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創聯盟的「雙北」空城記 | 陳子軒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草創聯盟的「雙北」空城記

photo credit:凱文(CC BY-ND 2.0)
photo credit:凱文(CC BY-ND 2.0)

中華職棒26年賽程於過年前公布,Lamigo與義大分別落實屬地主義,將所有的60場主場賽事分別安排於桃園青埔與高雄澄清湖球場,統一獅仍把多數賽事安排於台南,至於全台皆主場的中信兄弟則以台中洲際為主,但卻安排不到一半的25場比賽。再細看今年例行賽場地的分配,在240場比賽中,新莊加上天母總共只有34場,也就是說,在職棒市場,雙北幾乎唱了空城。

然而,妙就妙在,既然要落實完全主場,一定會空出特定地區,六都取四隊,當然會有剩,但把人口最多的兩都空了出來,就市場經濟的觀點來看,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定有朋友會說,啊不是之前就在鼓吹屬地主義,現在球團趨向屬地了,又在叫雙北沒比賽,那到底是要怎樣?

事實上,職業運動主要市場門戶洞開的例子並非沒有,以美國職棒發展初期為例,1876年誕生的國家聯盟,就曾經在首個球季結束之後,強制驅逐不遵守競賽章程的紐約與費城球隊,這當時人口最多的兩大城市頓時置身於棒球世界之外,也埋下日後美國聯會(American Association)在1882年向國聯挑戰的種子。美國第二大城洛杉磯原本同時擁有突擊者和公羊兩支職業美式足球隊,但是卻雙雙於1995年搬離而落腳奧克蘭與聖路易,對於聲勢如日中天的NFL來說,如何填上洛杉磯的這個缺口,一直是重要的發展任務。

也就是說,前者是運動職業化初期的例子,後者,洛杉磯擁有自己的美式足球隊也是遲早的事,但除了上述兩個特例之外,大都市自外於職業運動並不尋常,也不符合當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遊戲規則。但草創了26年的中華職棒,做出如同一百多年前國家聯盟草創初期的事也不令人意外,但我也不認為此舉會埋下新聯盟的可能,所以大可不必往這個方向來想,而且我本來就會把2015年球季當作一個過渡性的球季。怎麼說呢?

首先是新任會長吳志揚上任,逐漸與球團磨合,種種跡象看來,與棒協關係改善也是其努力的目標,今年年底國際棒壘總會的首屆12強賽事或許又能再一波推升棒球熱潮;再者,與民視的轉播製作兩年合約會在2015年走完,因此今年的有線電視轉播合約也應該會是個過渡性的合約(如同去年一般,距離開幕戰一個月不到,依舊沒定案,果真還在草創),但烏雲背後總有光線,2016年會是一個新合約的開始;「萬一」大巨蛋真的如遠雄所承諾的在今年年底完工,新球團加入,2016年六隊各自進佔六都,如此一來,新的電視轉播合約、新隊伍、落實的屬地主義等因素匯集的能量是很令人期待的。

而如果我們把雞蛋置於同一籃有所疑慮,那就把籃子做大,總會有多些蛋被裝進來的可能吧!所謂落實屬地主義,並不一定非要所有比賽都在同一場地進行不可,軟銀鷹隊除了福岡之外,也會到熊本、鹿兒島等其他九州城市進行主場賽事;火腿隊以札幌巨蛋為主戰場,但是也會安排到旭川、函館等北海道其他城市的比賽,其中帶廣球場因為沒有夜間照明設備,即便安排在平日日間比賽,依舊吸引大量球迷,而火腿隊曾經以東京為家的歷史因素,使其也會將比賽安排回東京巨蛋,和東京的球迷敘敘舊。NFL的綠灣包裝工隊在1994年之前,也會在密爾瓦基的郡立球場安排2-3場比賽。

也就是說,2016年之後的中華職棒可以採取「區域性」的屬地主義,劃分為台北、新北、桃竹、中彰、雲嘉南、高屏等六大都會區,如此一來,既可擁有在地特性,又可擴大地理性的球迷基礎。

雖然雙北今年唱了空城,但希望這短時間的過渡能讓中華職棒真正不再草創。

即使我們每年都還在做夢。

留言區
TOP