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反反課綱」大人們的問答集 | WaCow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給「反反課綱」大人們的問答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與318學運相比,這次反課綱活動的主要份子顯得單純許多:高中生、少數的老師與支持的家長。部分高中生尚未成年亦無投票權,在這其中更映照出我們對「孩子」的認知,以及台灣多數家庭的教養價值觀。

真正的對話,始於回應與自身立場相異的討論,我們不妨拋開所有懶人包和事實證據,用最簡單的閒磕牙邏輯試試對話:

問題一:為什麼教育部已經讓步容許新舊課綱並存,學生們還不接受?

吳思華部長現場曾說過:「不是全部都要接受你們的意見才算溝通。」這句引起廣大迴響的話,不僅反應家長們平日與青少年的溝通瓶頸,也說出他們心底最不解的疑問:我都已經妥協了,那你呢?

是的,就是因為非常認同這句話,所以才需要支持反課綱。

一面與學生座談,一面忙著印課本、跑公文,明知道爭議不斷卻抱著非上不可的決心,這樣的溝通以說服為前提、以安撫為手段,甚至書商都先印了課本,這和爸媽一邊好聲好氣的和孩子溝通參加社團的投入時間,然後暗自幫孩子先報名補習班有甚麼不同?

說好有爭議的不考,誰來認定有爭議?有爭議就代表可以不算分嗎?

既然有爭議的不考,那改課綱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如果不在乎新課綱實不實施,那又為何要耗費巨大社會成本強行通過?到底誰先把課綱政治化?

說穿了,這種讓步就是吵不贏之後的小手段,反正到時候考試題目我出,你能耐我何?這種讓步代表著未來更大的紛爭,當然不會相信更不需要接受,粉飾太平地想達到自己目的,毫無任何溝通的誠意。

問題二:憑甚麼認為學生們相信的歷史觀就比較接近真實?這不也是一種偏頗嗎?

的確,沒有任何一種史觀不帶有特定觀點。但學生們並未要求課綱應該如何修改,學生們只要求撤回爭議課綱、保留目前現行課綱,對於各方討論的各種史觀並沒有特定立場。

硬把台獨史觀加在學生身上的,是大人、是政客、是名嘴,但不是學生。

問題三:現在網路資訊這麼發達,哪有可能這麼容易被洗腦?我們也都念這種課本長大的,還不是好好的?

這題其實與上題息息相關,若不是網路資訊發達,學生們該如何發現現有教科書或課綱是多麼的脫離現實?我們一面相信學生有自己搜尋資訊的能力、有判斷的能力,但當他們作出判斷之後又覺得他們偏頗?

說穿了這個社會(或是父母)就是難以接受孩子的答案跟自己不同而已。

此外,這個問題把教育的責任丟回孩子自己身上,那要教育部幹嘛?如果教育部無法針對未來競爭力調整教育制度,還連一份課綱都搞不定,而做家長的還需要睜大眼睛,時時刻刻保持警覺課本寫什麼,那麼不如全面開放自學就好。

至於念這種東西長大有沒有「好好的」,我只能說,誰知道不念會不會更好?難道念過的每個人真的都很好?到現在還有人覺得改幾個字根本無傷大雅,好像沒有甚麼差別,那麼就足以證明過去教育的結果真的很不好。

問題四:現在只要翻過圍牆攻佔辦公室,就要什麼都聽他們的了嗎?天下豈不大亂,是非在哪裡?現在的抗議都要使用暴力嗎?

經過太陽花學運後,看來有些人都很擔心暴力攻佔的「新抗議SOP」,深怕台灣社會的安定就這樣毀了。其實真正會毀掉安定生活的,是亂砍人的飆車族、是隨機殺人的魯蛇,而這些人剛好都是被教育制度貼上標籤、被社會睥睨丟棄的孩子們,所以不要再說暴力攻佔會毀掉你的生活,難道你明天無法上班、不敢送孩子上學嗎?

另外,這樣的抗議SOP,對應政府敷衍人民的SOP,也是量身訂做剛好而已。

問題五:拜託,先懂得孝順父母再跟我講課綱!

拜託,在眾目睽睽之下大罵其他同學、強行抱住我拖離現場,如果是你真的現場都不會反抗崩潰喔?鏡頭外的家庭教養,就像是夫妻吵架外人難以評斷,孝順父母的定義就是放棄自己的意願嗎?

問題六:以前李登輝陳水扁也調過課綱啊,而且更黑箱更洗腦,那學生們和這些政客們怎麼不反對呢?

事實上,教育部原本每三年就會調一次課綱,所以李登輝陳水扁當然也調整過,有沒有更黑箱更洗腦?起碼他們事後都公布委員名單,也沒說首都在南京或在東京就是了。

當然你也有權利認為過去更黑箱更洗腦,不過這跟現在反課綱有甚麼關係?以前不知道或不懂得問題的嚴重性,就代表永遠不能關注這個議題嗎?我們不是要追求更好的教育制度嗎?

因為以前更爛,所以現在已經很好的阿Q邏輯,就是台灣不會進步的元兇。

台灣社會始終被統一和獨立問題困擾著,這是集體生命的大框架,誰也逃不了面對這個問題,而甚麼問題也都跟這個息息相關。世代間價值觀的差異顯然已將台灣帶到十字路口,沒有勇氣做出選擇,才是社會內部最大的撕裂傷。

最難聽的話,也是最難接受的事實是:時代仍舊不停轉動,早死的永遠是前一個世代的人,誰也無法控制後世的思想與選擇,到底是誰比較需要跟誰談,我們弄清楚了嗎?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