣與各國競爭只為替台灣拿下世界獎牌、同樣不能拿中華民國國旗、同樣是中華代表隊(Chinese Taipei)、同樣要在目前國際舞台的夾縫中努力被看見,更同樣要投入多年青春培訓。不同的是,府院的重視程度。
技職奧運除了世界級的賽事外,更有亞洲賽、歐洲賽、美洲賽等區域性的高水準技能賽事,上月底剛結束的歐洲賽(EuroSkills),超過28國家、500位歐陸各國技能好手參加,更有超過10萬名觀光客參與;而今年底,台灣將派出國手前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參加亞洲賽,卻不曾聽到府院層級公開喊一聲「加油」。
技職奧運比什麼?包括汽車技術、木工、珠寶金銀細工、美髮、美容、花藝、油漆裝潢、西點製作、餐飲服務……等50多種技能領域。台灣自1970年開始參與,每兩年參加一次世界賽,近年成績都在世界前十名,更曾獲得世界第三的好成績,拿下不只一面世界金牌。2017年阿布達比世界賽,台灣拿下4金1銀5銅27優勝,獲獎率世界第四,超越許多世界主要經濟體、國家。
技能發展也需產業化
近年經常被討論的運動產業概念,是基於體育發展的新興領域,政府更通過了《運動產業發展條例》,但我想問的是,技職競賽背後,何嘗不是技能產業?教師、教材、教法、設備、耗材、防護裝……我認為這整個技能產業鍊的貢獻,不輸給人們經常討論的運動產業,若能發展起來,將讓許多台灣相關企業受惠。
而當技職奧運時代早就來臨,各國團隊為爭取技能榮耀,平時無不投入苦心。以台灣培訓團隊來說,是多少培訓老師在工作之餘撥出時間,只為培育為台灣爭光的技能好手,這群團隊鮮少喊苦,永遠默默為台灣奉獻。
以高職老師為例子,平時教學行政庶務外,有的還要肩扛招生與煩惱經費夠不夠、哪裡來的問題,還需抽出額外時間指導技職選手。而技職選手為了選上國手,以及選上國手後為有好成績,無不自我犧牲無怨地申請休學,畢竟不可能邊讀微積分,邊練比賽技術吧?國手們為了站上國際舞台,也只得先暫停學業。
檯面上的國手只是一部分,歷年來,為選國手選擇休學,卻未被選上的後續發展,不為人知的情況,不在少數。
光是10月8日才剛選拔出來的新一批世界賽的技職國手,明年8月將代表我國參加俄羅斯喀山舉辦的世界賽,但新聞報導一片靜悄悄,也未見政府重要高層人士出面喊話。
此刻,從府院層級看回部會,其實教育部、勞動部近年來是更重視技職,可是對於整體社會氛圍,仍需要府院人士的「登高一呼」,否則當許許多多技職人與關心技職教育的人士,看見國慶只有體育英雄列車,技職國手團隊卻乏人問津,或許在這樣的比對之下,也才能真正地體會到何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